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区块链防伪溯源的商品真的靠谱吗?
通过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进行商品防伪溯源,可以算得上是最先被商业化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之一。早在11月初的第二届钱塘江论坛上,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便透漏道:“今年双十一区块链将大规模参与,有非常多海外商品和国内商品都是用区块链的产品溯源,相当于给每个产品贴上原产地、产品信息”。
在今年“双十一”的区块链商品防伪溯源潮流中,仅淘宝一家,就号称已将12亿条数据上链,涉及天猫国际商城超过1.5亿件跨境商品。例如,天猫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钻石交易所合作,给双十一“比利时钻石馆”里的每一颗钻石都附上唯一的区块链“身份证”,用户只要用淘宝、天猫或者支付宝“扫一扫”,就能获取钻石从海外采购到国内配送等重要环节的全链路信息。
实际上,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商品防伪溯源也并不是今年“双十一”才出现的新概念。两年前,沃尔玛就与IBM、清华大学达成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食品来源;2018年3月,天猫奢侈平台Luxury Pavilion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正品溯源功能;6月,京东宣布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与400多家国内外品牌达成合作,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超过10亿件商品的溯源,并上线了相关小程序;苏宁也已经上线区块链商品溯源系统,对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零售等环节进行 DNA 式的标签跟踪记录。
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真的能保证没有假货吗?在业内人士眼中,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进行商品防伪溯源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首先,区块链溯源无法解决生产端的公信问题。
星云链CEO徐义吉告诉澎湃新闻,所谓区块链防伪溯源技术就是将商品的信息上链,外加给商品线下贴标签,通过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等方式实现信息溯源。但这种做法是存在漏洞的,区块链确实可以保证信息上链后不被篡改,但是对上链前信息的真实性却没有鉴别能力。虽然链上的信息是不可篡改的,但不代表线下的商品改不了。
2018年7月,国产疫苗的弄虚作假案让大多数老百姓心有戚戚,希望能用区块链溯源的方式杜绝毒疫苗的生产的流通。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毒疫苗并不是外部小作坊假冒伪劣的产品,毒疫苗正是来自长生生物制药厂的正规生产线。试想,当他们在链上背书,确定该疫苗的源头来自正规厂家的时候,区块链怎能识别疫苗的效果呢?正如中码CTO郑小维所说,他们一边卖东西一边做溯源,话都是自己说的,相当于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能有多少公信力?
其次,区块链溯源无法解决销售端的商品欺诈。
“我们在防伪溯源应用里最大的挑战并不是说区块链能不能解决防伪溯源的问题,而是说区块链和实际的商品怎么去绑定”,新经区块链李世庚告诉澎湃新闻,假设要对一瓶饮料进行区块链防伪溯源,现有方式是在这个瓶身上面可能印一个或者印两个二维码,有一个二维码是明文的,有一个二维码是可刮开涂层验真伪的。但这样的二维码其实只是贴在瓶子上面,很可能会被揭掉,再贴到其他假货上面,仿造难度并不大。
对区块链防伪溯源技术而言,一方面,羊毛出于羊身上,上链溯源需要由多个节点协同完成,需要带宽、存储空间、人力资源等不断投入,成本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例如年初,京东预售的北大荒区块链公司的第一批区块链认证大米,其价格为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多阻碍行业前进的因素不是行业的本身,而是历史的机遇。在许多消费者的思维还停留在用“我查查”扫条形码查真伪的阶段,区块链溯源防伪想要真正根植市场,服务于广大消费者,恐怕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商品防伪工作上,假货的根源也从来不是信息,而是人心。
新闻推荐
“脱欧”协议内容获内阁支持英国“脱欧”取得关键进展 这是能达成的最好协议
◤11月14日,在英国伦敦,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表讲话后返回唐宁街10号首相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