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脸支付引忧虑,那试试扫手支付?

新京报 2019-09-09 00:46 大字

科普之家

相比人们对人脸的敏感,用指纹或手付钱既没有心理负担,也简单多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亚马逊的工程师正在悄悄测试可以识别人手的扫描仪,以此作为店内购物结账的一种方式。其目标是在未来几个月内在超市推出这种技术。

扫手支付无疑是种新型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原理在于,依靠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几何(学习)来处理和识别每个人的每只手的形状和大小,然后与所捆绑的信用卡联系起来,完成个人识别。

这比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要先进多了,且更可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因为相比人们对人脸的敏感,用指纹或手付钱既没有心理负担,也简单多了。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在全球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遭到各国民众的普遍担忧。近期,换脸APP就在社交媒体中引发了人们对人脸支付安全的忧虑。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于今年5月14日通过议案,禁止警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之后美国其他城市也纷纷表示效仿。

而如今的人手扫描技术研发成功,或许就是人脸识别遭到广泛质疑后的结果。

信息时代,个体识别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也让人的社会行为有了严格的规范。因为有唯一的个体识别,才会建立起和谐的社会运作和人际关系。有效的个体识别以生物识别最为有效。生物识别技术有很多种,其都是利用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及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DNA、指纹、面部、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一方面,人脸识别在迅速扩张,但今天应用最多的还是指纹;另一方面,人脸识别在全球遭到阻击,原因在于,这样的生物识别比其他生物识别有更大的侵犯性,既不人性化,也不安全,后者当然主要是技术原因。

在人性化方面,侵犯个人隐私只是缺点之一。实际上,人脸识别在非执法领域的广泛应用,违背了心理学和人际交往中的和善相处原则——因为识别的本身也是在对人盯防。在生活中,陌生人之间,哪怕多一秒的盯人和注视,都是一种冒犯,会让人感到不自在甚而引发敌意。这也是人脸识别引发众多批评的原因,哪怕它真的很可靠。

由于技术原因,人脸识别还可能突破某些伦理。在旧金山市国会的人脸识别测试应用中,被错误识别者中约40%是有色人种,但有色人种只占国会议席的20%。这也意味着人脸识别具有高错误率、种族及性别歧视、隐私侵犯和法律责任等诸多问题。

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亚马逊决定不使用人脸识别了,代之以人手扫描识别。这是种更温和的生物识别,也必然会得到公众的支持。而是否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一项技术是否有生命力和有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解铃还须系铃人。9月2日,多家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代表齐聚一堂,研究讨论与数据和人工智能(AI)有关的全球伦理标准。主持会议的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强调,目前大众对支持数字发展缺乏信任,因此需要公开透明、信任与承诺。参会的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也指出,科技应由价值领导,而这些价值应转化为原则,科技界要制定AI伦理标准。

AI伦理标准有很多,其中重要的是,安全、保护隐私以及对人友好。因此,即便有了针对人脸识别的更严格的伦理标准,消除人们对其偏见,也并非易事。

现在的人手识别技术,能否在未来取代人脸识别呢?我的答案是,至少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很有可能。

□张田勘(专栏作者)

新闻推荐

塔利班打死一名驻阿富汗美军,特朗普:不邀请他们赴美面谈了

正值美国与塔利班即将就阿富汗和平问题达成协议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外宣布取消原计划本周末在戴维营与塔利班领导人的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