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史,有必要读吗?

泰安日报 2019-11-15 07:52 大字

□郑渝川

中信出版集团近日引进出版了曾供职于不列颠博物馆和英国古典研究所的英国作家莱斯莉·莱文所著的《极简哲学史》一书。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它着眼于数千年来哲学思想是如何经由一代又一代哲学家发展,不断涉入更多的、当时人们所不确定的问题领域,不断加深人们对于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思考。

《极简哲学史》比较清楚地阐释了不同时代哲学家的哲学观点、问题思考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帮助读者按照自己的认知兴趣,努力加深对某一个、某几个哲学家的组合的阅读研究。

书作者将苏格拉底之前出现的哲学家,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哲学在爱奥尼亚的兴起,源自古希腊城邦的兴起,获益于周边的文化和商贸发展。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等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哲学这门学科的代名词。而在古希腊时期,同样有着杰出成就的哲学家还包括伊壁鸠鲁等人。《极简哲学史》这本书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古罗马时期,哲学家更多的继续思考希腊哲人开创的议题、问题和答案。比如,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提到的最重要品质,如节制、朴素、坚定、自制、服从天命、控制愤怒等,在日后还会被若干哲学家、政治家反复提及。

各类“极简史”读本,经常遇到争议。因为很多“极简史”其实篡改了原来的书名,原书作者写作时也并没有按照“极简史”来考虑,没有想过要面向大众读者,而是着眼于对某类通史、专门史重大问题的思考。如果直接简写,交代不清。

当然,话说回来,评价一本书的好坏,无论对于“极简史”,或是其他学科的极简类普及作品,还是要根据书的内容,衡量书作者对书花了多少心思。一本较高品质的极简类作品,确实可能引发部分读者对于学科的浓厚兴趣,使视角思路更为广阔,《极简哲学史》就是这样一本书。

哲学

新闻推荐

习惯性逆转 纳达尔就是纳达尔

纳达尔的斗志非同一般□新华社照片【新华社伦敦11月13日电】(记者张薇)第一盘落败、决胜盘0比4开局。西班牙人纳达尔13日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