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王朝》制片人冈顿:大自然绝对不缺戏剧

澎湃新闻 2018-11-06 12:31 大字

HBO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就要完结篇了,观众们非常不舍。因为这部剧集不仅演员演技无与伦比且剧情充满悬念,恐怕只有这部剧,主角们谁都有可能死。试想一下,若将这个概念放进一部动物纪录片中呢?

这还真是个好主意。期待已久,由BBC工作室自然历史部与BBC美国、腾讯视频、法国电视台合作完成的纪录片大作——动物版“权力的游戏”《王朝》下周一(11月12日)早上10:00即将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

即将上线的《王朝》,以“单元剧”的形式聚焦五种动物: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境的黑猩猩,南极洲极地荒野的帝企鹅、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狮子、非洲津巴布韦赞比西河洪泛平原上的杂色狼和印度班达迦丛林的老虎。权力争斗、家族背叛、在真实的动物世界中,远比任何小说都富有戏剧性。

在过去的两年内,腾讯视频已聚集了一大批BBC纪录片忠实粉丝,2017年《蓝色星球2》腾讯视频独播2.5亿,2016年的《地球脉动2》也取得了超过2亿次观看量的成绩。所以,有了此前《地球脉动2》全球10亿点播量,再加上中国市场里庞大的BBC纪录片的忠实拥趸,此次《王朝》的力量势不可挡。

10月31号,腾讯视频在京举办了《王朝》的超前首映。首集大BOSS是西非塞内加尔黑猩猩族群。记者在影院里观看了首集内容,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美国往事》,兄弟间的火拼、为了爱和荣誉的战斗,英雄领袖的凤凰涅槃,慢镜头下,黑猩猩领袖戴维竟然有了《英雄本色》里发哥即视感。

正像该片执行制片人迈克·冈顿所言:动物本身是非常不可思议、非常了不起的,有这样一种不可剿灭的生命之火,不可湮灭的保卫家族的力量。在BBC Studios 担任纪实类节目与自然历史部创意总监的迈克·冈顿制作了《自然世界》系列并监制了120多部野生动物电影,其中很多获得大奖。他视角独特、叙事手法新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唤起人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

“人们会把自身的想法强加到动物的行动上,这个观念是70年代的时候提出来的,是一个特别不好的观念”,澎湃新闻记者在专访迈克·冈顿时他说,“人们认为动物是在做一些很笨的事,不能够理解,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看,其实动物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黑猩猩。我们在做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想让观众去总结、评论和解释里面的内容,我们不会用一些爱、恨这种字眼,因为动物们有它们自己的生气、失望或者抱歉的情绪。”

在超前首映式上,迈克·冈顿的介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不像在《地球脉动2》里有烟花般的绚烂感受,《王朝》希望带来的是你去影院的震撼感,它是一种压力、是很激烈的情景。”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王朝》很像莎翁的戏剧情节,它没有《地球脉动2》里那样绚烂斑斓的自然界,没有拟人化的萌点,重要的是,虽然每一帧都充满了戏剧张力,但它都来自动物世界最真实的自然表达。回归到动物本身,而不是以人类的视角来看动物,或许是这部纪录片创作上的最大的突破。

【对话】

澎湃新闻:《王朝》与此前BBC制作的一系列动物纪录片非常不同,能否谈谈它的创意来源?

冈顿:五年前我刚开始想要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想改变一下我们所做的大型纪录片的节奏,当时也刚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有了这样一个创意。因为我们在做《蓝色星球2》《地球脉动2》这样的纪录片的时候,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能和动物待的时间很短,观众在看的时候,也只能看到它们生活中很少的一部分。但现实是,动物的生活远比这有趣,而且非常戏剧化,比我们能给大家展示的要丰富得多。所以说我们就决定开始这样一个项目。

《王朝》的核心讲的就是动物家族的力量,这些动物都是动物世界中的超级明星,拍摄这些动物生命当中的关键时期,比如所有这些动物它们都想要能够在权力竞争当中获胜,以保卫自己的家族和领地,捍卫它们的王朝,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纪录片叫做《王朝》的原因。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选择这五种动物?

冈顿:非常重要的是,因为这些动物都是濒临灭绝的,而它们在自己的生命当中面临挑战,除了自然挑战之外,还有人类对它们的挑战。我觉得《王朝》是我们自然历史纪录片当中的一个转折,因为拍摄的视角和内容非常不同。

另外,选它们有点像拍片选角,有几个标准:

第一,一定得是票房动物,是观众喜欢的、很吸引人的动物;

第二,我们要找到这样一种场景。科学家在研究这些动物,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背后的背景故事,了解这些动物背后的王朝更迭。这样的话,我们才知道哪些动物在“表演”当中最有可能出戏;

第三,拍摄现场必须要有充足的基础设施能够支持我们的拍摄。比如说帝企鹅那一集,在那边有南极洲的基地,整整8个月的时间全部在那边拍摄,多亏他们的支持。

另外,故事当中肯定有这样的转折点,我们有这样的自信。比如说一般黑猩猩首领统治三到四年就到头了,我们知道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冲突,所以在我们拍摄期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一个权力更迭的过程。

黑猩猩首领戴维

澎湃新闻:如果男主角戴维(黑猩猩的首领)在战斗中死了,这个故事该如何延续?

冈顿:这也是我开始提到的拍摄的风险,还有拍摄的力量,其实都是纪录片的力量。大家看纪录片的时候,必须要跟着故事的主线,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假如说戴维死了的话,卢瑟(族群中的挑战者)可能就会成为领袖。很有意思的是,雌性黑猩猩都非常不喜欢卢瑟,这就是为什么卢瑟这么有侵略性,因为它得不到雌性黑猩猩的青睐,那些雌性黑猩猩比较喜欢戴维,而且戴维一直是领袖,也做的很好。所以其实如果戴维死了,是有可能会改变这个主线的,我们可能去跟卢瑟的故事,也可能会转向大金这只黑猩猩。如果戴维死了,这个故事也会继续讲下去,一个王死了,另外一个王接替它,还是会出现纷争。从某些方面来说,我很自信一定能够拍成,因为大自然当中绝对不缺乏戏剧,绝对会有好故事可讲。

澎湃新闻:《地球脉动2》里面游蛇猎杀小鬣蜥的场面棒呆了,这部片子里还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动作场面?

冈顿:我做这行30年,只能说见过三次类似这样宏大的场景。在定义上有本质的不同,像这样的东西可能是我们在看马戏团表演的时候,或许期待想看到的一个场景。在节目里面,并不是说我们所能够预期捕捉到的东西。在片中,当企鹅宝宝掉进冰川里,它的妈妈跳进去想要救它的时候,这个场景比较类似于你刚才说的感觉。

澎湃新闻:在纪录片《猎杀》中摄影师有改装设备安在大象身上用来拍老虎,之前也有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做了水晶玻璃柜来拍鳄鱼,这一次我们用到了什么巧思?

冈顿: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哈哈!因为这个系列主要是讲故事,是叙事方面的创新,而不是技术方面的创新。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我们的拍摄方式是比较戏剧化的,我们会用一些戏剧当中的主题去拍这个片子,摄像机永远在移动,一直不停地跟拍,这是我们在《地球脉动2》当中经常使用的技法,这部片子当中也在使用,会觉得离动物距离很近,相机很稳,虽然有时候需要长焦距,但我们也经常离得很近。我们在那边待的时间很长,离动物非常近,所以使用地点的音效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为了让大家感受到身临其境。

澎湃新闻:这部纪录片的声效处理得特别好,比如树枝折断的声音,小黑猩猩洗沙浴时的风吹沙子声,能不能介绍下这方面的工作?

冈顿:这个问题问得好!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在作品当中,声音是必须要非常精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声音跟画面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倾听现场的声音,声音处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黑猩猩不同的叫声代表不同的意思,重要的是,我们的录音室剪辑的声音要跟当时录制时表达的意思匹配上,而不能在表达“你好”的时候,我们配上的却是说“再见”的意思,在这个同步性上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点,我们必须要营造一个非常宏观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澎湃新闻:因为更突出戏剧化,所以镜头里面,动物面部的微表情选择得特别好,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拍摄方式是怎样的?

冈顿:它是戏剧性的,但并不是戏剧,因为戏剧是人们编造的创意故事,但这个片子都是真实的故事,只是说有戏剧性本身存在。我们希望通过捕捉它的微表情,把戏剧性的本质表达出来。但是人和动物都是非常擅长去捕捉微表情的,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这个事情,也不会说马上去理解,但实际上我们是在做这个动作的。所以我们知道很重要的时刻或者发生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就会确保我们的镜头是锁定在面部上,确保它的微表情能够被记录下来,我们再根据它的面部表情的解读,去分析。简单来说,我们会通过实际靠近这个动物,用一些比较短焦距的镜头,让观众感觉到他是跟动物在一起,距离很近,也就是说,物理上的近距离就可以转变为情感上的距离。

澎湃新闻:谈谈你印象深刻的几个场景?

冈顿:有一只认为自己很强壮的狮子,看到一只鬣狗就想去攻击挑衅,结果突然间出现了二十几只鬣狗,当狮子意识到了危险,觉得自己可能会死,脸上露出了非常害怕的表情,鬣狗攻击它,它也不攻击,只是大声的喊叫,狮子的一个表亲听到了,跑过来把它救了;再分享一个企鹅的故事,春天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企鹅,肚子底下是它们的宝宝,好几千只企鹅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一些绿色的极光打在它们身上,像一场光影秀一样,非常漂亮;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拍摄黑猩猩两年多的时间,会有安全的距离,不能离它们更近了,当然这两年多是间断的拍摄,每次摄影组回去的时候,戴维就出来亮相一下,它的意思就是,你们回来了,没关系,但是不要忘了,我还是这里的老大。这非常有趣,动物们真的非常聪明。

新闻推荐

村上春树37年来首次在日本开新闻发布会 向母校捐个人资料

11月4日,69岁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捐赠作品相关资料给母校早稻田大学,为此在4日罕见公开现身。他说,这是自己时隔37年再在日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