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火星“45投19中”仅一国一次就“中”
45投19中,这个命中率放在NBA可能还过得去,但放在人类火星探索史上,每一次失败都代表着无数心血付诸东流。
在本轮火星发射窗口内,阿联酋首次尝试“希望”,中国7月23日正式发起“天问”,美国派遣“毅力”则已熟门熟路。这三位太空勇士,起码还要等待7个月才能见到红色星球。在历史翻开崭新一页之前,我们不妨先盘点下过去60年里,那些或旗开得胜,或成败参半,或折戟沉沙的火星项目。
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苏/俄:20中2人类进击火星的尝试由苏联在1960年开启,距离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才过去三年。这一步显然迈得大了,从1960年到1962年,苏联连续发射5次火星探测器,尽管目标只是“路过”火星,但无一成功。两次发射时就爆炸,两次进入地球轨道后故障,最好的一次在飞行5个月后失联。
1971年,当时美国“水手”系列已经完成了飞掠火星并拍摄照片的历史任务,两国均把目标上调为环绕火星、甚至登陆火星。苏联“火星二号”探测器第一次摸到了成功的边沿:轨道器进入火星轨道,但未能传回有效数据,登陆器则坠毁在火星上。
紧随其后的“火星三号”再接再厉,轨道器成功在轨收集了8个月数据,登陆器也软着陆,但信号仅仅持续了20秒钟,连第一张照片都没传完整。
接下来的“火星四号”到“火星七号”,只有五号成功了,轨道器工作了9天,传回了60张图像。其他不是坠毁了,就是迷路了。
1988年两次剑指火星月亮“火卫一”的挑战,成了苏联的火星探险绝唱。两项任务均告失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火星运并没有改善。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
2011年 “火卫一-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更赔上了中国搭顺风车的“萤火一号”。
2016年,俄罗斯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ExoMars轨道器成功入轨,但携带的登陆器坠毁。
目前,俄罗斯与欧空局最新合作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火星车受到疫情影响,推迟到了26个月之后的下一个发射窗口。
美国:22中16
相比起来,美国航天局(NASA)的战绩就要好看得多。目前,人类探测火星的重要节点,几乎都是由美国率先打卡。
1964年,美国先后发射孪生机“水手三号”和“水手四号”。哥哥“水手三号”发射后没能展开太阳能板,很快就“饿死了”。但这给弟弟的成功提供了关键经验。
23天后发射的“水手四号”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路过”火星的探测器,并留下了21张照片。
美国“水手4号”
1969年的“水手六号”和“水手七号”分别传回75和126张照片。巧合的是,这三位“水手”路过拍到的恰好都是火星遍布陨石坑的位置,导致当时科学家们以为火星表面就像月球一样。1971年是个竞争激烈的发射窗口,美苏共派出5位选手。惊鸿掠影已经完成,就看谁先进入火星轨道环绕。
排期第一的美“水手八号”发射失败,反而是排期第五的“水手九号”后发先至,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星轨道器。
“水手九号”抵达火星时,正赶上火星全球性沙尘暴。但它待机超长,坚持到了沙尘暴平息,传回了7329张火星表面照片,终于让人类一览火星全貌。
虽然前面说的苏联“火星三号”登陆器确实完成了软着陆,但在火星上只工作了20秒,很难说完全成功。人类首次成功登陆火星的美誉,因此由美国1975年发射的“海盗一号”摘取。它和孪生兄弟“海盗二号”相继踏上火星克律塞平原和乌托邦平原。它们均工作了数年,再次刷新人类对火星地表的认知。随后,NASA的扑火之旅暂时陷入沉寂,直到冷战结束。
1996年至今,美国火星探测任务留下了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和许多至关重要的成果。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轨道器用激光高度计获取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火星全球地形数据。
“奥德赛号”轨道器首次在火星上探测到了氢,间接证实了火星地下藏有水冰。
“勇气号”和“机遇号”两兄弟在火星上开车,进一步证明火星历史上温暖湿润,可能有过生命。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拍下了火星高清照片,局部最高可达0.3米/像素。
“凤凰号”登陆器蹲在火星北极挖矿,挖出了高纯度水冰。
“好奇号”保持着火星上的长跑记录,找到了不少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拍摄画面 图片来源:NASA
最近一个登上火星的“洞察号”,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上的“火震”。其他国家的努力
其他尝试过向火星派遣的国家/地区,还有欧盟、日本和印度。
除了2016年和俄罗斯合作的ExoMars,欧空局早在2003年就派出了“火星快车”号。两次都是火星车登陆失败了,但轨道器本身还是很成功的。2018年,“火星快车”号宣布发现火星南极冰盖下存在巨大冰湖。
日本在1998年发射过“希望号”火星轨道器,但因发射不久后发生故障,最后没有足够燃料进入目标轨道。1999年,“希望号”与火星擦肩而过。2003年,日本正式放弃修复“希望号”。
印度不仅是亚洲第一个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个一次成功的国家。2013年,超低成本的“曼加里安号”远征火星,虽然中途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在2014年9月成功进入轨道。
从火星上眺望地球的情景 图片来源:NASA
附:人类火星任务列表(截至2020年6月) 信息参考:NASA(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7月21日表示,今年10月将照常宣布诺贝尔奖各奖项名单,但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