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0.5℃,未来世界就是另一番景象

齐鲁晚报 2018-10-13 05:30 大字

0.5℃的温差,却决定着珊瑚礁的存活。最近,“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联合国发布的报告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都在告诉人们:是时候再次注意地球的“体温”了。英媒甚至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人类还有12年来避免气候灾害!

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获奖理由是:他们找到办法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紧迫的问题——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和世界人口的福祉。

对于威廉·诺德豪斯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曾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合作编著经典教材《经济学》;但诺德豪斯的主要贡献,也是他此次获奖的原因,主要在于气候变化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发展了研究全球变暖的经济学方法,建构起科学模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就在诺德豪斯因为研究气候变化而获诺奖前不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气候变暖的报告。报告称,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平均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期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

别小看这1.5℃,要知道,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才上升了1℃。如果能把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有更多益处。

这一报告与2015年的《巴黎协定》密切相关,当时《巴黎协定》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如今,距离《巴黎协定》签署才不到3年,“1.5℃”这个数字却即将在二十几年后到来,这实在不得不让人感叹有点太快。

2℃和1.5℃,到底差在哪里呢?《报告》提出,当温升从1.5℃发展到2℃,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可能从量变到质变。比如我们很熟悉的珊瑚礁退化,珊瑚对温度变化很敏感,1℃到2℃的温度变化就会让它们出现反应。科学家预测,在升温2℃的情况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而在升温1.5℃时,珊瑚礁退化的比例减少到70%-90%。这0.5℃看似不多,却关系到珊瑚礁的存亡。

今年夏天,许多国家遭遇了气象灾害,比如登陆亚洲的台风“山竹”、最近正在美国肆虐的“迈克尔”。这些热带气旋也与气候变暖有关,这份《报告》认为,若将升温控制在1.5℃,亚洲东部和北美洲东部等多个地区因热带气旋导致的强降水概率将有所降低。

海平面上升更能说明问题:如果气温升高2℃,到本世纪末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将在36厘米至87厘米之间;这一数字比气温升高1.5℃时高出10厘米,而这10厘米的海平面,足以让1000万人的生命面临威胁。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翟盘茂表示,我们正在见证全球升温1℃的各种气候变化影响,如更频繁的高温热浪、北极海冰消融、海平面上升和一些区域的强降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等。气温升高1.5℃后影响将更大,但与2℃相比,上述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将小得多。

然而,想要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在12年内,全球碳排放量需要减半。报告称,为完成这一目标,二氧化碳在2030年的排放量应比2010年减少45%;到2050年,必须要达到“碳中和”,即人类届时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多于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控制碳排放绝不是某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做到的,需要全球各国的努力,尽管这一努力困难重重。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最近又表态称,没钱搞“全球气候会议和那些毫无意义的事”。但也有一些国家正在作出承诺,比如英国的年均碳排放量自1990年以来已减少40%,并承诺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已制定了诺德豪斯曾提倡的碳排放税,比如芬兰、瑞典、丹麦等国。气候变化这个不新鲜却又迫在眉睫的话题,需要的是全球的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土耳其和沙特将联手调查记者失踪事件 特朗普称美方人员正协助土耳其调查,土方称“美国指派了调查人员的说法不真实”

土耳其总统发言人易卜拉欣·卡林11日说,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将联手调查沙特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