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伊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大众日报 2019-06-13 10:00 大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剑

■提要

6月12日至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由于此访正值美伊关系剑拔弩张、波斯湾上空战云密布之际,同时又被安倍赋予了充当美伊调停者、促成双方对话的重任,因而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安倍此访伊朗是一次目的性极强、精心设计的外交举动,旨在通过这场政治秀最大程度上谋取国内政治红利。

目的性极强、

精心设计的外交举动

对于安倍此次伊朗之行,日本媒体用“罕见的外交之行”来评价。毕竟,日本与伊朗两国近年来举行领导人峰会的情况并不多。最近的一次还要追溯到2000年,时任伊朗总统哈塔米成为40多年来首位访问日本的伊朗领导人。而此次安倍也是作为41年来首位访问伊朗的日本首相。可见,安倍此访伊朗称得上是一次目的性极强、精心设计的外交举动。

安倍从2012年上台后就推行旨在提升日本国际影响力、恢复日本作为“正常国家”的“俯瞰地球仪外交”。

目前的数字显示,安倍创造了日本战后外交在出访次数、出访国家和地区、举行大小首脑会谈等多个第一。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曾惊讶地称:“根据我的记忆,还没有哪位首相像安倍这样频繁出访。”

中东一直是世界冲突的热点地区,而伊核问题又是事关中东和平稳定的焦点,安倍自然不愿放过这个显示日本外交存在感的机会。

安倍急需力拼政绩

为参议院选举加分

今年7月,日本将迎来国会参议院选举,此次选举结果将影响到安倍2020年实现修宪目标的进程。

2018年,由自民党、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已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超过2/3的席位,而此次只有在参议院选举中同样获得超过2/3的席位才能触及国会的修宪门槛。为此,面对在野党联合阻击,安倍急需力拼政绩来为参议院选举加分。但受外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内部消费税即将上调影响,日本经济出现外贸和内需“双不足”的严峻局面。

在此背景下,安倍近期在外交领域可谓全面开花、频频发力,从访华、访俄、访美、访欧、再到特朗普访日,无一不是在向国内展示其外交成果。而此次伊朗之行也应属题中之义。

为确保能源安全促使日本

出面缓解美伊紧张

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国民经济对海外的依赖性极强,像石油等主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多在90%以上。尽管目前日本只有约5%的能源直接从伊朗进口,但日本85%的石油和28%的天然气仍来自波斯湾,途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至国内。可以说,一旦美伊在波斯湾发生战事,或者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都将对日本形成巨大打击。安倍明确表示中东稳定关系到日本的稳定,为确保能源安全促使日本出面缓解美伊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安倍此次斡旋之旅之所以能够成行,还得益于美伊两个当事国的大力支持。特朗普不仅支持安倍访问德黑兰的想法,而且还希望尽快实施。同时,伊朗方面也对安倍访问持欢迎态度,并称“或许会成为伊朗与日本历史性关系上的拐点”。

对于美国而言,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的终极目的是为迫使伊朗重返谈判桌,而不是与其爆发战争。然而,美国的策略却并未收到效果,相反双方不断示强使冲突风险持续上升。目前,美伊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渠道,美国此时需要日本这样一个既是美国盟友,又与伊朗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来准确传达其政策立场,并为双方开启谈判寻找最大公约数。对伊朗来说,面对美国“极限施压”,进行外交突围既是重要的自救措施,更是有效的反制手段。最近,伊朗外长接连访问土耳其、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在伊朗看来,日本除了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场、并且在伊朗有较大的投资之外,更重要的它还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无疑为应对美国“极限施压”具有可以利用的特殊价值。

调停之旅难言乐观

对于安倍此次调停之旅的前景,恐怕难言乐观。一方面,日本虽然可以扮演美伊“中间人”的角色,但因为对两者缺乏必要影响力而决定了它难以胜任该角色。另一方面,特朗普认为奥巴马版的伊核协议存在缺陷,要求把永远不许伊朗拥核、限制伊朗研发弹道导弹、阻止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等内容写入新版核协议,但显然这些条款不符合伊朗国家安全利益,根本不可能被伊朗所接受。两国现行政策导致现阶段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事实上,安倍此行也未见得对调停成功抱有什么期待,对他来说,通过这场政治秀最大程度上谋取国内政治红利,才是最重要的。

新闻推荐

欧佩克商议延长原油减产期限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苏海勒·马兹鲁伊11日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正在商议延长原油减产措施的实施期限,磋商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