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再联姻

齐鲁晚报 2019-01-26 00:00 大字

2019年1月22日,德国西部边境城市亚琛,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并排而坐,签署了旨在强化双方在经济、外交、安全、文化、教育、科研、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紧密关系的《亚琛条约》。

56年前,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在爱丽舍宫与西德总理阿登纳签署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爱丽舍条约》,标志着二战后法德两国全面和解,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基础。

在英国“脱欧”、欧陆多国民粹主义兴起的背景下,被称为《爱丽舍条约》升级版的《亚琛条约》,彰显出“法德轴心”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决心和意志,为欧洲团结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赵恩霆

从爱丽舍宫到亚琛

22日中午时分,在位于德国西部靠近荷兰、比利时边境的亚琛,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签署《亚琛条约》,在象征着法德和解与合作的《爱丽舍条约》签署56年后,法德两国合作得到再确认和再升级。

其实,早在2017年9月,马克龙就曾提议缔结新版《爱丽舍条约》。只是,当时默克尔正忙于国内联邦议院选举、随后又陷入组阁危机而没有积极回应。好在去年1月22日《爱丽舍条约》签署55周年之际,马克龙与默克尔在巴黎商定着手制订新的友好条约。

而且,这次新条约的签署地点亚琛也很特殊,这里具有“欧洲统一”的象征意义——查理曼大帝公元800年前后统治的帝国就建都亚琛,当时的版图囊括了西欧大部分地区。

《亚琛条约》的内容非常具体,作为欧洲大陆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法国与德国将强化在经济、外交、安全、文化、教育、科研、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紧密关系,并在两国边境地区建立“共同经济区域”以推动水电和交通融合。

其中,还包括法德两国中的一方遭受军事攻击时,另一方有义务提供支援、并肩作战;创建法德“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军备和军事培训计划,并协调武器出口规则。

两国政府官员每个季度至少出席一次对方国家内阁会议;拟创建由双方议会各50名代表组成“法德联合议会”定期议事;法国将支持德国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的诉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加强合作;协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减缓气候变化;相互承认对方小学至中学学历,并鼓励两国公民学习对方国家语言……

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亚琛条约》都可谓是《爱丽舍条约》的“升级版”。在《爱丽舍条约》签署之前,法德两国不但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一对敌对数百年的老冤家,更是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死对头。

二战结束后,受到冷战环境和美苏对峙大格局的影响,以及吸取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的历史教训,法国没有对德采取报复式打压和削弱,而是选择寻求两国和解。在这一想法的驱动下,《爱丽舍条约》诞生于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并得到当时西德方面的积极回应。

作为签署方,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极具战略眼光,而时任西德总理阿登纳则有“西欧战后秩序的主要建筑师”之称,法德和解就这样一拍即合。《爱丽舍条约》搭建起法德全面合作的框架,并以契约的形式确立了“法德轴心”的地位,从而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

二战后,“欧洲统一”思潮兴起,1950年时任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著名的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在1951年签署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以法德为首的这六国又签署《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六国再签《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1991年,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一体化不断推进,《申根协定》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人员、货物、服务、资金的自由流动,已发行流通了20年的欧元成为重要国际货币。虽然在推动这一进程中,“法德轴心”后来变成了英法德“三驾马车”,但鉴于英国始终“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即便是“三驾马车”,也是“法德轴心”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法德和欧盟都在爬坡过坎

56年前的《爱丽舍条约》,就是由法国方面提议发起的。如今,新的《亚琛条约》也是马克龙最先提出的。马克龙2017年5月就任法国总统,不久便提出雄心勃勃的欧盟改革蓝图,表达出法德增进合作、引领欧洲一体化大步前进的强烈意愿。

2017年9月,马克龙在法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索邦大学面对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进行的演讲,不仅提出与德国签订新约,还以民主、创新和保护为主旨,从安全、国防、环保、农业、移民、经济、教育、欧盟机构改革和欧元区改革等九个方面大篇幅阐述了欧盟今后数十年的发展蓝图。

彼时,英国《卫报》记者乔恩·亨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称,马克龙的这个愿景十分具体,且对欧盟理想毫不吝啬,其背后的雄心“远胜于密特朗以来的任何一位法国领导人”。

然而,马克龙上台20个月以来,虽然外交上极为活跃,但因在内政方面强力推进各项改革,进而导致国内矛盾不断累积。从劳动法和公务员改革,到提高燃油税,最终社会矛盾以及针对马克龙的不满在去年11月井喷式爆发——“黄马甲”运动至今已举行了十轮,虽然马克龙政府做出让步不再增税,但形势并未因此好转,被称为马克龙遭遇的最大执政危机。

默克尔那边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2017年9月马克龙描绘欧盟蓝图之时,默克尔正忙于联邦议院选举。虽然成功地第三次连任,但“惨胜”的结果使其陷入持续近半年的组阁危机,极大削弱了她的执政威信。

更不妙的是,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与姊妹党基社盟在去年德国巴伐利亚、黑森两个关键州的议会选举中连续遇挫,以至于她本人迫于选情和党内压力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党主席,并且在2021年总理任期结束后不再参选。

马克龙和默克尔的本届任期都仅剩3年,而且两人当前在国内的执政都遭遇一定打击。现在,默克尔去意已决,马克龙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形势,其支持率一度跌破前任奥朗德创造的历史最低纪录,3年后能否连任都是未知数,这也给《亚琛条约》的诸多细节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地打上一个问号。

法德两国当前的国内政治生态和社会矛盾演变,可谓是整个欧洲政治和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治势力一直存在于欧洲,只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以及2015年的难民危机,成了这股极端政治力量东山再起的催化剂。

随着法德等欧洲多国的社会矛盾激化、安全形势恶化,极端政治势力纷纷打出反移民/难民、反欧盟或疑欧的旗号,借助2017年欧洲大选年纷纷走上各国政治舞台中央,重塑了欧洲政治生态。

同时,英国“脱欧”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欧盟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除了欧盟层面的机制问题,欧盟不断扩员也进一步加剧了内部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换句话说,各成员国对欧盟出现了认同危机,尤其是在欧盟内部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时期,向心力出现弱化的潜在趋势,各国国内政策与欧盟规则更易发生冲突,危及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这种复杂背景下,《亚琛条约》的意义更加重大,“法德轴心”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坚定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姿态和决心。但也不可否认,欧盟内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势必会对《亚琛条约》带来负面效应。

56年前,从二战中走出的欧洲百废待兴,最棘手的是如何重整国家间关系避免历史重演,同时考虑如何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前沿抱团取暖。56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加入欧盟,分享这一机制下的发展红利。56年后的今天,欧盟走到了岔路口,接下来怎么走,“法德轴心”用《亚琛条约》给出了答案,只是道阻且长。

新闻推荐

维克安泽国际象棋大赛 丁立人再度弈和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记者王镜宇)记者从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获悉,荷兰当地时间23日晚,在2019年维克安泽国际象棋大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