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魔鬼城”
□言农
早晨从布尔津县出发,上午11点赶到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魔鬼城”。入口一个标志性“牌坊”高大挺拔,“牌坊”上的字和图标是象形符号,既神秘又悚然。
排着长队进入景区,乘坐像小火车一样的观光车,在景区五个站点任何一个站点下车,游完后再上下一趟车。我们在观光车上,好奇地欣赏这风沙城堡。这哪里是什么景区,完全就是一个“城池”,“城池”里有很多威武雄壮、各具形态的“城楼”,宛若埃及、古罗马的风沙地貌。一个站点就是一个小景区,每个小景区都是一座各具特色的“小城池”,每个“小城池”都游客如织。这些“城池”沟沟壑壑,气势壮观,在垄状地形的沙漠中挺立,古老而神秘,似乎在诉说一段远古的历史和曾经的繁华。沙漠气温高,水份少,大部分表皮寸草不生,少量地方长有稀疏的草丛,草丛枯黄干瘦,倔强而顽强地生长着,给这片沙漠以生命的亮光。
我们一行人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大家不顾烈日的暴晒,在一个又一个小景区感受这狂风积沙形成的异域风光,观看漫长岁月侵蚀的“城堡旧楼”。形状奇异的城堡体量庞大,下大上小,有的上下是一个整体,峭壁陡立;有的上下各是一种“结构”,下部分是岩石墩子,上部分是“砖混墙”,岩石间、岩石与“砖墙”间的缝隙,都有“沙浆”的勾勒。城堡底部到顶部的岩石,有一层一层的横切面线条,那是岩石间的小夹缝,正如工匠灌满水泥沙浆凝固后,再浇灌新混合物所形成的“衔接”缝。峭壁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如果不是城堡的“实体”证明这是一堆堆土丘,我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是无人居住的城堡,这简直就是人工建造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宛若一座经过规划和设计,具有艺术美感的城楼。
城堡的模样令人浮想联翩。有的长得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分明,形似古堡;有的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有的像宏伟宫殿,傲然挺立;有的像俄罗斯尖顶建筑;有的像古希腊、古罗马塔楼式构造。城堡顶部,有的像石笋、石兽、石亭等,更像古远时代的艺术作品,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在起伏绵延的山坡沙地,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奇珍异珠,为星罗棋布的城堡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最神奇的是,有的城堡轮廓、凹凸感,清晰可见,形若雕刻的图案,给人美的享受,像件件艺术作品,令人喟叹。
我兴奋地拍下这些奇形怪状的城堡,内心一方面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方面疑惑是什么原因在沙漠上雕刻出一座座陡峭壮观的城堡?甚至能让这城堡如此有“艺术性”,又是什么原因让城堡长得像“飞禽走兽”?
观光车上播放着城堡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讲述着天昏地暗时城堡的阴森恐怖,我都不感兴趣,我知道这不过是为了增加神秘感吸引听觉罢了,至于晚上的颤懔害怕,是因为怪状的城堡在暗光黑影下,给人恐惧的心理反应。我查阅资料,翻读地理书,在书中找寻着科学答案。
远古时准葛尔盆地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山岭里无数条溪河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流进这湖泊,把湖泊填平。这些填充物,经过亿年时光和岁月的积淀,在地质作用下胶结在一起形成岩石。这一过程中,沙粒与沙粒之间胶结得不那结实,致使岩石的结构有软有硬,有松有密。沙漠地带风力极大,疾驰而来的狂风中又夹杂着无数沙粒或沙石,这些沙粒或沙石像无数条“皮鞭”,撞击、抽打着这些岩石,风力最大,最集中的地方,岩层软的部分被吹成裂隙,长此以往的风吹侵蚀,裂隙逐渐扩大、加深,而两旁的岩层就成了临街陡立的“房舍”,并且形成了一些“石亭”、“石兽”等,如此经久的风沙吹蚀,制造了让我们参观考察的土堡“城市”。
而这些城堡,在风蚀过程中,松软的岩层被侵蚀得快,坚硬的岩层抵抗侵蚀的能力强,被侵蚀得慢,从而形成奇特的“城垣房楼”。当初沉积物中的成分不同,颜色不同,故城堡有的呈灰色,有的呈土黄色,有的同时夹杂着多种色彩。
原来让这城堡的各具形态,是强大的风沙作用,“狂风”、“砂烁”是“魔鬼城”伟大的“建筑师”。经过长期风蚀而形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风蚀奇特景观,巍然屹立于戈壁苍茫大漠之中,像征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漫长岁月的风蚀,产生了雅丹地貌,万年之后呢,这些奇形怪状的城堡是否将被风化成沙漠?
新闻推荐
美国为何如此“执着”于格陵兰岛?战略价值重要且矿产资源丰富是主要原因
美国自二战以来一直在格陵兰岛驻军,在全岛有众多军事基地美国国务院在近日递交国会的一封信中表示,希望明年能在丹麦所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