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 马尔克斯:把孤独变成伟大的创造
马尔克斯部分畅销的作品。
马尔克斯这个名字,本身仿佛就像具有魔力一般。他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的创作主题都围绕着孤独、爱情、死亡,因此有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不朽作品,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写作者。3月6日是马尔克斯的生日,本期致敬经典,小编将带领大家进入这位伟大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精神世界,聊聊马尔克斯的孤独与爱情。
童年生活是创作根源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他曾经形容童年是他一切创作的根源。他的祖父,作为一个自由激进分子和两次内战的老兵,算是年轻的马尔克斯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外祖母温柔和蔼博古通今,经常给他讲各种神话传说与鬼怪故事,这些在他心里种下了魔幻与现实并存的种子,这些都成为他日后最伟大小说的养分。应当说,马尔克斯的童年并不光鲜亮丽。家中排行老大的他,承担了家中大部分的责任与压力。喜欢马尔克斯的人会一遍遍地声称:“对于作家来说,‘一帆风顺’绝不是什么褒义词”,毕竟“小时候缺什么,以后的作品中会出现什么”。
1947马尔克斯进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深受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影响,他在该年出版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枯枝败叶》。
虽然他花了7年时间才找到愿意出版它的人,但他毫不吝惜自己对第一个“孩子”的喜爱:“《枯枝败叶》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因为它最真诚和自然。”
1958年,马尔克斯结婚,次年有了第一个儿子。之后,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伟大的《百年孤独》就写于这个时期。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之后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番石榴飘香》等众口交赞的作品。
据说,1965年,在他开车驶往阿卡普尔科的路上,他获得了百年孤独第一章的灵感。他直接掉转车头回家,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里,每天以六包香烟为伴。在18个月浑然忘我的不间断写作中,《百年孤独》诞生了,而他的妻子从屠户、面包店老板、房东那里已经赊欠了九个月的食物和房租。
小说的西班牙语第一版在一个星期内就售罄了。在之后的30年里,《百年孤独》的销量超过3000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马尔克斯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颂的是他用于表达想象力时充满活力的散文体和丰富的语言。然而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夸张做作, 用一些超自然的神话来逃避国家的动乱。他自己则说,他的超现实主义来源于拉丁美洲的现实。他在《迷宫中的将军》和《族长的没落》中表达了越来越多对哥伦比亚国内暴力的反对情绪。马尔克斯的文学大师地位因1986年出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而进一步得以提升。在这本讲述两对情侣的故事中,年轻情侣的原型正是他自己的父母。
墨西哥小说家卡洛斯·马西斯形容马尔克斯应该是自塞万提斯以来最好的西班牙语作家。“他是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他们成功地记载了一个民族乃至整个洲际大陆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马尔克斯的爱情痛苦
好作家的作品,永远都不嫌多,更何况是像马尔克斯,这么享誉世界的大作家。《百年孤独》已经被谈论得太多。那我们就来说两句《霍乱时期的爱情》。当人们抱怨马尔克斯只会写魔幻现实主义的时候,他不服气地去写文学里已经被多次描写过甚至应该是被最多次描写过的主题——爱情。从宏大回归细小,从磅礴来到幽微,这样洋洋洒洒地讲述了一个长达53年7个月零11天的爱情故事。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他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完全就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当船长问阿里萨“见鬼,那您认为我们这样来来回回的究竟走到什么时候?”时,“一生一世。”看到他的回答时我激动不已。忠贞和放荡并存,转瞬即逝和相互相依同在,但当阿里萨给出这样的回答时,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了。“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年轻时,阿里萨的母亲这样对他说。多年后,在船上说出“一生一世”的时候,他当然已经尝遍了各种痛苦,爱情里的痛苦也是人生痛苦的一部分,他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走着、碰撞着,勾勒出一幅生命无止境的画面,动人,美丽。让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不逊于《百年孤独》。而且,这本书是在马尔克斯获得诺奖后写出来的,获奖对他身为作家的职责部分毫无损伤,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爱情应该是一场霍乱,很多人因此死去,很多人为此受伤,还有很多人携带着病毒疯疯傻傻地苟延残喘,却永远无法治愈。”
《霍乱时期的爱情》被马尔克斯认作是他最好的作品,这的确是一部伟大小说,它几乎包含了人类所有形式的爱情。我们常常用伟大来形容一场爱情,却很少有一部爱情小说能称得上伟大。
爱情没有答案,青梅竹马是爱情,萍水相逢也是爱情;相濡以沫是爱情,苦苦守望也是爱情。“爱是一种本能,有的人生来就会,有的人永远都学不会。” 马尔克斯在书中一语道尽爱情的真谛。
这是现实,也是悲剧,人们就在孤独和爱情中徘徊,用爱情去对抗孤独,却又被爱情弄得遍体鳞伤。
孤独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不同时期的作品,孤独这个主题始终贯穿其中。阿来曾说:他每篇小说中,孤独原因其实不一样。《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老上校整天都在等政府通知他从今天起拿补助金、退休金,孤独是社会不公造成的。《百年孤独》马孔多的孤独感,是因为历史、社会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点接近宿命感,那种孤独感更深刻、更刻骨铭心。
马尔克斯在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还说到整个大陆的孤独。拉丁美洲在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寻找发展之路时,拉丁美洲作家要找这个大陆独特的声音。这时他们发现,欧美发达国家习惯把自己的那一套模式、观念强加给别人,所以在姿态上他们对这种东西是有反抗的。
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触及“孤独”这个主题。《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的孤独里,海员很无辜,没招谁没惹谁,船翻了,他不得不孤独。但马尔克斯把“孤独”这个主题变成伟大的创造,恐怕还是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正的孤独不是在海上一个人没办法的孤独;而是在茫茫人海里仍然感到孤独,这是马尔克斯后来真正的厉害之处。马尔克斯的层层孤独就是从不得不孤独到茫茫人海中的孤独。
在马尔克斯心中,贫穷与落后本身就是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感构成了《百年孤独》与《恶时辰》等作品的基调。
马尔克斯的作品里总是穿插着一些魔幻的意向:载满尸体的列车,持续三年摧毁一切的大雨……真正摧毁我们的是个人的孤独:终日关在房间里熔炼小金鱼的奥利雷亚诺上校,一直为拆了缝缝了拆,给自己制寿衣的阿玛兰坦。
他们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孤独治疗室,可这个治疗室总是漏雨,最后,只能被大雨吞噬,没有什么能解救我们,对抗孤独的一切动作都是假象。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现实太残酷,让美好的东西总显得更可贵,马尔克斯的小说本身就是美好的事物之一,而他在《迷宫中的将军》里的一段描述,总让我愿意对这个世界多一份相信和坚持。书中披着一身庄严光华从黑夜中走进卧房的少女,她的光华是发带上的萤火虫。她随身携带了一小截挖空的甘蔗,在解下发带时,她便将萤火虫收进甘蔗里,这样保全了它们的生命,让少女可以下一个晚上到来时再次将它们取出,发光。世间美好事物如萤火虫之光,而马尔克斯的书,大概就是那保存光亮的甘蔗吧。看似普通却如此珍贵。综合
这些句子,依然闪光——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我对死亡的唯一遗憾就是不能为了爱而死。
△学会享受寂寞,那会让你学会思考自我。
△新鞋你要是不穿,永远不会合脚。
△生活是人们发明出来的再美妙不过的东西了。
△其实宿命也就罢了,宿命感才是最恐怖的。
△歌是平凡生活中的神秘力量,可以烹煮食物,点燃爱火,任人幻想。
△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
△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是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最狂热、最忠贞的爱情也只是一种过眼烟云似的感情。
新闻推荐
迈克尔·杰克逊据媒体报道,美国HBO电视网连续两天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涉嫌“娈童”的纪录片《离开梦幻岛》,尽管遭到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