【时事观察】黎巴嫩组阁僵局待解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9-28 03:48 大字

受命组阁将近一个月后,黎巴嫩候任总理穆斯塔法·阿迪卜9月26日宣布放弃组阁。在分析人士看来,阿迪卜的失败表明当前黎巴嫩各政治派别之间分歧难消。内部分歧加上外部势力介入,黎巴嫩的组阁僵局恐怕还会持续。

阿迪卜26日与黎巴嫩总统奥恩就组阁事宜举行会晤。他在会后发表电视讲话说,尽管已努力到最后一步,但显然无法与各方政党达成共识,“按照我设定的标准组建内阁必然失败”,因此只能放弃组阁。阿迪卜还向国民致歉,并希望继任者能够一切顺利。

黎巴嫩总统府随后发表声明说,奥恩已接受阿迪卜的请求。奥恩还批评了阿迪卜以及什叶派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黎巴嫩媒体称,奥恩将再次与议会各党派磋商,确定新总理人选。

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爆炸后,时任总理迪亚卜于8月10日辞职。8月31日,奥恩任命原黎巴嫩驻德国大使阿迪卜为总理,并授权其组阁。

在阿迪卜出任总理的过程中,法国发挥了关键作用。法国总统马克龙两次到访黎巴嫩,敦促黎巴嫩组建新政府并进行改革。黎巴嫩各政治派别当时承诺,将在两周内组建内阁。不过到9月中旬,阿迪卜组阁尚未完成,法国方面对此表示遗憾。

据外媒报道,阿迪卜组阁失败,一个主要障碍是财政部长人选难以确定。黎巴嫩实行教派分权制度,除了总统、总理、议长等关键职位外,各部部长职位一般也由各派分享。此次组阁,阿迪卜希望推行部长轮换制,但长期掌握财政部长职位的什叶派不愿放弃这一职位。

分析人士认为,财政部长人选之争实际上反映出黎巴嫩改革之难。阿迪卜希望打破教派政治,组建一个专家型政府,但各派别均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在财政部长之争背后,什叶派真主党、逊尼派的前总理哈里里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诉求。

黎巴嫩各派别之间的分歧,也牵涉到外部势力。有分析称,什叶派真主党受到伊朗支持,而真主党不愿放弃财政部长一职,与美国近期制裁两名与真主党关系密切的黎巴嫩高官有关,其中一名高官就是黎巴嫩前财政部长。

对于黎巴嫩来说,组阁僵局迟迟难以打破显然不利于该国应对当前经济和疫情的双重挑战。而国际社会承诺向黎巴嫩提供的数亿美元援助,也以黎巴嫩完成组阁和进行改革为条件。

从目前情况来看,黎巴嫩各派并没有完全否定法国的倡议(即组建专家型政府并推行改革、打击腐败),尽快组阁仍将是各方重要目标。

不过,阿迪卜被提名之初据称受到多数派别支持,最终却组阁失败。如今需要重新推举一个人选,然后进行组阁乃至改革,过程恐怕会更加艰难。

新闻推荐

中东多国单日新增数千病例 以色列实施更严格“封城”措施

新华社迪拜9月2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中东地区记者报道:中东地区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以色列、伊拉克、伊朗等多个国家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