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性论》序

汉中日报 2019-08-20 10:27 大字

黄留珠

郭中波是西北大学历史系八三届毕业生,长期在党校系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的《新人性论》,是由二十余篇论文组成,实际上是从历史文化的视野和社会现实的角度探讨人生价值意义、人性品格优劣与人类精神境界。每篇论文都有着哲理性的思辨与形象性的研究,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试图述前人之所未述、发前人之所未发。或纵向深入力求穷尽,或横向博览务图完善,力图弄清人性之优劣品位层次”。其中,《论勇》一文,开篇即谈论勇气的道德意义,论述了大勇、小勇,文人之勇、武人之勇,血气之勇、智慧之勇,动态之勇、静态之勇,勇气的层次及在人性中之价值、地位、影响等,批驳了血气之勇,提倡理性之勇,道德之勇;《论幸运》一文论述了偶然的幸运并非事物的必然的逻辑结果,而是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即构成幸运的诸大要素为其行为、认识、才德、境界、随机应变的灵性,尤其是其性格与意志;《论读书》一文旁征博引中外杰出思想家、政治家的相关论述,认为今人读书应读最好的书、最有影响的书和最有价值的书,并将读书的方法简化为泛读、精读、勤读、快读、慢读五类;《论成就》一文纵论古今英雄伟人宗教领袖们成功的经验与取得伟大成就的条件,认为只有具备主观方面的天份、兴趣、苦功和客观方面的政治、社会与时势,方能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论境界》一文纵览古今哲人、文人、伟人及修行者们有关境界的体悟、经验、论述等,总结出境界乃是人性、人格、人品、人情之修养、训练与修行之程度与最后的结果,论述了文人的境界、武人的境界、哲人的境界、兵家的境界、修行者的境界与政治家的境界等,并解读了儒家的“内圣外王”说、道家的“道法自然”说、释家的“四大皆空”说;《论小聪明》则论述了小聪明与人性之关系、小聪明之误国误民误他人误自己的严重后果及对集体前途与民族国家命运的重要影响;《论君子》与《论小人》可相互参照阅览,分别论述了君子与小人在人性、人格、修养、行为等方面的本质区别,对当今论者大力提倡的君子文化研究颇多启发;《论荣誉》一文则论述了荣誉与人性之关系及荣誉心对人性的影响,认为荣誉是真实人性和道德情感的体现,是其人性、人格、人品的外化,是权力、地位、尊崇与荣耀的象征,是人类走向文明与高尚的阶梯;《论英雄》则驳斥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认为“英”是指聪智与品德,“雄”谓其胆略与气势,并进一步论述了自古及今的有关英雄的标准即其智慧、才能、品行、勇气;《论伪智》颂扬了占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终生以揭穿伪智、维护真理为神圣使命的精神,鞭挞了占今中外的伪智者践踏人性、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乱政误国的恶劣行径,揭露了那些貌似智者而实际却无任何智慧的所谓专家、学者、教授及社会名流们的丑恶嘴脸;《论谣言》论述了谣言的起源、正反面的意义以及其所透视的人性的意义,论述了古代之“谣谚”与今世之“谣言”的区别,认为古代的“谣谚”是民心民意的真实反映,而今世的“谣言”意在蛊惑人心、混淆视听,指出“谣言”能杀人,可灭国,指出全球化,尤其网络化时代对谣言的复杂性必须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审慎对待;《论诚信》一文认为诚信的前提固然是“仓廪实”和“衣食足”,但也需以“义理”与“规则”为基础;《论侠》一文就侠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侠之大者”必须具有巨大的胸怀与抱负、极高的智慧与能力、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为国为民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论中国精神》一文将中国精神概括为民族国家精神、历史文化精神、人文道德精神、时代精神与包容精神等,颇多创建。

从以上简介的该书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立意高远,试图以传统历史文化思想为基础,重建新的人性论。有些论文确实做到了“述前人之所未述、发前人之所未发”,思考深邃,剖析细致,纵论中西,真知灼见时有所见,亦不乏幽默睿智之语和尖锐辛辣之言,实为不可多得的一部独立思考的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哲学思维功力、格物致知功底和文史学科底蕴,足可为今日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由于全书由二十余篇论文独立构成,各篇之间明显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因而距离作者试图构建完整系统的“新人性论”的初衷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有些论文线条似略粗一些,存在着概念性叙述较多、罗列性观点麋集的缺陷。但瑕不掩瑜,总的说来,这是一部有着独立思考精神的学术著作,值得向大家推荐。我相信,读者是会喜欢这部书的。

新闻推荐

女人记细节,男性记数据

常有男人抱怨另一半“爱翻旧账”,对早已被自己抛之脑后的昔日吵架细节,她们“爱记仇,过不去”。其实,这一现象有可能源于女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