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吃什么由“谁”说了算?

来宾日报 2019-11-14 09:14 大字

随着天气冷下来,我们总会有这样的体会:跟夏天比起来,我们的胃口在秋冬季节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大。每天下午坐在办公桌前都想喝奶茶,一到周末就想着冒热气的火锅、烤肉、麻辣烫,睡觉之前总想来块甜点……我们有食欲真的是因为饿吗?

食欲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

“食欲常与饥饿感混淆,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认证心理咨询学家陈志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饥饿是由于长时间缺少食物而产生的生理上的主观感觉,一般是不舒服甚至是痛苦,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要获得食物;食欲是指对某类食物的偏爱或厌恶,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常与饥饿感相伴,或是饥饿感的前奏,但比较平和。

食欲有选择性,它针对某种具体的食物,有时可由食物的刺激特性引起,比如颜色、香味、口感等。在不想吃东西时,偶然尝到可口的食物也会产生食欲。

婴儿只有饱和饿的感觉,并不像成人那样受食欲的影响。食欲受感官和情绪影响很大,也与习惯或生活经验有关。

食欲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进食量,而饥饿感是体内热量不足的综合信号表现。换句话说,饥饿感与生俱来,而食欲则是后天作用的结果。

有时候想吃并不是因为饿

那么,食欲从何而来?有关食欲的大量研究发现,产生食欲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你想吃,并不是因为你饿了。

20世纪初期,俄罗斯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发现,想吃东西的狗会对与喂食相关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在一系列著名实验中,巴甫洛夫让狗一听到铃响就流口水。美国潘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临床营养与代谢助理教授约翰·阿波尔赞曾表示,对食物的渴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这种条件反射来解释:“如果你总在看电视时吃爆米花,那你以后看电视时会更想吃爆米花。”

有研究认为,食欲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遗传,因为对高热量食物的基本偏好跨越了世代、地域和文化。但是,对这些食欲的微调主要是在童年早期开始的,通常与童年早期享用的特定食物有关。

墨西哥一项针对儿童的研究发现,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对辛辣食物几乎没有兴趣,直到5岁左右,他们会和身边的人一样,开始喜欢吃辛辣的食物。这些偏好最终演变成对辛辣、高热量、以特定方式烹饪菜肴的终生渴望。

还有研究显示,对食物的渴望和节食之间的矛盾,也会让人变得更想吃东西。越是通过不吃某种食物来控制体重的女性,越容易注意到食物带来的暗示,从而更增加她们对这种食物的渴望。

肠道菌也能操纵人对食物的渴望

在人们的印象中,食欲由大脑控制。的确,有研究发现,下丘脑各神经区域通过接受、整合、发放食欲信号来调节食欲。除下丘脑外,脑的其他区域在食欲形成中也起着主要作用,例如破坏大脑的杏仁核,动物就会丧失对食物的选择能力。

但你可能想不到,除大脑之外,人体肠道中数万亿的细菌也能操纵人,让人对细菌想要的食物产生渴望。专家表示,在人类的食欲调节和控制中,肠道微生物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大脑更重要。

当我们饮食不健康或接触其他一些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因素时,比如使用抗生素、接触病原体、久坐不动、睡眠不充足等,肠道中的有害微生物就会大量增殖,它们所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可能通过肠道运到大脑,从而刺激大脑对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饮食的渴望。相反,健康的饮食以及其他有助于肠道菌群平衡的因素,比如接触有益微生物、运动、高质量的睡眠等,可以促进肠道中友好细菌的生长繁殖,它们所产生的物质会对大脑形成一种良性刺激,让我们对健康的食物充满渴望。

新闻推荐

苏丹北部一军营附近发生爆炸 致3名儿童死亡

新华社喀土穆11月12日电(记者马意翀)据苏丹官方通讯社苏丹通讯社12日报道,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以北约400公里的北方州麦罗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