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喀秋莎”曾饱含“中国元素”
今年,由俄罗斯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填词、著名作曲家布兰捷尔谱曲的苏联歌曲《喀秋莎》整整80岁了。作为全世界最著名、最流行的俄语歌曲,其实还有好多故事不为人们所知。
并非一蹴而就
伊萨科夫斯基是在1938年初开始写《喀秋莎》的,只写了前八行就停下了,因为他没想明白这个艺术形象——少女喀秋莎走上峭岸后,会开始唱什么。4月底,他到莫斯科《真理报》编辑部办事,偶遇作曲家布兰捷尔,后者问他是否有值得谱曲的诗歌,伊萨科夫斯基据实相告,并应后者请求将《喀秋莎》的前半部分默写下来。到了夏天,两人又见面了,布兰捷尔告诉他,歌谱已经写完,效果不错,但需要配齐歌词。伊萨科夫斯基痛快地答应了,不过因为太忙,很快便把写歌词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8月份,伊萨科夫斯基又去雅尔塔出差一个月,填词的事更顾不上了。谁知,急得火上房的布兰捷尔专门跑到雅尔塔找他,表示莫斯科成立了国家爵士乐团,最近要办音乐会,《喀秋莎》已列入节目单,填词工作刻不容缓。布兰捷尔强调自己必须在两天内拿到完整歌词。伊萨科夫斯基的习惯是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创作,可面对这笔急如星火的“文债”,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干。他拼命摈弃杂念,埋头构思,总算如约把歌词交给了布兰捷尔。
因为既没有留清稿,也没有留草稿,伊萨科夫斯基记不住到底交了五稿还是七稿,但对其中最满意的一稿,他用笔做了记号,让作曲家定夺。后来发现,布兰捷尔“心有灵犀一点通”,选中的歌词正是自己推荐的那款,也是今天最为流行的版本。顺便强调一下,在伊萨科夫斯基提交的版本中,末尾是写喀秋莎离开了陡峭的河岸,“带走了歌声”,这个版本曾进行了演唱表演,但后来因故改掉了。
张鼓峰的炮声
早在伊萨科夫斯基初写《喀秋莎》时,法西斯势力就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战争阴云已萦绕在苏联周边地区。特别是他在续写歌词时,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本侵略者在中苏边境的张鼓峰武装挑衅,苏军组织反击,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张鼓峰事件,又因为苏军反击的起点是张鼓峰下的哈桑湖,因此苏联档案又把此战称为“哈桑湖战役”。
尽管张鼓峰之战仅持续十天,仍有大批女性医护人员在战役高潮阶段赶往前线,她们不顾日军射向野战医院的炮弹,首先想着救治乃至掩护伤员,有多人身负重伤,被战友称赞为“普通似常人,真情像亲人”。
为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苏军付出巨大代价。无数女性在家国大义面前,强饮相思苦酒、无私支援前线,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典型。作为创作诗人,伊萨科夫斯基深受感动,灵感大发,于是把将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主题,后方亲人们对将士们的无限思念、殷切期盼和默默奉献与支持,注入到《喀秋莎》这首抒情歌曲里。可以说,中苏边境上的隆隆炮声,为伊萨科夫斯基提供了灵感和文思,成就了《喀秋莎》这首名曲。
跨越国门,走向世界
1938年11月27日,《喀秋莎》首次在莫斯科联盟之家唱响,首唱是苏联著名的女独唱演员瓦连京娜·巴季谢娃,歌中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明快简捷的节奏,朴实流畅的旋律,触动了听众心中最柔软的部位。
无疑,在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伊萨科夫斯基的《喀秋莎》帮助人们艰难活下来,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温存与慰藉,巩固了战士们对战争必胜的信心,甚至连敌人也有意无意地哼唱着这首歌,可见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有多么大的感染力!目前,《喀秋莎》的民间创作改编和续写作品超过100首,其中的主人公既有女战士,有焦灼等待士兵回家的女友,也有前线上的护士。 常立军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0日讯(记者王蓓贝)今晚8点,国足在海口迎来与亚洲弱旅巴勒斯坦队的友谊赛。上半场比赛冯潇霆先拔头筹,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