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因”号“触雷”成美西战争导火索

老年生活报 2019-06-24 08:31 大字

[摘要]回眸

作为美国大规模海外扩张的第一步,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对美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但让美国难堪的是,美西战争爆发的导火索——美国“缅因”号战舰的诡异爆炸沉没,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对于该舰爆炸是西班牙水雷所致的官方结论,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质疑。

19世纪末,美国与西班牙的关系日益紧张,日薄西山的西班牙帝国已控制不住海外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先后爆发了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借着“维护美国在古巴利益”的名义,美国海军于1898年1月将“缅因”号战舰派往哈瓦那“展示肌肉”。然而2月15日深夜,伴随着一声巨响,“缅因”号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舰上354名官兵中有266人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就随着军舰一起沉入海底。

“缅因”号事件刚发生,美国舆论就将矛头对准西班牙。尽管西班牙百般辩解,并建议组成联合调查团,共同调查发生在本国殖民地港口的这起事件,但美国根本不予理睬。一个月后,美国官方调查结果出炉,认定是海底水雷爆炸导致军舰沉没,并暗示事故元凶就是西班牙。

美国舆论立即行动起来,指责西班牙对美国军舰实施爆炸,以实现自己在古巴的殖民统治,美国国内掀起来声势浩大的反对西班牙的游行示威活动。美国政府借机对西班牙宣战,并大获全胜,西班牙被迫把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

但美国仓促出台的“缅因”号调查报告实在是漏洞百出。即便是战争中缴获的西班牙官方文件,也没有找到任何西班牙官方炸毁“缅因号”的证据。西班牙方面的调查显示,凭借当时的技术,要引爆海底水雷只能用电线起爆,但现场没有发现可疑电线。而且水雷爆炸很难引发弹药舱殉爆,事后调查显示,弹药舱爆炸才是导致军舰快速沉没的真正原因。很多人认为,“缅因”号设计有缺陷,煤舱紧挨着弹药舱,中间仅有一道不隔热的挡板。考虑到同时期美海军出现的多次煤舱自燃,极可能是煤舱自燃的高温引发“缅因”号弹药舱爆炸。 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电脑建模推理也支持这个结论。但美国官方不为所动,至今仍将水雷爆炸作为 “缅因”号沉没的元凶。田聿

新闻推荐

毛里塔尼亚举行总统选举

新华社电(记者邢建桥)努瓦克肖特消息:毛里塔尼亚22日举行总统选举,共有6名候选人参与角逐。此次总统选举投票从当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