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祖国 逐梦全球 小记把品牌和产品推向世界的柳工集团董事长曾光安

广西日报 2019-01-02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覃伟立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能当上我们村的村长已经了不起了。”2018年12月30日,曾光安喝了一口咖啡,缓缓地说,“如果当不成企业家,我会是一个不错的诗人。”

这位被评为“最具国际化影响力产业领袖”“中国品牌影响力年度人物”的柳工集团董事长,自从进入柳工那一天起,就立志把柳工品牌和产品推向世界中心舞台,他自己也因此成为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1985年,年仅20岁的曾光安大学毕业分配到柳工工作。这名酷爱诗歌创作的年轻人,因一件事情改变了人生轨迹。

上班第一天,公司领导就交给他一项任务:翻译《卡特彼勒百年史》和《卡特彼勒1984年年报》。柳工准备引进卡特彼勒的技术,要先了解这个公司底子。“虽然我的英语基础不错,但那时学的是‘哑巴英语’,只会看不会说,这两份资料涉及很多财务知识以及专业英语,我的英语水平还不够。”曾光安说。

一切从头再来。曾光安租下一间民房,在那里“大声读英语,写诗”。在民房两年多时间里,他自学了英语说听,读完了好几本英文小说和英文诗歌集。

那时,曾光安的现代诗,陆续发表在国内重点诗刊上。然而,两年的闭门修炼,不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也打开了曾光安通往企业家之路的大门,更奠定了他以后领导柳工发展的思路。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除了切身感受到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之外,我还感受到了顶尖企业的全球视野和包容胸怀。”曾光安说。

1995年,未满30岁的曾光安被任命为柳工副总经理;1999年,被任命为柳工总经理。

2003年,曾光安决定自己主管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交由一位副总经理负责。因为柳工的进出口公司成立10年来,每年最多也就卖出百来台设备,这让他很不满意。

当年春季,曾光安和同事前往北非摩洛哥,考察柳工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使用情况。“凌晨两点飞机在卡萨布兰卡落地,清晨我们立即赶往使用我们设备的工程承包商的工地。”曾光安说,“当时看到的情景,让我找到了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心。”

当时,工地上两台装载机,一台正在工作,一台正在维修。工作的是柳工的产品,维修的是美国一家公司的产品。“柳工的产品顶呱呱!”年近八旬的工程承包商萨尤对曾光安说。

由此,激起曾光安一个全新想法:要变贸易性策略为市场营销性战略。

2013年,曾光安专程去看望10年未见的萨尤。萨尤的厂房已从10前年的“小破旧”变成宽大崭新的“高大上”。萨尤激动地握着曾光安的手说:“中国好样的!中国值得信赖!”

曾光安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越迈越大。2008年,打桩机在印度中央邦印多尔市打下第一根桩,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建厂打下的第一根桩。2006年,曾光安在中印企业家论坛上用英语即席演讲,畅谈工程机械的市场前景,赢得了印度企业家的热烈掌声。2009年7月1日,柳工印度工厂建成投产的那一天,出席庆典的一位印度部长连对曾光安说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中国企业敢在印度建厂,没想到工厂一年就建成。”2018年,柳工的印度工厂销售1500台机械设备,成为当地一线品牌。

“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陷入低谷,柳工也不例外。”曾光安说,“但是,那年柳工海外销售收入接近全部收入的40%,帮助集团度过了寒冬。”时至今日,柳工已拥有10家海外子公司、9个区域配件中心、3家海外制造工厂、5个研发基地,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220多家海外经销商。

根植祖国,逐梦全球。“先是国家改革开放让我这个放牛娃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再是柳工让我有了成为企业家的机会,最后才是靠个人努力取得成功。”曾光安说,“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先国家,再单位,后个人’,一定会成功。”

新闻推荐

借助海洋微生物 以开发生物塑料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着力开发一种新方法,不需要耗用土地或淡水就能生产的生物塑料聚合物,有望减少塑料污染。研究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