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够大 搞笑诺贝尔奖揭晓 特朗普获医学教育奖,用冷冻人类粪便制成的刀具获材料科学奖

潍坊晚报 2020-09-19 09:51 大字

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布。由于疫情的缘故,这次颁奖典礼并没有在经典的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举行,而是开了一个视频会议。尽管缺少了一些现场的欢快氛围和扔纸飞机等传统环节,但今年奖项的质量却丝毫没有打折。今年的“奖杯”是5个面都印着大虫子的纸壳子,还得获奖者自己动手粘。今年的奖品也是老朋友——10万亿津巴布韦元。不过,今年改成了一张10万亿津巴布韦元的仿制币。

医学教育奖九国领导人“以身作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搞笑诺奖的医学教育奖一点儿也不好笑,还散发出一股嘲讽的意味。这些得奖者当然都不会来领奖,毕竟得奖者分别是巴西、英国、印度、墨西哥、白俄罗斯、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的国家领导人。

这些国家现在正饱受疫情冲击,民众苦不堪言,而不作为或者瞎作为的领导人难辞其咎。

这个奖的理由更直接了:相比于科学家和医生,政治家会对更多人的生命造成更直接的影响。

值得一说的是,这是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第二次得搞笑诺贝尔奖了。

2013年,卢卡申科因规定在公共场所鼓掌非法而斩获搞笑诺贝尔奖和平奖,同时获奖的还有白俄罗斯警方,他们根据前面的规定逮捕了一名独臂男子。

材料科学奖便便冻成的刀,锋利吗?

研究源于因纽特人的传说:一位因纽特男子的家人希望他离开冰原,迁往现代村落,为此没收了他的所有刀具。但不屈的男主誓与北极同在,他用唾液把冻硬的粪便磨成了一把锋利的刀。然后,他用这把“便刀”杀了狗、制成雪橇,消失在北极的荒原中……

尽管这个传说很可能是虚构的,但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家还是决定亲手打破这则谣言。

办法也很简单,两位科学家储存了8天的材料后,塑造成刀的形态,并放在冰柜里冻硬。

为了尽可能接近传说故事,他们还模仿了因纽特人的食谱,试图让制造刀具的原材料更逼真。随后,他们用这把刀尝试切割猪皮、猪肉和猪腱,可惜每每没等到成功切割,刀就开始在接触表面融化了。

和平奖按完门铃就跑

获得和平奖这一殊荣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两国除了时有出现的军事冲突,也有一些令人捧腹的对抗手段,比如:他们指使自家的外交官在深更半夜去按对方的门铃,然后迅速跑掉。这种非暴力的较劲手段确实是非常和平。

《卫报》还援引了一位退休的印度外交官的观点表示,这类骚扰“既不新鲜也不罕见”。

可惜的是,获奖者们不能去领奖,也可能是不想去吧。

经济学奖吻的奥秘

拿走经济学奖的研究者们认为,越是贫富差距大的地区,人们越喜欢接吻,原因可能是当地资源竞争激烈,为了维护长期稳定的伴侣关系,人们更倾向于多亲亲。

在收入不平等更严重的地区,伴侣嘴对嘴接吻的频率更高。研究人员从对13个国家超过3000名参与者的调查中得出了这一结论。

他们还发现,相比于拥抱、性行为,接吻与收入不平等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作者是这么解释的:在那些贫富差距大、资源竞争激烈的严酷环境中,接吻对于维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换句话说,生活本就这么辛苦了,再不和对象多接吻,这日子还怎么过?

声学奖我们想听鳄鱼叫

声学奖的获奖者是史蒂芬·瑞博、西村武史、朱迪斯·佳尼斯、马克·罗伯森和特库姆塞·费奇。这帮人搞到了一只扬子鳄,并且把鳄鱼放在充满氦气和氧气的密封箱子里,引诱鳄鱼发出叫声。

人吸入氦气后,发声腔里的空气共振频率变高,使得高频泛音被放大,声音听起来就显得又高又尖,跟唐老鸭似的。那鳄鱼吸入氦气后会变成唐老鳄吗?这个研究发现,会的。

物理学奖让蚯蚓蹦迪

由于研究高频率晃动下的蚯蚓会发生什么样的形变,伊万·马科斯莫夫和安德烈·珀托斯基拿走了今年的物理学奖。

他们先把活蚯蚓放在20%浓度的酒精里“麻醉”一下,然后把它们放在塑料板上,再通过一个音频放大器,对塑料板施加垂直方向的正弦波振动信号,让放置在上面的蚯蚓也随之振动起来。

让人欣慰的是,实验结束后,研究者会给蚯蚓醒酒,然后把小虫子们送到蚯蚓养殖场度过余生。

心理学奖自恋的眉毛

心理学奖颁给了“自恋的眉毛”,获奖者是米兰达·贾科敏和尼克拉斯·鲁莱。他们发现,眉毛是识别自恋者最重要的窗口:自恋者往往更厚、更浓密,同时形状也更独特。

作者还将非自恋者的眉毛P到了自恋者的脸上,这时受试者的判断果然受到了误导。当然,看到这里的读者也不要将眉毛当作是识别自恋者的金标准,毕竟相比之下,言行才是最直接的判断标准。

昆虫学奖只接受六条腿

摘得昆虫学奖桂冠的是理查德·维特,他发现那些终日与蟑螂、跳蚤、蝗虫为伴的昆虫学家,其实很怕蜘蛛。

这种恐惧感可能来源于童年,甚至从事昆虫研究后,这种感觉也消除不了。虽然蜘蛛不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不过这一发现仍然让人惊奇。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多了2条腿,事情就大不一样了。”维特说。

医学奖别吧唧嘴了

医学奖得主是尼恩科·吴林科、达米阿尼·德尼斯和阿诺德·凡·龙。他们诊断出了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一种疾病——恐音症。

患上这种疾病后,听到别人吃东西吧唧嘴的声音就会特别难受。治疗方案也是有的,研究者建议患者在听到这种声音后,想象自己走在湿哒哒的泥沼里,吧唧声来自于鞋子和泥巴的接触,这样一来就不会生气了。

◎科普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由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斯创办,他创办了一份名为《不可能的研究纪录》的科学幽默杂志,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该奖项的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从1991年开始,每年颁奖一次。颁奖仪式在每年10月诺贝尔奖颁奖前一至两周举行,颁奖地点为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奖项既包括生物、医学、物理、和平、经济、文学等固定奖项,也包括公共卫生、考古、营养学等随机奖项。入选搞笑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

与其他学术奖不同,搞笑诺贝尔奖得主不会拿到任何奖金,得不到各方赞誉,更不可能使科学出现革命性进步,但是所有获奖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

按照传统,观众会在颁奖典礼上向讲台抛纸飞机。11年来,典礼结束后现场都由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负责打扫。尽管罗伊·格劳伯于2005年获得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他仍然坚守职责。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波音737MAX两起空难报告发布:波音与FAA均“犯下一系列严重错误”导致空难

在历时18个月调查、采访20多名波音公司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员工,分析近60万页文件记录后,美国国会众议院运输与基础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