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了四天四夜,欧盟终于达成了这个“历史性方案”

新京报 2020-07-23 00:55 大字

专栏

在英国脱欧、全球化逆行严重的背景下,债务共担的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也艰难重申了“一体化”的立场。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盟27国在经历四天四夜、总计92小时的马拉松式峰会后,终于达成了包括7500亿欧元“恢复基金”以及1.074万亿欧元长期预算在内的经济复苏计划。这一时刻被法国总统马克龙高度评价为“历史性的一刻”“自欧元诞生以来欧洲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

历史性的“债务共担”

新的欧洲经济复苏计划,独立于原有的、条件颇为苛刻的“欧洲稳定机制”(MES),是为陷入危机的欧盟国家提供“重建基金”的专门方案。

这项计划源自今年3月由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国联合提出的“共同债务工具”倡议,5月27日,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式提出。方案具体内容包括5000亿欧元“无偿捐赠”和2500亿欧元“低息贷款”,以欧盟名义在资金市场借贷,在未来数十年间由欧盟全体成员国按约定的偿付比例共同偿还。

刚刚通过的经济复苏计划,框架基本脱胎于冯·德莱恩的方案,只是更改了各项援助比例和发放年限:“无偿捐赠”减少为3900亿欧元,“低息贷款”增至3600亿欧元,且规定了“专用于资助受援国改革与投资计划的3125亿欧元”份额。

受援国的受援额度,将根据所谓“复原力标准”(主要参数是人口和最近五年失业率)制定,其中70%在2021-2022年发放,另外30%在2023年发放。

经济复苏计划不再要求“全体成员国支持方能通过”,而是先由欧盟委员会评估,再提交各国批准,只要27个成员国中55%的国家和65%的人口同意即告生效。这意味着经济复苏计划“落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运作效率也将大有改观,毕竟,“决策效率低下”向来是欧盟危机应对最受诟病之处。

“争吵声响彻云霄”

欧盟上一次需要共同应对的危机,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当时的欧盟委员会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中、北欧国家领导人的极力坚持下,始终要求受援国“紧缩换纾困”,而紧缩的后果则是经济和就业复苏缓慢,民生及福利严重“缩水”,从而导致南欧各国对欧盟“离心力”与日俱增。

直到今年3月,法、意等9国联合提出“共同债务工具”倡议时,默克尔仍旧站在所谓“节俭国家”(即荷兰、奥地利、丹麦、瑞典,后来还加入芬兰)行列中,要求受援国“只能求助于MES”。

但近几个月来默克尔态度发生转变,最终基本接受了“全体欧盟成员国分摊应急纾困所产生债务”的要求。尽管“节俭5国”、尤其荷兰首相吕特仍在峰会上节节抵抗,导致会期一路拖延,“争吵声响彻云霄”,但最终不得不接受妥协。

德国则再一次“发扬风格”:峰会后德国2021-2027年债务分担折扣依旧为36.7亿欧元,一丝一毫的增加幅度都没有。

尽管法国国内的“反欧盟派”对新协议十分不满,认为是“法国和马克龙的失败”,但绝大多数分析家认为,新的经济复苏计划终于突破了“紧缩换纾困”的MES窠臼,让欧盟在英国业已脱欧、全球化逆行严重的大背景下,得以稍稍松一口气。

此次经济复苏计划“闯关”成功的关键,归根结底,是坚定支持“节俭”、反对“债务共同分担”的德国,在短短几个月内,态度发生180°转向。

德国之所以倒戈,是因为作为欧盟机制最大的受益国,他们深刻认识到疫情之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且一旦“翻车”,最大受益者势必会“秒变”最大受害者的道理。

由于“重灾区”各国累受重创,脱困选择余地已寥寥无几。掐指算来,也无非法、意、西等9国3月所指出的两条路,即“要么欧盟所有成员国债务一体化分担,要么允许受灾国自己独立举债”。如果同意后者,将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严重倒退,欧盟甚至有逐步解体的风险。

疫情“大敌当前”,法、德和各受援国暂时不会过分计较,但他们、尤其南欧国家绝不会满足于“下不为例”的“只此一招”。待疫情稍有缓解,他们或许还会提出“经济复苏计划模式常态化”的要求,届时新一轮博弈将一触即发,且注定又是一场马拉松。

□陶短房(专栏作家)

新闻推荐

欧盟峰会上马克龙“拍了桌子”

欧盟峰会于7月17日开始在布鲁塞尔召开,是新冠疫情在欧洲暴发以来,欧盟各国领导人首次举行的面对面会议。外媒称,在此次峰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