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 留下一摞好书

江淮晨报 2018-08-19 10:23 大字

当地时间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一直以来,这位孤傲不群的文坛巨匠同时以脾气暴躁和厌世情绪著称。

奈保尔很自负,曾宣称:“我的人生短暂,听不得陈腔滥调。”有记者回忆,奈保尔是个很难采访的人,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实话说,你读过我多少东西?别撒谎。”如果觉得对方过于“稚嫩”、理解不了自己深邃的思想,说不定就会下逐客令。加上他个人的感情问题,以至于有文章称其是“天才作家,生活中的混蛋”。据报道,2001年,当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的成员表示,“诺贝尔奖是对文学的褒奖,与他事无关,这不是品行或道德的评奖”。奈保尔算得上是文学巨匠中的异类。

目前奈保尔所有的作品都有中文版。本期,我们且以阅读的方式纪念逝者。

奈保尔的作品包括小说、游记和通信集,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米格尔街》、《非洲的假面具》等,他一生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看这些天的媒体报道,有人说,这个刻薄的作家走了;也有人说,与其说是“天才”与“恶棍”, 不如说是“天才”与“魔鬼”;甚至也有人说:那个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渣男死了。小编以为,不管怎样,他走了,留下一摞好书。凭这一摞好书,他就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不倒的山峰。

《米格尔街》: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米格尔街》是读者最为熟悉的奈保尔的作品,很多人都是从读《米格尔街》开始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奈保尔的作品。

《米格尔街》写的都是这样一些略显凄凉的故事,是他的童年记忆,奈保尔用调侃却冷酷的笔调娓娓道来。米格尔街上,住着各种各样的神奇人物:疯子、诗人、智者、小丑、弱者、浪荡的母亲,想跳出下水道的卫生球……米格尔街上的人,生活在自我构建的孤立空间里,精神恍惚、人格扭曲。他们的人生旅程,充斥着麻木的苦痛。每一天都没什么新鲜事发生,生命就消耗在这种无休止的重复中,所有人都忍受着苦闷和乏味的煎熬。尽管他们也想出了种种方式来解脱喝酒、骂街、甚至打架、找女人,甚至有时也写写诗、读读书,可所有这些不过只是为了麻醉自己,借以排解心中的无聊与空虚,对他们来说生活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活着就只是为了生存。

奈保尔写每一个人的命运:疯子的现实,诗人的死亡,智者终于被生活洗得平庸,小丑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瞬间的灿烂,弱者始终在伪装一个不是自己的强者,一直在大笑的浪荡的母亲当知道自己的女儿走了自己的老路时倾泻全部痛苦的大哭,卫生球仍旧没有跳出那个下水道……作家毕飞宇在他的《小说课》中有一篇题为《奈保尔,冰与火——我读〈布莱克·沃滋沃斯〉》就《米格尔街》第六篇小说《布莱克·沃滋沃斯》做了极为深刻的讲解。他说:“《布莱克·沃滋沃斯》是一篇非常凄凉的小说,但是,它的色调,或者说语言风格,却是温情的,甚至是俏皮的,欢乐的。这太不可思议了。奈保尔的魅力就在于,他能让冰火相容。”文章中,毕飞宇也提出:“奈保尔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贫困、肮脏、令人窒息、毫无希望的社会景区,但是,这贫困、肮脏、令人窒息、毫无希望的生活从来就没有真正绝望过。”

有人说,奈保尔带有追忆往事属性的小说《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通灵按摩师》等都以故国为主要故事发生地,有头有尾,故事的走向跟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在复原一个幻想中的家园世界,在幻想中他好像依然生活在他们中间,在幻想中那些地方是万物的起源,《米格尔街》正是这个家园的雏形。其实,追忆是每个人的天性,对于作家而言,追忆更是其作品重要的一个方面,至于如何表达追忆,如何呈现追忆,便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情。无疑,奈保尔的表达或者说呈现是独具魅力的。1962年,奈保尔因《米格尔街》获得毛姆奖。

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也提到:《米格尔街》糅合了契科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达岛居民即兴编唱的小调,确立了奈保尔作为幽默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地位。

《大河湾》:以一个文化漂泊者的视角再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真相”

奈保尔作品众多,如果想读一本书了解他文学的精华,那就是《大河湾》。《大河湾》被誉为“最后一部现代主义的伟大史诗”。

《大河湾》是以刚果的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作品。小说主人公萨林姆是一位出生在非洲东海岸地区的印度裔移民,这里是一个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葡萄牙人混杂的地方,在地理位置属于非洲的外围,居民却多是印度人,这点恰与奈保尔身世极为相似,某种程度上萨林姆确实正如奈保尔自己的投影,只是对无根性的逃离,作者本人选择了能够容纳并且使之发声的欧洲国家英国,却把小说的主人公安排在了第三世界的非洲国家刚果。

战争结束后,萨林姆盘了一家杂货店。然后,他开着标致车,从东海岸出发,一路穿越流沙和泥泞,经历边境哨所对金钱、罐头食品的种种索要,来到非洲那个躲避在丛林深处,依赖部落之神的小镇,在那家杂货店,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这是奈保尔的《大河湾》这部小说的开头。于是故事就在萨利姆眼中展开了:故事主场是非洲,在那片大河湾下,不分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都忍受着时代的剧变:阿拉伯人来了,欧洲人来了,独立战争来了,新的总统来了,谋杀来了,屠杀来了……萨林姆这个靠杂货店为生的寄居者,也遭遇了身份与归属、孤独感、非洲大陆的神秘、重压下的逃离、金钱与权谋的不断更替,在惧怕中得过且过。知识分子如纳扎努丁,即便奉行见好就收的稳妥处世哲学,但每次的奋斗都被剥夺精光……萨林姆发现繁荣里总透着无边仓皇,无论他怎么挣扎,他永远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最终,他逃到西方艰难度日。

这一切,源于这个历经沧桑的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从混乱到繁荣,又从繁荣再经衰败。本地人也好,寄居者也罢,都看不见自己的未来。他们的未来在“大人物”手里。这个大人物,是殖民地时期一个女仆的儿子,他成了这个国家的总统,赶走白人,又依靠白人镇压了反对他的武士部落。他把自己的画像贴满国家的每个角落,他废除了“先生”、“女士”的称谓,所有人都是“公民”,他许诺给国民一个超越欧洲、民主、现代的新非洲,手中却高举着传说藏有神物的权杖,在非洲的丛林边上,糅合出了一个半生不熟的社会。

普通百姓在盲目过活,知识分子在躲避,大人物在欺骗。奈保尔就这样,以一个文化漂泊者的视角,再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真相”——— 在这块无根的大陆,“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大河湾》是一部没有太多技巧的小说。既没有水波的浩瀚,也没有百转千回的河道,是一条已到了平缓下游的小河,在午后阳光下缓慢慵懒地流淌。整部小说人物简单,一切只围绕主人公萨利姆的一段生活展开,情节就更平淡了,除了对萨利姆和情人耶苇特分手时那一段近乎性虐的描述,全书没有太多惊心跌宕的情节。萨林姆参与着这段历史,因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心态不断发生着不同变化。有人评价,这种没有技巧,这正是《大河湾》最重要的技巧,奈保尔规避了某些无法深入的人群,无法窥探的真相,用一个局外人主观性的眼光来描述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又尽可能筛除了过分情绪化的描述。人物细腻的心理流转,折射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现实。在小说中奈保尔也借人物由因达尔之口为困扰他和许多后殖民主义移民者的精神出路问题给出了一种答案“要学会践踏过去”,从文明的边缘走向中心,在这场文明的迁徙中寻找到普世文明的真谛,可以说,这也正是奈保尔自我人生的写照。

《印度三部曲》:有一种人远离了故乡,却比任何人都更了解那里

2014年,在他中国之行的一次采访中,他曾这样回答关于身份的问题,“我可以是一个作家,同时我也是一个旅行家。”

1962年、1975年、1988年,奈保尔三次赴印度,写下了有关印度的三本书,这就是:《印度:受伤的文明》《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被合称为《印度三部曲》。主要写奈保尔三次踏上印度——他祖辈的家园,这个隐藏在幽暗阴影中的国度,记录他对印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忧。

《幽暗国度》:奈保尔首次踏上印度,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这个有着暧昧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失落。在奈保尔一贯的嬉笑怒骂与孤傲冷漠中,后殖民情境中这个幽暗国度所展现的乱象令人何等无奈,何等绝望——一年的印度之旅,唯一的收获是: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所幸他的敏感没有喧宾夺主,反倒帮助读者真正进入了印度,一个游子心中的故国,正如莫奈笔下莲花深卧于池塘之中,带领我们进入那遥远的梦中花园。

《印度:受伤的文明》: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此时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与首次(《幽暗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和失落不同,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是“印度三部曲”第三部,也是奈保尔写印度最深沉、最公允的作品。第三次来到印度,奈保尔以孟买为中心,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这一次,激昂的笔锋让位于冷静的白描,率意评断让位于原味历史,奈保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动声色的聆听者、旁观者,一个记录印度人心声的人,进而创作出这部朴素但异常深邃的“口述实录”。

13年一次,总是在13年之后,奈保尔再次踏访印度,是一种巧合吗?小编不知道,但是奈保尔回到家乡面对族人那种欲亲近又逃避的感觉读来真切而富趣味。有人说,奈保尔的观察与趣味远远超越狭隘的道德。他对印度沉郁悲怆的感情中,永远夹杂着冷静的讽刺和准确的批评,思想的光芒不时在字句中闪烁。也有人说,印度三部曲也像短篇小说的集锦,如同那本著名的短篇集子《米格尔大街》,你也可以当作描写特里尼达的散文来读一样。人物、情节、对话是《印度三部曲》的重要部分,它们穿插在奈保尔的观察与描述之中,既显示现实的凹凸感,又显示文学的经典性。

有人说,断定一本书是不是好书,要看它是不是让人读了还想读,每次读都能让人欲罢不能的书,一定是好书。《印度三部曲》就是这样的书,不能不说,奈保尔的文笔迷人,对于家乡与祖籍,他是一个过客;对于立足的文明世界,他又是一个“异乡人”,他一步步缓慢地揭露了印度与他的内心,读来具有无比的乐趣……

有一种人,远离了家园,但是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就是这样的人。作家阿来评价奈保尔说:“笔调活泼幽默,描写简练传神,有豁达的命运感叹。但没有通常我们以为一个离开母国的作家笔下泛滥的乡愁。也没有作为一个弱势族群作家常常要表演给别人的特别的风习与文化元素。因此之故,我就爱上了他”。晨报记者 李春

新闻推荐

智利逮捕航班“诈弹”嫌疑人

智利武警17日说,虚假炸弹威胁16日造成智利和秘鲁、阿根廷境内部分航班就近紧急降落、返航或更改起飞时间,目前谎报炸弹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