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戴的宝石什么是“来路”? 它可能形成自水、岩浆和气体
“套娃钻石”
日前,俄罗斯萨哈共和国西伯利亚一座钻石矿中发现的“套娃钻石”刷爆网络,这颗无价之宝仅0.62克拉,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首颗此类钻石,据信已有8亿多年的历史。
在你惊异于“套娃钻石”的神奇之余,是否想过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当你戴着各种宝石饰品,醉心于它们夺目的光芒时,是否知道它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艰辛”呢?
“钻中钻”源于一个小意外
钻石俗称“金刚石”“金刚钻”,是石墨等纯碳物质的同素异形体,也是已知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品,莫氏硬度(矿物硬度标准)为10。同时,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温度在1100摄氏度~1500摄氏度,形成条件极为苛刻。
说到“套娃钻石”,国环境行为学会高级工程师、碳化学专家张志刚表示:“我个人认为,它的形成与普通钻石的形成并无本质区别,应该是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它有点像套水玛瑙的形态,只是形成条件更为严苛。”
张志刚推测,从根源上看,“套娃钻石”的形成极有可能源自独特的物理环境和热化学效应,且这种环境和效应稍纵即逝。“通俗地讲,就好像吹制双层玻璃一样。岩浆在凝固的过程中,熔岩堆积出现了气孔,低于环境温度的少量空气迅速进入正在凝固的熔岩内部,造成空气所包围的熔岩迅速凝固。随后,空气与其外部熔岩物质之间的气孔又迅速闭合。如果这种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套娃钻石’内部的小钻成形时间要早于外部大钻。”如果推理成立的话,这个“套娃钻石”就是钻石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畸形儿”,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宝石形成需要5种苛刻条件
“钻石只是宝石家族中的一员,但不论是祖母绿、水晶,还是翡翠、玉石或者宝石,它们的形成均需要同时满足5种苛刻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压力、空间、化学成分和充足的时间。”张志刚说。
一般来讲,天然宝石有三种形成方式:一是从溶液中析出,浅层地表温度较低的水,或者温度稍高的地下水,都能溶解岩石或沉积物中的某些矿物,进而将这些矿物携带、混合、浓缩,直到环境变化时,溶解物质析出形成固体,代表类型为硅酸盐类宝石,如水晶、翡翠;二是当岩浆冷却时,如果有合适的温度、压力、空间和足够时间,某些结晶会从岩浆中析出,形成宝石。
此外,还有一种宝石的形成方式较为特殊和抽象,科学家称为“蒸汽冷凝”。当溶解了液体和气体的岩浆流体受到的压力突然降低,如喷出地面或侵入地表缝隙时,其中的气体将释放出来,而液体迅速蒸发为气体,将在熔岩中形成充满气体的空泡或孔洞,而这些困在孔洞内的蒸汽能够在其中形成宝石,例如产自纳米比亚的锰铝榴石“悬浮晶”和“双尖”水晶。
“血统”和产量决定价值
为何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却十分廉价,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宝石的价值?资深宝石鉴定师李敏告诉记者,宝石的档次分类有着严格的等级。
“宝石价值的鉴定要素有很多,但加工工艺是最后一个要素,在此之前还有色泽、硬度、形成年代、稀有程度等,而这些要素都是人类无法决定的。也就是说,宝石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出处和质地,所谓血统决定身价。比如,一块100万年形成的琥珀(有机宝石)与一颗30亿年才形成的钻石,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李敏说。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造宝石已不再是技术难点,人造蓝宝石、人造钻石已不稀奇。对此李敏说:“严格来讲,通过模拟宝石生产环境而人为制造出的宝石,只能叫仿制宝石,我们所说的宝石,是指自然形成的。浑然天成、岁月沉积,这才是宝石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利用高压高温法、化学气相沉淀法制造出的宝石,统称人造宝石晶体,以工业应用为主,而不应该与天然宝石放在同一个档次进行鉴赏。”
新闻推荐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27日电(记者倪瑞捷)据阿根廷国家选举委员会27日晚公布的数据,中左翼反对派总统候选人阿尔韦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