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北约近年最大规模军演

阜阳日报 2018-11-01 14:48 大字

10月25日,推迟多日的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联合军演终于拉开帷幕,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参观了军演,成为冷战以来北约举行的最大规模军演。此举不禁让人联想起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俄罗斯“东方-2018”战略演习,这是继苏联1981年“西方-81”演习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演习。东方“最大”军演余热未尽,西方“最大”军演便接踵而至,透露出当前美欧俄各方博弈的新变化。 面对“威胁”重达共识

本次北约军演参演兵力达到空前的5万,出动1万辆各类军车、250架飞机和65艘军舰,更有美国航母“杜鲁门号”前去助阵,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参观了军演。相比2002年举行的“坚定决心”军演及2015年举行的“三叉戟接点”军演(二者均创造过北约军演规模之最),此次北约军演在规模上算得上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军演”。军演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今年5月以来,由于美国对欧洲政策的调整,俄德、俄法高层交流频繁,不断就经贸、能源问题展开会谈。对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美国联合欧洲对俄罗斯极尽围堵,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和打压使后者经济发展困难,亟须实现突围。对欧洲来说,抛开德国对俄罗斯在叙利亚、乌克兰等诸多问题上的对俄合作需求不谈,俄罗斯的天然气相较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是最具经济效益的选择。在这样的基础上,俄欧关系不断趋于缓和。相比之下,美欧之间龃龉不断。首先,欧洲购买俄罗斯能源挑动了美国的神经。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就对“北溪-2”管线项目持保留态度,还特别对德国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提出尖锐批评。其次,北约军费分摊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及其盟友,特朗普上台后,将这个问题推上新高,在公开场合多次对欧洲进行抨击,希望欧洲国家增加国防经费,而欧洲国家出于各自情况及环境的不同,一直消极回应美国要求。第三,北约内部以德、法、西班牙为代表的部分老牌成员国出于经贸等原因,认为俄罗斯至少不是敌人,对他们来说,更现实的威胁来自于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等,而美国、东欧及波罗的海的成员国则视俄罗斯为威胁。这一系列问题横亘在美欧之间,使得北约各成员国离心离德倾向凸显。但是,俄罗斯前不久举行的声势浩大的军演,重新唤醒了欧洲各国对于苏联“钢铁洪流”的恐惧,面对共同的“威胁”,依托年度军演构建的北约版“最大规模”军演应运而生。此次军演成为北约重新达成共识,增强凝聚力的有力抓手。

“恐导”引发安全危机 欧盟安全防务虽然一向依仗美国,但其谋求防务独立,梦想建立由自身独立领导的“欧洲联军”由来已久,然而囿于国际环境及自身实力,这个梦想一直进展缓慢。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太”战略的逐步实施,美国战略重心逐渐东移,给欧洲发展自身力量留出了空间,加之特朗普在欧盟国家对北约防务支出贡献、美国对北约承诺等问题上的反复施压,欧洲各国更进一步地希望将欧洲前途命运握在自身手中。去年12月14日欧盟峰会期间,欧盟25国正式缔结了“永久结构性合作”公约,使得久违的欧洲独立防务建设“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成果在面对现实威胁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就在不久前,特朗普宣称将退出《中导条约》,此举对欧洲独立自主的防务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显示出欧洲防务一体化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导条约》是冷战时期美苏在发展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上互相妥协的产物。该条约对美苏双方射程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及射程1000公里至5500公里的中程路基导弹进行了限制,这使得主要依靠路基发射导弹的苏联受到较大限制,而对拥有强大海基发射能力的美国影响很小。曾经,《中导条约》对于军备控制、尤其是确保欧洲大陆和平提供了实质的保障,如果《中导条约》约束失效,意味着俄在对中程导弹的使用上得到了松绑。这样,作为与俄相邻的欧洲大陆将直接暴露在俄中程导弹射程之下,对欧洲大陆安全形成极大威慑,而远离俄的美大陆受影响微乎其微。对欧洲尤其是东欧一些国家来说,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仍然历历在目,此次对俄中程导弹的松绑,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欧洲重新陷入对东方的恐惧之中。

与欧盟所面临的现实威胁形成巨大对比的,则是其自主防卫能力的羸弱,因而,继续支持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成为欧盟各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不二选择。据悉,在北约此次“三叉戟接点-2018”军演中,德国联邦国防军有约1万名士兵参与,其中8000名在挪威实地参加演习,在参演人数上仅次于东道主挪威,位居第二。同时,德国为此次军演的投入达到9000万欧元,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动用资金规模,德国无疑都是本次演习的中坚力量。作为明年北约高戒备联合特遣部队的领导国,德国此次为军演大动干戈,恰恰说明北约目前在应对来自东方及其他一系列重大威胁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中导条约》即将失效、俄在东方“大秀肌肉”的背景下,北约的作用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继续支持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或许是欧洲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唯一选择。 逐鹿极地战略新空间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原本被视为不适宜活动的北极地区日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人类在平面空间争夺的延续,北极地区的价值除了体现在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方面,更在于其巨大的军事价值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地缘战略意义。北极地区的航道一旦开发,将成为连接欧、亚、北美航道的优先选择,是十足的战略要地。此外,新航道的开发,将使得周边国家对海上军事力量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因此,以美、俄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的靠近北极地区国家纷纷加大对北极地区争夺力度,意图在下一个有可能决定各国命运的战略新空间中取得先机。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面对的就是广阔的北极。因而,俄罗斯对加强北极军力建设尤为重视并早早布局,目前俄已在北极地区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体制完备、人员充足的专业力量,拥有数个海军基地、机场和空中指挥中心。一方面,俄罗斯加大了北极海上力量建设,保持着战力强大的核潜艇部队,装备有“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和亚森级攻击核潜艇,同时还有一支由40艘破冰船组成的舰队,该舰队中部分舰艇采用核动力推进,未来数年舰队还将新增12艘新的破冰船。据悉,世界最大的超级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将于今年内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重视北极地区陆上力量建设,重点打造北极作战部队。俄罗斯的首支北极作战旅已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组建,2020年前还将完成对海军和空军力量的吸收。在武器装备方面,俄罗斯针对北极地区气候和地形特点研制和改装了多批武器装备,能接受超过2000千米的行军测试,在气温低于零下60摄氏度的条件下正常运转不少于3天。可以说,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建设基础扎实、成果丰硕。

俄罗斯不断加强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引起了北约方面的强烈担忧,后者担心前者可能通过潜艇等手段控制格陵兰岛、冰岛和英国之间的海域,阻止北约向北极地区进行军事部署。挪威是对俄在北极地区军事存在最为担心的北约成员国,此次北约把军演地点选在挪威,无不透露着自身对北极地区的战略考量,同时也是对美国北极战略的协同配合。一方面,此次军演以欧盟成员国受攻击为背景,将“矛锋”部队作为反攻方完成攻击的“矛尖”力量使用。“矛锋”部队全称为北约“高度戒备联合特遣部队”,成立于2014年9月,是北约“战备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以神秘的“矛锋”部队作为主角,用意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美国航母“杜鲁门号”及其一系列舰船和战机组成的前锋,将参与到此次军演当中,展示美军实力。其出现在俄罗斯邻国的海岸,或成为美国海军新战略的又一标志。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俄美之间的斗法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斗而不破”依然是双方斗争的主线。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北约称 俄导弹试射不会 改变其军演计划

据新华社挪威特隆赫姆10月30日电(记者张淑惠梁有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30日说,俄罗斯已告知北约本周将在挪威以西公海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