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行谨防蚊虫传染疾病
炎炎夏日,不少小伙伴已开启旅游度假模式。市疾控中心专家范俊杰提醒,夏季炎热,注意防蚊,健康出行,特别是到一些蚊虫密度较高地区旅游、探亲的人们,出行前要做好相关蚊虫传染疾病知识的了解,保护好自己。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疟疾、基孔肯雅热等都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引起和传播的。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多在5—8天后发病,首发症状为发热,伴有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并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身体乏力,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为隐形感染,但仍具有传染性。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寨卡病毒病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伊蚊叮咬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血液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多数为隐形感染,约20%的患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并可能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持续2—7天后缓解。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以及恶性疟等,间日疟与卵形疟常出现复发。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和太平洋岛国等地为流行较严重地区。疟疾患者和疟原虫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蚊虫叮咬,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疟疾潜伏期短至7天,长至30天,典型症状为突发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日发作,多次发作后可累及脾大、贫血。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在非洲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此病的宿主。传播途径主要为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量减少、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出现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
这些疾病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前往有相关疾病报告的国家或地区居住、旅行,重点做好防蚊、防蚊虫叮咬工作,可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蚊虫驱避剂。
本报记者邓永杰
新闻推荐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23日宣誓就职,这一关键职位长达7个月的空缺总算结束。这是美国建国以来防长空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