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笔底涌波澜 —读费尽贤和他的小说

遂宁日报 2019-08-09 05:35 大字

■魏源水

费兄是作家,中篇小说《小木楼街老屋》被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卷》,费尽贤与王蒙、汪曾其、陆文夫等中国现代几位名家同列,这是作品实力给予他的殊荣。

惜乎,正当创作盛产期,脑溢血半边身子瘫痪,病得不是时候,要不然名头更响也未可知。

费兄的人生被小城拴着,儿时至古稀之年都没离开过。其实他的工作关系在市文联,一生的小城还成了客居。

与轮椅为伴的日子,完全改变了费兄的生活,被迫蜗居高楼一隅,进出于书房客厅之间。这样的日子之初,对于费兄来说肯定难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年代,一篇好小说或是报告文学,可以引起全民轰动,可想而知一个作家社会地位有多高!费兄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各种文学期刊接二连三发表中短篇小说,一个县,一个市,甚或一个省,对这样的稀有人材无疑会高看一眼。因此,费兄与市长称兄道弟,在公众场合对市委书记也称老x。其实当时的费兄只是县电影院一名美工。

费兄性情旷达放荡不羁,脾气燥辣甚至霸道,且又热情率真行侠仗义。一次陪朋友为上司买感冒药,朋友的上司傲慢地说,你买这药能治病?随即扔了。费兄冒火,骂了一通,拉起朋友就走。

费兄酒可以豪饮,牌可以通宵,给人硬汉形象。可是邀朋结友到家,他又亲自下厨,做出一手好菜,什么芋儿鸡黄闷鱼让客人大享口福。

费兄记忆特好,陈年旧事,一触话题滔滔不绝,如若眼前,论起名家名作口若悬河。染病20年,年逾古稀且又有恙,可是吟诵苏试王勃李白杜甫等名家的诗词歌赋仍是流畅自如,影响其夫人也背诵不少名篇。

费兄骨子里就是做文学的料。看人看事角度独特异于常人。上世纪末文学潮涌的当口,他能跻身于中国文坛且有一席之领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也就不足为奇。

费兄是中国作协会员,著作不算丰厚,报刊发表文字不过百万,结集出版有《玉女》《白眼》《眉姨》三部。一个作家不在著述多少,重要的是这些文字经过时间过滤之后,三五十年还能让人记住,还能读之有味的有多少?沈从文的《边城》,80年后的今天再读仍其味无穷。刘心武的《班主任》,当年轰动全国,引领反思文学之风骚,时代过去了,仅存历史一笔,至今已不被人提起。对于文学作品,时间是公正判官,大堆文字,留存稀少。

费兄的小说能留存多少不得而知,但至少象《小木楼街老屋》《大堤窝子》《眉姨》《故土》这样的文字,今天再读也还饶有兴味。它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氛围营造,以至于抵进人性深处的剖析,仍能激起人的美感和思索甚至震撼。

读费尽费的小说,可以读出他的阅历和人生,读出他的知识和兴趣,读出他的思想和才情。他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杂货铺店员,守堤人,乡村寡妇,修锁匠,打漁匠,被劳动改造的右派。而这些注定是悲剧人物。这些人物又恰恰是他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寂然凝虑",赋于文学才情便"悄焉动容"。

《小木楼街老屋》描写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因未婚先孕不敢言说,被迫下嫁并不喜欢的人,走上悲剧人生。故事并不新鲜,关键是他的笔触抵进生活的深处和灵魂的深处,以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刻画出一个人们见惯却又陌生的人物。她的漂亮能干,她的彻骨怨恨,以及底层人物的众生像,社会的畸形和人性的丑陋与善良胶炽碰撞,掩卷思之令人震撼。

《大堤窝子》同样描写的是社会最底层人物的人生悲剧。一个偷大粪埋死婴的守堤人,手持五节电筒肩跨双铳火枪巡堤,以捉奸为能事。这是荒唐年代发生的荒唐事。

大堤窝子有个条件简陋的船厂,工人住集体工棚,夫妻房事只好选择在大堤窝子的草丛中。守堤人以有伤风化为由捉奸,双方冲突频发。一次在巡堤中发现芭茅丛中男女性事,蓄势一生的性本能冲动,糟蹋了养子的女友悔恨难抑,自我惩罚,割生殖器而自杀。

故事很简单,不简单的是剖析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守堤人因疝气生理缺陷而成光棍。捉奸看似正义之举,意识深处其实有忌妒成分。这是人性恶的一面。他也有善的一面,洪水决堤舍生堵缺,救起弃婴抚养成人。动物属性膨胀铸成大错,人性复归又自毙。

俄国诗人普希金有个名篇《驿站长》,刻画一个被上流社会侮辱与损害的小人物。费尽贤小说中的小人物却是互相侮辱与损害。大堤窝子中的守堤人以捉奸为能事,船厂工人条件窘迫,野合是无奈之举,对守堤人的骚扰心生对抗,施以讽刺谩骂践踏。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双重挤压,人性的扭曲呈现出无比复杂性。这些在小说中并没有直白明示,而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节,让读者玩味之后思之良久。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福斯特对小说的构造和功能作过细致地阐述。他认为故事是小说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他把小说的题义归纳为,关注人与人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民族,人与人类。可见小说的题义十分广泛。中国现代文学上个世纪中叶,把小说逼仄到只关注人与社会,更直白地说是人与政治。曾经引领时代风骚的《班主任》,仍关注的是人与社会,只是变换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费尽贤也是那个时代产生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只看见了人与社会的背景,着重挖掘的是人与人性。而且笔触抵达灵魂深处,挖出赤裸裸的人性,给人思索与震撼。比如白眼,几乎看不见人与社会的背景,着墨点始终没离开人性。千年前和千年后的人性大体相似,只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人文背景下表现有所不同,粱祝的爱情故事至今被人传唱,这就是文学题义的永恒性。难怪现代文学现实主义选家的眼光从万千作家中盯上了费尽贤。

小说靠什么吸引人?好不好先得让人读下去,那么故事是最好的捷径。因为故事有悬念,有谜性魅力。纵观费兄的小说,没什么精彩故事,靠什么吸引人?叙事的陌生感,语言的个性化。

《小木楼街老屋》开头,细腻生动地叙述狭窄巷子里的青瓦屋,潮湿阴冷,堂屋如过道,暗示主人公非正常的生活环境。母亲不管儿子吃喝拉撒,夫妻间犹如凝霜雪冻,畸形的家庭关系。加上拙朴的语言冷静的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勾起读者欲知究竟的兴趣。

《大堤窝子》开头,以凶狠的父亲痛打儿子,象对待野狗一样不寻常的父子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激起人的同情心,不知不觉中读下去落入作者的圈套。

费兄擅长画画,对线条色彩构图意境烂熟于心,《清冽冽那道山泉》开头,描写”我”在山里海子看见美女沐浴的场境,勾起曾经难以释怀少女的回忆。他用清丽的语言当画笔,用中国画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山水画。爱美的情傃人皆有之,后面还会有更美吗?

《故土》的开头用更大篇幅叙述故事发生的地理人文环境。这样的手法,最容易陷入雍闷,阻拦读者去路。费兄情之所至,以饱满的笔触,用油画的手法,接连描绘出几幅风景画人物画。语言风格改清丽为质朴,与画面和谐一体,同样以美感促使人往下读。

促使人往下读其实是一种结构技巧。文学疯狂的那个年代,小说家和批评家都在厌恶故事结构,甚至故意把故事打乱弄散。其实是对故事的误解。福斯特对小说的故事是这样界定的,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也死了。这是小说。当年流行肢解故事的小说,实际上本质还是没逃过故事。说到底是一种结构技巧。

其中有一种结构技巧叫”横切悬念,倒叙事件。”费兄的小说经常采用”横切悬念,倒叙事件。”的结构方法。他在小说开头就能煽动你往下读的欲望。其中个性化的语言帮了很大的忙。

法国文学家布封有句名言,”风格就是人”。费兄的小说语言个性鲜明,平实质朴,又有沉郁的成分。"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善于采摘日常生活中最形象最具表现力的方言俚语,动感、质地、声色浑厚,画面感很强。

写小孩半夜撒尿,“梦癫癫一鼓作气滴儿不剩地全撒进了水缸里。”一个句子,传递出情境形态感觉,还有诙谐。

写女人骂街,”是搭她娘的飞机跳降落伞歇到老娘肚子上去的。”极为夸张极具想象力。

写父亲为母亲清洗身上的烂疮,”几条蛆虫从碟沿跌下来,落到脚凳上滚了几滚,一蠕一蠕地往父亲鞋头上爬。”细微,逼真,平实地一笔,触发读者联想神经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写一个人的睡相,从蓬乱草样的头,皱巴巴的脸,眼坑里的缝儿,到翘翘圆筒般的嘴巴,整个头颅像酒醉红熟的大枣,鼾声如雷震得板壁嘎嘎响。形态色彩声音混合一体,极为生动形象。

节奏是艺术的要领,当然也包括语言。费兄深谙其道。比如他小说中有这类句子,王婆婆张嬢嬢李婶婶小姑子,看似堆砌,实则是善运语言节奏,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头发尖,眉毛梢,胡茬子嘀嗒流水:卷腿的裤,挽袖的衣,皱巴巴,水涔涔,重重迭迭地溅满泥浆。”重复排比对称韵脚都有了,让文字产生快慢高低抑扬顿挫的音韵效果。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出密度极大的信息,让读者加进自已的联想,使形象和意象更为丰富。

费兄小说的细节描写有自巳独到之处,细腻入微生动形象,常人见惯又陌生。尤其是典型细节极赋想象力。写一个人饿鸹鸹盯女人太用心力,黑眼珠没命地往鼻粱下奔,以致于空出两大眶吓人的眼白终成眼疾。他进一步扩展这个细节,成为另一篇小说的文眼统领全篇,让人始终记住两眶墨点闪动的白眼。

写一个打渔人被罚,在旱地里自敲铜锣自拉渔船游村示众。船,分明是在水里跑,偏要他在旱地拖。读者很容易记住这种荒唐年代的荒唐事。

描写月夜钓鱼,把钓起的鱼倒插在红泥地上,白刹刹一大片鱼尾煽动,发出噗簌簌的声响,鱼鳞银光和月光辉映。声音和画面构成奇异的仙境出神入化。

我说读费兄的小说,可以读出他的阅历和人生,知识和兴趣,思想和才情。这一点在《眉姨》中表现尤为充分。

《眉姨》叙述一个作家兼画家与一个书商的情爱故事。从艺术角度说不算他最优秀的小说。可是从中最能读出他的知识.阅历.性情和才情。

情境和人物变了,叙事风格也随之变化。完全没有了方言俚语的拙朴,行文潇洒肆意舒展,”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采毕露,与人物职业个性浑然一体。叙事语言的突出的变化是长句频繁,有句孒多达六七十字,世事情因层理分明,形态色彩声响触觉嗅觉知识情感思想信息密集却又无冗繁之感。句式的变化加强了节奏变化,有如戏剧唱腔快慢交替,一字之音婉转悠扬九曲回肠。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出他一惯的叙事手法和语言底色。这种变化表现出一个作家风格成熟的一致性,同时又展示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眉姨》描写主人公画画,叙述画作的内容和谋篇布局以及作画的技巧,文字符号展现的是优雅或粗疏的线条,浓淡泼洒的墨色,形神各异的生动形象,让读者体味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切相信和感受到主人公就是一个画家。如果作家没有丰富的绘画知识和娴熟的技法,不可能写出这样内行的文字。

更为巧妙的是,描写人物在艺术创作时,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转换成为艺术形象,表达了创作者的爱恨情仇,不仅准确地刻画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诠释了作家的艺术创造手法,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费兄的画作没多大影响,可是研究绘画艺术却帮了他写作很大的忙。象《眉姨》这样大段文字描写绘画的静态情景,没有情节推动,很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陷入糊涂无法淬读。费兄的很多小说段落这样静态描写,却让人赏心悦目,这就是语言功力造化。也是思维张力展现。

描写主人公与书商在三棵树客栈和湖边的情事和性事,展现费兄思维张力可谓淋漓尽致。当下情景与千古历史钩连,虚幻与现实共鸣。用时髦的词叫穿越感。让人的精神属性和动物属性暴露无遗。

中国人有个认识误区,写情很美好,写性很龌龊。荷兰有个叫”花街”的地方,专以性揽客。”应招”女郎是正当职业。中国游客去荷兰羞于言说看”花街”。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性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部分。文学作品写人,无法不涉及这个部分,关键是作家描写的态度。是展示性还是通过性透视人性的本质,意识不同,考量出美丑的差异。

《眉姨》的性事描写,不是龌龊而是美。象满世界都是压破红樱桃的”叭叭叭,叭叭叭”的破裂声,就独具夸张和想象。

《眉姨》描写主人公画《后宫三千美女削发图》,细腻叙写一段历史,透彻的了解,解读的视角,见出作家知识面的丰富和思想的高度。

《眉姨》是他病后的作品。身体有恙并没闲着,创作欲望推着生命前行。但是写作是一件累人的事,需要体力和心力。从《眉姨》看出,费兄毕竟力不能逮,生生放过了惊世之作。作品中与杨子的纠角没有下文,母亲与鲁雨庭的关系只冒了个头,敬大校只是擦肩而过。显出了作品的残缺。小说中”作家“和书商眉,人物塑造虽然鲜活,但不够典型。尤其整体看作品尚未完成,留下一个大大的遗憾。

在费兄面前,我这个不懂小说的人只是一种妄言。不过我始终觉得,费兄的文学成就不可低估,时间是会说话的。

新闻推荐

热浪滚滚倒逼欧洲减排

如此看来,高温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仍然提醒世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正在对人类生活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