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确实分酸碱 鱼肉蛋呈酸性 果蔬类属碱性

大江晚报 2018-10-19 01:18 大字

“酸性食物”又叫“成酸性食品”,是指某种食物进入人体代谢后终产物中酸根阴离子(磷、硫、氯、氮等元素)占优势;“碱性食物”又叫“成碱性食品”,是指某种食物进入人体代谢后终产物中金属阳离子(钙、镁、钾、钠等)占优势。如果两种离子比较平衡,常被称为“中性食物”。需要明确的是,酸性和碱性食物并不是直接用PH试纸(或类似方法)检测食物本身,而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并代谢之后,检测其最终产物的酸碱性。

常见的“酸性食物”有:蛋白质食物类,如畜、禽、蛋类、鱼、贝类、奶酪、花生酱、花生;高脂肪食物类,如培根、核桃、芝麻、沙拉酱;高碳水化合物类,包括玉米糠、燕麦、通心粉、米糠、黑麦、小麦;果冻类甜品、布丁等。 常见的“碱性食物”有:蔬菜类,所有类型,尤其是甜菜、羽衣甘蓝、韭菜、芥菜、萝卜、菠菜;水果类,各种类型,尤其是枣、无花果、香蕉、杏干、苹果、西梅、葡萄干;调料/香草类,所有类型,尤其是薄荷、罗勒、香菜、咖喱粉、荷兰芹。常见的“中性食物”有:奶油、人造黄油、油类、玉米、蜂蜜、茶。

根据现有的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食物酸碱性的一般规律:“酸性食物”包括鱼肉蛋类、白米白面、全谷豆类(但其成酸强度弱于精制谷物)、可乐(含磷酸);“碱性食物”包括蔬菜、绝大多数水果、藻类、薯类等。牛奶和豆腐等也可以视为较弱的“碱性食物”。

必须强调,酸性食物并不会导致体液变酸,或酸性体质。但这并不是说食物酸碱性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酸性食物太多,增加“潜在肾脏酸负荷”,已经有研究指出,这可能影响血压、骨质和肾脏健康等。另外,碱性食物有助于碱化尿液、肾脏排酸,比如增加尿酸排泄,这可能对痛风是有益的。总之,食物的确有酸性和碱性之分,它们对身体健康的确有一点影响,但不足以引起体液变酸,更与酸性体质毫无关系。

来源:生命时报

新闻推荐

美国宣布启动 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

美国白宫17日宣布,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如未来一年未能与万国邮政联盟达成新协议,美国将会退出。美国白宫两名匿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