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为儿童福利织保护网

广西日报 2018-10-19 08:30 大字

近日,有媒体调查农村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聚焦当前国内留守儿童的保护、关怀和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实际上是儿童保护的一个侧面。国外也有留守儿童现象,这些国家将留守儿童放入整个儿童保护体系之中来应对,其做法也能给我们带来借鉴。

健全顶层设计

从顶层制度设计到民间组织扶持,国家需以完善的儿童救助体系和福利制度为未成年人织起一张保护网。

首先是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如芬兰有非常具体的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儿童福利法》是芬兰儿童保护工作者最主要的办事依据,该法对儿童权益以及政府援助儿童的职责有明确的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者和抚养者在为儿童提供服务时,总能找到“埋单”的人。

具体而言,负责执行保护工作的是隶属各地方政府儿童福利部门的社会工作者。由于芬兰涉及儿童保护的法律较健全,遇到各种难题时,工作人员基本能从法律条文中找到答案。

家庭是责任主体

在国外儿童保护体系中,家庭是首要责任主体。

美国父母对孩子的照护权及监护权弹性浮动,一切以孩子的最高利益为原则。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24小时都处在直接监护下,否则监护人就有可能犯“忽视儿童罪”。其他人见到儿童被忽视而不举报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美国人特别喜欢管“邻居家的闲事”。接到举报的儿童福利工作者经核实后如发现确有儿童遭虐待或忽视的情况,儿童保护机构或法院会评估案件,决定采取何种干预措施。根据案情轻重,干预措施可以是志愿性的协助或服务,也可以是法庭强制性的监管措施,甚至中止父母的监护权。

针对被剥夺监护权的家庭,通常政府会介入,孩子由政府福利机构暂时收养,直到找到合法合格的临时监护人。对于这些父母,儿童保护方面的机构会安排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对其进行心理矫正辅导,辅导结束后再由相关机构进行评估,评估合格者才能再次获得孩子抚养权。

社会组织追踪服务

完备的法律法规需要有相应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执行,才能有效地开展儿童保护工作。

在美国,即便是针对非法移民,政府部门对其子女的保护也是不遗余力的,每年会拨付一笔钱来保护和促进这些人的子女能够正常入学。由于这部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所以由政府牵头,委托给各个州从事儿童权益保护的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来进行。

这些社会组织的服务非常细致深入,他们会追踪这些家庭。一个家庭离开了这个州,他们会把资料信息转交给下一个地方。如果有新的家庭入住自己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会上门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要把孩子送去上学。

值得一提的是,非政府组织在儿童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州都成立了儿童信托基金,通过部分附加税和优惠政策使人们自愿捐赠来筹集资金,专门用于防止儿童遭受虐待和忽视。由超过1100家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组成的美国儿童福利联盟,也在从事儿童保护与救助工作。

(摘自《解放日报》)

新闻推荐

美国又“退群”美将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17日电(记者刘晨高攀)美国白宫17日宣布,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如未来一年未能与万国邮政联盟达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