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的“世界语言” 日本京都杂记(5)
等你拍好我们才过。高兴地入画。主动打招呼的友人。这个姿势可以吧。镜头下的安详。店家:你随便拍。画中人:不要拍。出国游玩,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通。
记得那一年到摩洛哥,途经迪拜转机,要到新的登机口,看到一个指示牌,同行几位英文水平都非常“了得”,上面的阿拉伯数字“30”大家都看明白了,但还有英文呢?于是各抒己见,一位说,有轨列车30分钟一趟;一位说,步行前往下一站要30分钟……在日本,排了半天队,到了窗口才弄懂,儿童票在旁边的窗口专售,有半价优惠。日文中有不少中文字,意思也大同小异,但一味望文生义,也会“误入歧途”。很多时候,倒是肢体语言——譬如用手比划,往往会发生奇妙的作用。在撒哈拉沙漠遇上驼队是摄影人的最爱,牵驼的当地人却伸出食指和拇指反复搓着,意思是要点钱;倒是手拿针线的城里手艺人宽厚些,见摄影者用手比划着相机又指指自己,便明白地点点头,你拍吧,笑眯眯地挥针走线,一个男人当“绣娘”的高兴瞬间,便向世人展示了当地手工缝制服装的男人担当。
在京都,也有几次使用手势的机会。一次在三宁坂,同行的小男孩正学玩着照相,一对情侣从旁边走过来,虽穿着和服,但他们的高鼻梁和蓝眼睛告诉我这不是日本人。我扬手示意他们先走,小孩子,玩的,别管他。可洋人却十分礼貌地停下了脚步,微笑地原地站立着,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孩子取好景拍完照才走过去,其成年人对孩子的关爱之举,让人如沐春风。另一次是在二宁坂,我见到当地建筑比较有特色,想拍点照片,但是,不是游客太多就是一个人也没有,情景不佳,便耐心地等了一阵子,来了几位裹头巾的女子,是哪国人判断不出来,语言肯定是不通的,我本能地比划着手势,她们一看就明白,立即靠拢站直笑脸相迎,憨憨地用自认为最自然的姿态表示对艺术的支持,那份满足感洋溢出国度的亲善和异邦的友好。手势,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简单的肢体动作,有时胜过复杂的声音陈述。我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小区里的一位八旬老大娘,操着一口地角乡音独自到澳大利亚寻亲,在异国他乡转机时丢失登机牌,仅靠比划双手,竟能奇迹般获得帮助而顺利地完成了旅程。原来还以为是天方夜谭呢。
还有两次的手势出现在对方身上。一次在御苑附近,那里的参观场地较宽,是京都少有的用地阔绰之处,游人走累了,步子也就缓了许多,我们边走边寻觅美景,不是很注意旁人。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哈罗哈罗”的叫唤声,扭转头来看,原来有几位女子主动同我们打招呼,一个个双手合十,很是虔诚的样子。同样是裹着头巾,但不是先前的那几位,有一个戴着眼镜,都很年轻,会是留学生么?此刻的文化礼仪倒是不拘泥于正蹲坐在地上休息。走到上灯时,我们到了城区中心地带。吃食点周围有人在候餐。夜阑如醉,灯火隐约,有一处亮光,反照出一张秀美而又专注的脸庞,深深地吸引了我,好难得的画面,我想难为一下弱光下的快门,那专注的女子却突然发现了镜头,美丽的高鼻梁抬了起来。我以为她要制止,谁知她扬了扬手,嫣然一笑,拍吧,随即继续埋头阅读。那一刻的沉寂,我感觉到了人性的恬静和心境的宁谧。
新闻推荐
新华社墨西哥城12月1日电(记者吴昊)墨西哥总统洛佩斯12月1日表示,安全问题是现任墨西哥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天,洛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