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米拉大叔
□张凌云
我是一名工程师,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国安装调试设备,差不多去了30个国家,非洲是常去的目的地之一。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埃塞俄比亚了,特别是那位米拉大叔,虽一别数年,他憨憨的笑脸还经常在我脑海里晃荡。
米拉大叔真名叫迪安陀米勒,和许多非洲人一样,名字很长,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为便于记忆,我把他和那位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联系起来,简称米拉大叔。别说,戏称归戏称,有时还真觉得有点像。
我和米拉大叔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亚的斯亚贝巴的机场。出站口,老远就瞧见一个人举着中文的接客牌。到见了面,他却没有想象中非洲式的热情熊抱,而是有点羞涩地站在一旁,瘦黑的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嘴里嘟囔着一堆听不懂的话。
后来知道,米拉大叔是当地的高才生,他在埃国读过专业学校,还到欧洲进修过两年。我们公司在埃塞负责援建一个造纸项目,机械设备全从国内出口,安装调试也基本是国内派出的工程师包了,但什么五通一平以及技术标准的衔接等还需本土工程师协调。米拉大叔懂技术,又会说一些英语,所以当仁不让成为首选,被委任为埃塞方的技术总监。
说是总监,其实也没多少事要做。跑腿传信的事都让手下人做了,技术方面的细活他又插不上手,按说这样乐得个清闲,可米拉大叔不干。常常见他紧绷着脸,对手下人叽里咕噜个半天听不懂的阿姆哈拉语,其实只是些简单的小事;或是堆着谦恭的笑,跟在我们后面想帮忙,待发现总被我们礼貌地谢绝,最多只能递上一杯水或一块手巾时,只得失望地摊开双手,瘦长的身子更显得有几分落寞。
兴许觉得过意不去,闲暇时,我会坐下来和米拉大叔聊上几句。开始时米拉大叔有些受宠若惊,给我送上一份埃塞的国食英吉拉,见我不喜欢,又换上一杯咖啡。埃塞的咖啡很有名,味道果然不错,香浓惬意的氛围中,大家也就敞开了话匣子。
听米拉大叔说,当地人对中国很有好感。中国援建的许多项目,包括不少商人来埃塞开办工厂,正在慢慢改变着原来的落后面貌。就拿我们在建的造纸厂来说吧,本来老百姓收入就很低,还要花大价钱买昂贵的日用品,比如一卷卫生纸要人民币四五块,一张打印纸更要将近一块钱,只有厂越建越多,工业越来越发达,物价才会降下来,而老百姓也能上班提高收入。所以别看他貌似轻松自在,但帮不上忙心里急呀,说着又摊开了双手,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我深以为然。说实话,埃塞的老百姓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中国人很友好。治安也很棒,在整个非洲名列前茅。这么想着,也就不自觉地多了份责任,有时忙完活计,专门给米拉大叔开小灶,给他讲一些机械原理和技术要领,虽然他有的也就听个囫囵吞枣。
忽有一天,我们正在忙活,米拉大叔背着枪闯进来,说:“快走,上车!”把我们吓得愣了半晌。待到出门,见一辆卡车停在路边,几名全副武装的陌生人推搡着我们赶紧上车,一溜烟地驶出老远。路上谁也不敢说话,不晓得出了什么大事,直到后来接到一个电话,米拉大叔才笑着对我们说:“没事了,回头!”
原来是讹传与某个有过领土纠纷的邻国又要发生冲突,这才吓得米拉大叔临时拉上一队武装,要掩护我们撤离。我问他打过仗么,会开枪么?米拉大叔直摇头。我是又好笑又感动,这平素老实木讷的米拉大叔啊,刚才那毫不畏缩的气概,竟不逊于那位足球场上一往无前的进球英雄。
新闻推荐
3月25日,在莫桑比克贝拉市,中国救援队队员在机场检查刚抵达的物资。中国救援队25日抵达受到强热带气旋袭击的莫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