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明天》:全球变暖只是地球危机的冰山一角
□宗城
全球变暖、资源消耗不只会威胁濒危动物的生存,与我们人类也休戚相关。在法国,有五个初为人父母的“青年人”持续思考着人类的明天,他们从经济、环保、能源、教育、社会环境等角度,走访正在改善地区日常生活的人,从大学教授到农民商户,从官员政客到公益组织,为此拍摄纪录片《人类的明天》,荣获凯撒奖。而现在,同名书籍也终于出版,在这本书里,作者席里尔·迪翁采访了数十位食物、能源、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他们在应对地球危机上的认识和做法。
全球变暖是这一轮环境危机的一个表征,当然它还有地球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在,但人类社会巨大的资源浪费及分配失调,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表面看来,人类社会在两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后,已经实现了生产的跃升,但近年的许多案例反映,新一轮全球性的贫困正在降临,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助理总干事王韧发现:“和十年前相比,(地球上)遭受到饥饿灾荒影响人口的数量反而是上升的。”具体的,“到现在全球大概还有8.12亿的人口依然受着饥饿,还有大约全球20亿的人口有各种微量营养素的营养不良,同时还有5亿多的成年人出现了肥胖的状况。”
现实是,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全球浪费现象增多、全球贫富差距拉大、气候变化、抗生素危机等原因,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粮食危机更加严重了。比如近年来陷入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201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2016年委内瑞拉人均减重19磅(约8公斤)。在该国,人们在超市门前排队数小时已屡见不鲜。甚至为了缓解粮食危机,委内瑞拉政府在17年搞了一项“兔子计划”,鼓励全国人民多吃兔子。
粮食危机只是人类正在面临的危机的冰山一角,饥荒、医疗、能源、教育等问题也在困扰着我们。资本主义秩序主导的全球化和金融化推动了自由贸易,却也在加剧贫富差距。一项来自无政府组织“乐施会”的报告显示:世界近一半财富掌握在1%的人手上。他们的财产达到110万亿美元,是世界贫穷人口总财富的65倍。然而,就如同《卫报》一项研究所指出的,“超越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的资源枯竭”和“社会分层为富有的精英阶层和贫穷的大众阶层”会加速社会崩溃。与此同时,许多富人还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躲开了财富再分配机制。就如《人类的明天》作者所说:“当人们得知,有高达20万亿欧元完全避开了通过税收进行的财富再分配机制,隐藏在避税港中,而这笔财富的1%就能解决全球的饥荒、医疗和教育问题时,产生叛逆情绪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摆在面前,上到政府部门,下到公民自身,我们应该怎么做?《人类的明天》分享了许多应对危机的实验措施。例如在马尔默建立的生态街区。从2001年开始,马尔默市政府就决定在西港的旧工业废地上做一个新街区实验,他们建起数千民居,这些民居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楼顶被植物覆盖,电力由风力发电机提供,供暖由集中式系统保障。为了营造更加舒适的人文氛围,街区里有大量咖啡馆、餐厅、健身房、理发厅和小绿色产品超市。绿化带和积蓄雨水的沟渠也必不可少。这个街区设计得非常成功,吸引许多建筑师、环保人士及政治家的参观。
还有印度的纳伍丹亚组织,它的创始人致力反抗跨国公司的生物掠夺和垄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更多方法。该组织修建了120座集体种子储藏库,号召农民自己生产并交换传统的绿色种子,宣传“食物民主”的理念。它的代表人物凡达娜认为:“如果大型跨国企业控制我们的食物,那么我们的自由里最私密的一面——维持身体健康,保持身体健康——就会被剥夺。相比之下,民主的其他方面都只是镜花水月。”
这种反省全球化、强调本土特色经济的案例在书中不只一例,比如作者在“本土优先”一小节提到的“可持续联通协会”,它所鼓励的就是优先扶持本地独立企业,在本地建立起可持续的生产-供应-消费链条。好让本地网络中的“每个群体都能实现真正的食品、能源或水源安全”,不再依赖于跨国企业的供给。像“可持续联通协会”这样的组织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而是注意到跨国企业的垄断性质和中心化趋势,如果不“去中心化”,任由大型跨国企业的兼并与垄断,随着后者的迅速发展,它在政治经济乃至地区安全上的话语权都会加重,成为本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
在《人类的明天》中,作者谈道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但可持续发展在今天几乎是一个普世价值,为何却总是知易行难?
问题的症结,在于发展二字。尽管很多学者提出兼顾经济建设与生态平衡的办法,但在诸多国家,大力开展经济,往往会牺牲一些生态,重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速度就可能放缓。百余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腾飞的过程中都尝试打破这个魔咒,既要经济又要环境,但大多重回牺牲环境求发展的老路。学者陈功说:“任何环保、绿色、有机、生态之类的政策,同时都会产生减产、减收的效应。这是客观规律。”他举例道:“化学肥料的施用,可以达到催产、催熟、催大,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结果。不过,其代价就是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施用有机肥料,每亩地的价格通常会贵100-200元,肥力一般也只有化学肥料的30%左右,但好处是对环境极为友好,实际上恢复了上千年的原始种植方式。而使用有机肥料一定会导致减产、减收。”
《人类的明天》也不乏对当今城市模式的批判。在席里尔与城市规划师扬·盖尔的对话中,扬就批评了迈阿密和洛杉矶的城市旧模式,他认为20世纪有两个运动毁掉了城市的内部生活,一个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还有一个是各国依照美国模式,在郊区建立数不胜数的楼房。扬致力把城市的公共空间还给居民,倡导城市社区化。书中所举的城市改造案例流露出设计师对规整、严密、理性至上的城市模式的反思,他们在自己的方案中传递出人文精神和平等观念,以减轻城市对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人的隔离,释放一座城市的思想活力与幸福水平。通过对城市的改造,日常生活因此改变,更多平民得以从噪声、油污、拥挤、冷漠的现代城市景观中解脱。
短期来看,这是一个宏大而遥远的理想,新的城市模式能否在第三世界落地生根,而不只是一种取悦中产趣味的面子工程,还需更多案例来检验。但无论如何,我们有理由期望一个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并为之身体力行。所以,不妨以《人类的明天》为契机,让我们探讨此刻生活的瓶颈,去反思,到底何为我们理想中的日常生活。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萨那消息:也门胡塞武装20日提出和平倡议,敦促也门内战相关各方进行谈判,并称可以停止用无人机和弹道导弹攻击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