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唐凤娟
于我而言,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安安静静地待在书房里看书了。我们家两面墙的书柜里,几乎装满了我要看的书,用一位伯父的话说——那是我的存款单。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著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开车回城的途中,轮子掉了一个,自己虽然有备胎,但是却没有螺丝钉,不能将其换上。正一筹莫展,旁边精神病疗养院的一位病人建议说:你完全可以将其他三个轮子的螺丝钉各取下一颗,用来安这个轮子。这样每个轮子都有三颗螺丝钉固定,你慢慢开,完全能够坚持到最近的汽车维修店了。
车主茅塞顿开:想不到精神病人还这么聪明。精神病人不屑:我只是精神病,又不是傻子!这个故事用在这本书上再合适不过了——里面的所有案例,都逻辑缜密,思路清晰,他们的视角与观点直指人心,由不得你不喜欢。
《花朵的秘密生命》
[美]沙曼·阿普特·萝赛著
超喜欢《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世事洞明皆学问”绝对是世间真理,而这本《花朵的秘密生命》就是告诉你在尘世中,如何洞明世事,如何感知学问。
从向日葵种子的排列中,发现数列规律。若由此推开,便能观察到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有其规律可循。这不正是哲学中的那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发现并被人类所掌握的”么?
从花朵的芬芳中揭示人类欲盖弥彰的秘密;从花朵的色彩中反思人类的认知局限,这不正是《四圣心源》第一篇《天人解》的内容么?也是中国哲学中所谓的“格物致知”。从身边事物入手反观我们人类自己,谁能不好奇,不动心?
《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著
咱们人类社会的最大文明,就是发明了文字,使得所有知识能够被记录,从而更大限度地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获得更大自由的传播。可是,我们的文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这本《汉字王国》是瑞典学者林西莉所著,以一个他者的身份旁观中国的汉字,总会有更客观的视角与理性的分析。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将自来水管的出水口叫做“龙头”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名称?为什么以象形著称的文字中,“井”字怎么看都是方方正正的,而现实中的井口却是圆形呢?这本书结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生活习惯以及生存状态,揭示汉字背后的秘密。连我家那两岁半的小朋友,都经常翻看这本图文并茂的文字学书。
《与诗书在一起》叶嘉莹著
今年大半业余时间,我都沉浸在叶嘉莹老师的漩涡里。书柜里她的书占了整整80厘米长的一格有余,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迦陵讲演集,迦陵文集和叶嘉莹说诗系列。迦陵讲演集跟叶嘉莹说诗系列都是从讲座录音整理出来的,对于诗词初学者来说,轻松易懂。迦陵文集则是论文集,更适合有一定诗词基础的读者。
所有书里面,最特别的是这本《与诗书在一起》。本书的编排,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再创作。按照年历、月历、周历以及记事手账的形式在书本内部留下足够的空间,你可以随即写下自己的感悟,从而使这本书因为读者的书写而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已经成了我自己的作品,这里有我的感受与秘密。
《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著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时代背景,就不得不参看历史书籍。这套《中华史》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细说”体,既符合史实,又幽默风趣。读来毫不费力,不光是中国的历史,还兼顾世界的发展,不光有纵向的眼光,还有横向的胸怀。正所谓“上挂下联,左牵右擒”,读来酣畅淋漓。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大的奢侈就是待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地看书。怎么有这么多书都没看过?不由得感慨当年读书的年纪,都干嘛去了?实在是“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新闻推荐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前保镖亚历山大·贝纳拉因殴打示威者遭解职,本月持外交护照到非洲出差,再度引发争议。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