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怕卷入“好麻烦”:回顾美国黑人民权领袖刘易斯的一生

澎湃新闻 2020-07-30 06:57 大字

当地时间7月27日,已故美国民权运动领导人、民主党国会众议员约翰·刘易斯的灵柩被安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圆顶大厅,接受吊唁。当地时间7月27日,已故美国民权运动领导人、民主党国会众议员约翰·刘易斯的灵柩被安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圆顶大厅。新华社 图

当地时间7月27日,已故美国民权运动领导人、民主党国会众议员约翰·刘易斯的灵柩被安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圆顶大厅。新华社 图

这个停灵地点一向只为美国最受尊敬的人物保留,其中包括废除了美国奴隶制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2005年,被称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的美国黑人女性罗莎·帕克斯曾在此举行哀悼仪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会大厦不向公众开放。刘易斯的灵柩在悼念仪式后被移至大厦东侧台阶,戴着口罩的民众能在室外瞻仰这位民权斗士的遗容。在佐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和华盛顿特区的悼念活动结束后,他的遗体将于7月30日在亚特兰大市的南景公墓下葬,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正是长眠于此。

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在27日的悼念仪式上发言称,刘易斯受到了两党的爱戴,他代表着“国会的良心”。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提到了马丁·路德·金的名言——“道德宇宙的弧线很长,但它会向正义弯曲”,但他表示,历史的弯曲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因为约翰这样的人付出了代价”。

刘易斯1940年出生于阿拉巴马州特洛伊,是一个黑人佃农的儿子,后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核心人物。1981年,他当选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议会议员,开始政治生涯。6年后,他当选民主党联邦众议员,进入华盛顿国会山。今年7月17日,刘易斯因胰腺癌病逝,终年80岁。

他成年后的人生几乎都在为黑人权益而战,“好麻烦(good trouble)”是刘易斯不断重复的口头禅。他生前一再谆谆告诫人们:“当你见到不对、不公平、不正当的事情,要站出来说话,要采取行动,要卷入麻烦——必要的麻烦,好的麻烦。”

最后一位“华盛顿大游行”演讲者去世

刘易斯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英雄,是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门徒和同志,参与了民权运动的许多开创性时刻。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讲之一,马丁·路德·金1963年以《我有一个梦想》拉开了美国黑人追求与白人和平、平等共存的大幕。当时,刘易斯作为民权“六巨头”(Big Six)之一也在现场,发出了“我们要的不是零碎的自由,我们现在就要自由”的高呼。

57年后,当“弗洛伊德之死”在全美引发反对种族不公的抗议时,病重的刘易斯于今年6月重返华盛顿,参加“黑人的命也重要”(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反种族主义动员。 “狂风劲吹,重大改革即将来临。”他说。

如今这场为黑人赋权的风暴尚未停息,“重大改革”还没有到来,刘易斯以及美国上世纪中叶那一代黑人民权领袖已凋零殆尽。《纽约时报》7月27日报道称,刘易斯是1963年“华盛顿大游行”演讲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最后去世的一位。

据《亚特兰大宪法报》网站消息,悼念刘易斯的活动在他一生中所有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举行,包括位于亚特兰大市奥本大道的马丁·路德·金国家历史遗址、塞尔玛的埃德蒙·佩特斯桥等地。

1965年3月7日,为争取黑人投票权,刘易斯带领600多名和平抗议者游行穿过埃德蒙·佩特斯桥,遭到亚拉巴马州骑警的暴力殴打,险些丧命。警方使用催泪瓦斯和警棍攻击手无寸铁的抗议者的电视画面激起了全美愤怒,塞尔玛事件成为“血腥星期日”,促成时任总统约翰逊数月后签署《投票权法案》。

《投票权法案》连同1964年的《民权法案》,从法律层面禁止任何形式的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此前,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名义上被废除,但美国却通过大规模监禁人口(其中主要是黑人)的方式,通过《吉姆·克劳法》(编注:1876年至1965年间美国南部各州以及边境各州主要针对非洲裔美国人[同时也包含其他族群]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法律)实现变相的种族隔离。

从20岁起投身黑人民权运动,刘易斯在上世纪60年代曾发起午餐柜台反种族隔离运动,也曾作为最初的“自由骑士”之一启动了美国民权史上著名的自由乘车运动,均促成了历史性的改变。20世纪7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开展非裔选民登记,扩大非裔投票权。

刘易斯1981年步入政坛,1988年,当选国会议员的第二年,刘易斯提出在国家广场建立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的法案。这一法案在他坚持15年后,终于在2002年获得通过。2016年9月,这家位于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旁边的博物馆正式开放,展示悠久却不为世人注目的非裔美国人的文化和传统。

非暴力地卷入“好麻烦”

“我的哲学很简单:当你见到不对、不公平、不正当的事情,要站出来说话,要采取行动,要卷入麻烦——必要的麻烦,好的麻烦。”在今年6月面世的纪录片《约翰·刘易斯:好麻烦》中,他这样说。

“好麻烦”是他一生都在强调的概念。直到去世前一年,他仍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永远、永远不要害怕制造一些噪音和陷入好的麻烦、必要的麻烦。

7月25日,刘易斯的家人在他的首场追悼会上强调称,刘易斯希望只要为了公义,大家就不避讳挑起事端。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他的弟弟塞缪尔·刘易斯25日说,母亲曾警告约翰“不要惹麻烦,不要去惹事”,但是“约翰总会去惹麻烦,总是在惹事,他坚持正确的事,那是好的麻烦”。

刘易斯在家里10个孩子当中排行第三,从小在一个几乎全是黑人的社区长大。参与黑人民权运动初期,他曾多次受到身体伤害,被捕入狱超过40次。而他在坚持卷入“好麻烦”的同时,是非暴力抗议的坚定信徒。

1960年,20岁的刘易斯和同学在纳什维尔发起午餐柜台反种族隔离运动,在不愿服务黑人的市中心餐馆和百货商店举行示威和静坐。一位名叫戴维·哈尔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的记者曾描述了刘易斯非暴力做法的力量:“抗议以有着非凡尊严的方式进行……这位年轻的黑人坚持自己的甘地主义原则,寻求最基本的权利,与此同时遭到年轻白人流氓的殴打,他们有时在抗议者身上揿灭香烟。”

2013年,他与千禧一代示威者们一起抗议,要求政府改革移民法案,最后被警察逮捕。

近年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泛滥,2016年刘易斯曾带领170名议员在国会大厦门口静坐,呼吁政府出台严格的枪支管理法案。

《华盛顿邮报》7月28日的文章指出,刘易斯的非暴力行为不仅是正确的道德选择,而且是精明的战术决策。这位民权斗士对今天“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启示在于,抗议者应避免成为特朗普政府所描绘的那类暴力抗议者。文中写道:“通过保持非暴力,刘易斯等民权领袖在道德上占了上风,并把白人公众舆论(由于南方种族隔离主义者的暴力行为而蒙羞)带到了自己的一边。”

半个多世纪以前,暴力还是非暴力,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方式和方向也曾引起内部分歧。在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后,黑人民权运动迅速暴力化。在此大背景下,刘易斯依然坚持非暴力原则。他在回忆录《与风同行》中称,非暴力生活的本质是原谅的能力,即使一个人当面骂你,朝你吐唾沫,或拿着点燃的香烟烫你的脖子——你要明白这个攻击者和你一样是受害者。

他还写道,非暴力“这种哲学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怀有良好愿望的人们会奋起与邪恶和不公正作斗争。”并且,非暴力抗议散布的是爱的信息,不要憎恨,不要还手,要做好原谅的准备。

20世纪60年代曾大力支持种族隔离政策的阿拉巴马州长乔治·华莱士(他于20世纪70年代改变立场)逝世后,刘易斯写过一篇名为《原谅乔治·华莱士》的评论文章。刘易斯说,他必须原谅华莱士,因为“民权运动的精髓在于,它呼唤那些用警棍打我们、用狗攻击我们、挡在学校门口阻拦我们的人良知觉醒。我们想让我们的敌人知道,他们的每一击都是对另一个人类的一击,因此所流的血是全人类的鲜血。”

他的“空谈”改变了美国?

当国会两党议员、民众涌入刘易斯的悼念活动时,有一个人始终未到场: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 7月27日报道称,在刘易斯病逝后,特朗普沉默了12个小时,仅在18日下午发布了23个单词的简短推文:“很伤心听到民权英雄刘易斯去世的消息。我和梅拉妮亚为他和他的家人祈祷。”

在发出这条推文前几个小时,特朗普下令全美各政府机构、海外使领事馆和军事基地7月18日全天下半旗致哀。当20日被媒体问及是否将亲自前去悼念刘易斯时,特朗普回答说:“不,我不会。”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特朗普的简短哀悼并未提到他与刘易斯过去的纠纷,两人的冲突可以追溯至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就职典礼前夕,刘易斯曾公开表示不认为特朗普是“合法总统”。在刘易斯的影响下,他本人以及60多名民主党人拒绝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

特朗普当时在推特回击刘易斯说,“国会议员约翰·刘易斯应该把更多时间花在修复和帮助他所在的选区上,而不是错误地抱怨选举结果,这个选区现在已经破败不堪(更不用说犯罪猖獗了)。空谈,空谈,空谈!没有行动或结果。可悲!”

但特朗普针对刘易斯的批评引起了网民反击,2017年BBC的一篇报道称,大家纷纷表示刘易斯是“美国英雄”,而他的“空谈”也改变了美国。

在刘易斯人生的最后一章,“弗洛伊德事件”在全美引发的抗议活动持续至今,美国多地暴发警察和示威者之间的激烈冲突。特朗普称民主党人领导的城市 “陷入混乱”,并派出联邦执法人员“制止暴力”。

刘易斯6月4日在接受CBS主持人盖尔·金专访时称,弗洛伊德被白人压颈的视频让他落泪:“我一直问自己:还有多少?还有多少黑人青年将被谋杀?”然而,他宣称,或者至少是胆敢寄希望:“我们是同一个群体,我们是同一个家庭。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不仅在美国的屋檐下,也在世界的屋檐下。”

6月7日,已经公开自己患癌消息的刘易斯拄着拐杖到华盛顿刚被改名为“黑人的命也是命广场”的大街散步,他称这件“有力的艺术品”传达出了“我们将到达彼岸(We”ll get there)”的信息。这是他身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也门冲突双方迈出积极一步 同意加快执行利雅得协议

据新华社利雅得7月29日电(记者涂一帆)据沙特阿拉伯通讯社29日凌晨报道,也门政府和南方过渡委员会已接受沙特提出的旨在加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