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博大火一周年:幸存馆藏超预期,盼2022与大家再见
记者 | 田思奇
2018年9月2日,一场大火点燃了巴西国家博物馆。持续近36小时的燃烧后,这座南美洲主要博物馆的2000万馆藏中,只有少数安然无恙。
在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巴西国博走上了缓慢的恢复之路。
当地时间周一(9月2日),在大火的周年纪念活动中,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凯尔纳(Alexander Kellner)表示,他期望巴西国博可以在2022年庆祝巴西独立200周年时重新开放。
现场官员们表示,博物馆有19%的藏品因为存于其他地方而得以幸存,46%的藏品被彻底烧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正努力修复其余的35%。博物馆的正面和屋顶也开始得到重建。这显示,毁损的实际情况要比最初统计中“博物馆90%的馆藏葬身火海"要好得多。
负责重建事务的主管此前表示,已发现埃及文化相关的200件藏品——这里原本有拉丁美洲最大规模的埃及文化收藏。此外,消防人员还在废墟中找到了镇馆之宝——拥有1万多年历史的美洲最古老人类头骨化石“卢西亚"(Luzia)。巴西境内发现的最大陨石、重达5.36吨的“本德戈"也因极耐高温得以幸存。
“因为这场悲剧,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馆长凯尔纳在另一家博物馆主办的幸存文物小型展览开幕式上说。“但今天,我们正在翻开新的一页,开始重建博物馆的必要阶段。我们非常乐观。"
救援队副协调员,古生物学家卢洽娜·卡瓦略(Luciana Carvalho)对CGTN表示:“很明显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我们需要帮助。例如即便我们能修复木乃伊的骨头,也不足以恢复全部数据。但另一方面,许多陶瓷、岩石、矿物和化石都得以幸存。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向公众开放,但我们会开放的。"
国家博物馆是巴西最重要的科学机构。据《自然》杂志一篇文章介绍,博物馆的研究生在大火几天后继续在一栋附属建筑里上课,去年11月的新生入学考试也如期举行。但许多科学家不得不完全转移研究主题。
这一年来的大多数日子里,数十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会拿着刷子和铲子,在博物馆的废墟中搜寻文物。学生们会驻扎室外,通过筛网筛出污垢,清理灰尘并拍照。
古生物学家露西亚娜·卡瓦略(Luciana Carvalho)对《自然》杂志说:“虽然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我们有很多快乐的时刻。"到今年6月底,这个70人左右的团队已经发现了5345件物品——包括翼龙化石、古代人类骨骼、咖啡杯、显微镜和装有标本的抽屉。
今年4月,巴西联邦警察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大火是由这栋三层建筑物底层会议室的空调所引发。目前还不清楚火灾是出于犯罪行为还是疏忽大意导致。
调查报告认为,空调在安装过程中可能未严格遵守厂商的要求,导致空调在超负荷运转后开关未能自动切断。美联社援引一个追踪政府支出的非营利组织的数据称,从2015年到2017年,博物馆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只有4000美元,这似乎也是巴西政府对文化和学术领域预算削减的象征。
博物馆重建工作由联邦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此外,英国文化协会、德国政府和3000多名个人也为博物馆的修复工作捐了款。
凯尔纳还指出,重建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官僚主义。他最近还被告知需要出示一份证明确实发生了火灾的文件——而事实上这场大火曾在2018年9月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
“我恳求巴西的当权者……重新审议所有这些官僚机构,"凯尔纳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华沙9月1日电(记者张章陈序)波兰1日举行多场活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0周年,并以此缅怀战争中的死难者,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