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变“软”,也让人更“硬”
□本报评论员 熊苗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种关于读书的话题也纷至沓来。读资讯、手机看短文算不算读书?读电子书、听书算不算读书?平日读书的人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对读书每年一度的关注和思考,可能比答案更重要。
读书给笔者最深刻的感受,或许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因为读书不多,却又从事了文字工作,所以总是觉得要是能给脑子插上个优盘就好了。也只能从头开始了。
到了读书日,掐指一算,最近也还勉强读了几本书。
读完了之前“撂荒”的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这与其说是历史书,不如说是一本哲学思考书。历史被作者的思考串起来。在书里,你能看到智人每到一个未曾踏足过的地方,那里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现在甚至无法想象的大型动物都一批批地灭绝了。直到现在,只有海洋里还存在比人类大出太多的庞然大物。但随着海洋被污染,这些“大个子”的命运会被改变吗?人类“从动物到上帝”,能够一直充当“上帝”吗?疫情或许给了人类更多的思考。
读了东野圭吾的《沉默的巡游》,对人性比对凶手是谁更感兴趣。书里的人物增村,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这个出场时渺小、模糊甚至猥琐的人,只是恶人多年前的一个同事,一个收留恶人的贫穷矮小的老年男子。但在故事线的末尾,却发现他年轻时拼全力抚养同母异父的妹妹;因为失手伤人进过监狱,为了妹妹的婚姻不惜多年“隐身”;外甥女被杀、妹妹跳楼身亡,他二十多年来只为寻求惩治凶手……所以,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和他的人生。
读了青年学者黄晓丹的《诗人十四个》,想要弥补自己匮乏的诗词“基因”。王维《欹湖》中的那句“青山卷白云”,不禁让人感慨“卷”字的妙用;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张九龄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不禁让人对比这两种情境心境的不同。
……梳理自己读过的书,其实也能体验到读书的意义。一种读书是求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一种读书是求共鸣,从他人的“故事”中照见自己。但不论是求知、求共鸣抑或是什么都不求,意义似乎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读书让人的身体越来越“松弛”和包容,但让人的骨架越来越硬气。
书读得越多,就越来越不紧绷,视野越开阔,也就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柔软。如此想来,现在国人读书想必还是不够多。否则为何在舆论场中,很多人动辄就是狭隘的立场先行,而不是摆事实、讲道理?就如最近张文宏的一句“早餐要喝牛奶别喝粥”,就被人骂成了“崇洋媚外,不够爱国”,也是让人对这种逻辑非常摸不着头脑了。该喝哪种不是应该看疫情期间哪种更能增强抵抗力么,中国人喝牛奶就不爱国了?常常见有网友留言最后都要缀一句“不喜勿喷”,看来是被“喷”怕了。
读书让人越来越“硬”也不难理解。书读得多了,思想越来越成熟、理性、独立,肚子里的“干货”越来越多,骨架也就越来越立得住了。在万众发声、舆论环境纷繁复杂的时代,个体越来越理性文明,民族就越来越理性文明。而理性和文明带来的强大,才能让一个民族走得更好更远。
所以,怎么看来,都应该多读书。从头开始,这个“头”何时开始都不算晚。与君共勉。
新闻推荐
奥斯卡获奖插画师、动画师、电影导演和制作人吉恩·戴奇去世,享年95岁。他的捷克出版人彼得·希梅尔向媒体透露,戴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