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补缴130亿欧元税,苹果为何能在欧盟打赢官司?

界面新闻 2020-07-16 13:32 大字

特约作者 | 钱伯彦

苹果公司与欧盟之间历时四年的漫长诉讼终于暂告一段落。

欧洲当地时间7月15日,总部位于卢森堡的欧盟普通法院最终裁定作为原告的欧盟委员会败诉,苹果无需向其欧洲总部所在国爱尔兰政府补缴高达130亿欧元的税款。

至于此前欧盟委员会关于苹果涉嫌在爱尔兰非法避税的指控也因缺乏实际证据而同样无法成立。

欧盟vs苹果

欧盟委员会与苹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早在2016年8月,欧委会内负责反垄断事务的委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就已经盯上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苹果。曾经担任丹麦经济部长多年的维斯塔格一向以对待美国科技公司极其强硬而闻名。

在维斯塔格看来,苹果与爱尔兰政府在1991年和2007年签订的两份招商引资协议中的税收优惠待遇涉嫌违反欧盟的国家补贴政策,因此苹果需向爱尔兰方面补缴130亿欧元的税款。

对于这笔“飞来横财”,爱尔兰政府显然并不乐意接受。都柏林方面一直将全欧最低的企业税率视为该国吸引外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之后爱尔兰很快与苹果达成统一战线,共同否认两者之间的税收优惠协议存在任何法律问题。

对于苹果而言,其在爱尔兰科克郡规模庞大的欧洲总部是进军5亿人口规模欧盟市场的桥头堡;而对于爱尔兰来说,依靠低税率吸引而来的美国科技企业可以提升当地的经济和就业机会,这也是爱尔兰能够在经济上完成对北爱尔兰全部超越的关键所在。

这一“周瑜打黄盖”的行为在布鲁塞尔方面看来,却存在一个严重的漏洞:如何界定苹果的应税所得。

欧委会认定,爱尔兰政府在协议中允许苹果将在欧洲市场所得的销售收入从爱尔兰账户转移至避税天堂的离岸账户。

虽然欧委会的这一指控并未得到苹果方面的直接回应,但是苹果和爱尔兰确实主张,苹果在爱尔兰设立的子公司苹果国际销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的收入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欧洲大陆而非爱尔兰本国,因此苹果并没有义务在爱尔兰为该笔收入缴税。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进行的税改中明确规定,美国跨国企业在将海外所得转入美国账户时需要补足税款,苹果方面也以已在加州总部缴税为由拒绝重复纳税。

欧委会无法证明苹果爱尔兰子公司的收入与爱尔兰本地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也正是欧盟普通法院判决苹果胜诉的主要依据之一。

事实上,在苹果入驻爱尔兰科克郡的1991年,欧盟甚至都还没有正式成立,欧盟的补贴政策规则更是不存在。欧委会试图用新法去追溯上世纪的税收协议,本质上也违反了不溯及既往原则。

不过,欧委会也有自己的法律武器:爱尔兰与苹果协议签订程序上的不合法以及基于朴素道德观的判断。

欧委会一方面主张,爱尔兰政府在1991年时既无能力、也无意愿去界定和分析苹果的应税收入,因此爱尔兰方面主观上存在帮苹果逃避税收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欧委会列举的一系列数字也使得爱尔兰和苹果的无罪辩护显得十分无力。

以2011财年为例,苹果该年通过爱尔兰子公司在欧洲市场取得了160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但最终实际应税所得却仅为500万欧元,实际税率相当于仅为0.005%。

苹果在欧盟爱尔兰设立的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涉嫌严重漏税。图源:Variety

欧盟:税收一体化

就在欧盟普通法院宣布苹果胜诉后不久,吃了一记闷棍的维斯塔格立即表态,将在仔细研究判决书之后决定下一步动作。

外界普遍相信欧委会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欧委会在未来两个月时间内仍有机会上诉至欧盟法院(CJUE)。欧盟法院也是欧盟法律框架内的最高法院,此前欧盟法院推翻欧盟普通法院判决的先例并不罕见。

欧委会之所以选择对苹果穷追猛打,背后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该诉讼将为之后的一系列类似诉讼起到风向标作用。

作为欧盟中央的欧委会与各成员国的税务机构就是否涉嫌利用税收政策施行不正当补贴的争论由来已久。

长年以来,以美国科技公司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一直巧妙地利用着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同的税收政策,通过在不同国家注册子公司以最大程度地逃避税收。除了爱尔兰与苹果的协议之外,被欧委会盯上的案例还包括卢森堡与亚马逊以及菲亚特签署的税收优惠协议,荷兰政府与星巴克、耐克和宜家家居之间的协议,以及另一个在爱尔兰设立欧洲总部的“漏税大户”——谷歌。

欧委会虽然原则上对各成员国自行设立优惠的企业税率并无异议,但也坚持主张需一视同仁地统一该国所有企业的税率,杜绝出现针对其他企业的歧视性税收政策,以损害欧盟内部市场的稳定。

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欧委会在2019年9月也因为无法证明荷兰政府对星巴克开了后门而败诉。而之前的2015年,维斯塔格向星巴克开出了要求补缴3000万欧元税款的罚单。而在卢森堡与菲亚特一案中,则因为欧委会能够证明卢森堡政府单独向菲亚特公司开出过不符合该国平均水准的企业税率而最终胜诉。

在这一系列诉讼背后,则是欧盟中央管辖的竞争与补贴政策和各成员国独立拥有的税收主权之间的矛盾。

正如同要求统筹防疫工作的欧委会与卫生事务归属各成员国独立管辖的矛盾一样,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的交叉导致的便是混乱。只要法德两大国坚持高企业税率,爱尔兰、荷兰和卢森堡坚持低企业税率的分歧依然存在,欧委会在跨国公司税收问题上面临的诉讼还远不会终结。

就在7月15日欧委会败诉之后不到数个小时,欧委会的经济委员保罗·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就公布了一份名为“公平、简洁税收协议”的倡议。

“我们必须为诚实纳税的个人和企业创造方便,而让避税漏税企业的日子变得困难。每年欧盟都因漏税而损失超过1300亿欧元,这是个丑闻。”真蒂洛尼的表态虽然强硬,但是由于推行欧盟统一的税收政策仍需要各成员国的表决,因此真蒂洛尼依然选择了另辟蹊径。

该协议中的最关键的一环便是所有企业经营信息的共享机制。企业只要在任一欧盟成员国录入了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等经营信息都会自动共享至其他26个成员国。此举虽能创造公正透明的纳税基础,但核心的统一税制改革以及数字税却并未出现在协议中。而协议中的第二部分、包含25项具体倡议的“税收行动计划”更是要到2024年才会考虑实施。

欧盟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税收博弈势必还将持续很久。

欧盟的“公平、简洁税收协议”图源:EU

新闻推荐

迅速行动 主动筛查 防范输入 我区对相关进口海产品开展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艳艳摄影报道)为进一步抓紧抓实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范疫情输入,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