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醉何处? ——伊斯坦布尔漫笔

西昌都市报 2018-08-15 01:46 大字

□李辉

兄弟

早就想去土耳其。

1992年第一次出国,我在北欧逗留一个多月。一天,路过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宫,林荫道上遇到一位老太太,随意攀谈。她问我:“你是哪里人?是土耳其人吗?”当然不是。后来,告诉朋友此事,他们端详我,竟也点点头,觉得丹麦老太太问得还真有点道理。

二十二年过去,终于有机会走进伊斯坦布尔。

“你像我们土耳其人。”从走进伊斯坦布尔那一时刻起,一直到离开,短短几天,我不断听到有人这么对我说。陪同我们的土耳其小伙子高明,汉语讲得颇为地道,对中国文化也颇熟稔,一些最新的网络语言都如数家珍,交流起来毫无障碍。我俩合影时,同行中国朋友一看:“你们真像兄弟!”我们一行三人,曾被安排到一个土耳其人的家里做客,开门迎接,一位会说汉语的主人,一见我,脱口而出:“你好。咦,你长得有点儿像土耳其人!”

面貌相似,时常会让语言的隔阂变得不那么重要。

兄弟——一种在他国旅行时不期而至的特殊感受,令人陶醉。有了这种感受,走在伊斯坦布尔川流不息的人群里,顿时少了陌生感。彼此对视,点头,微笑,无须交谈,另有一番亲切。

在皇宫博物馆,适逢一群男女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看见我们,他们显得格外兴奋,不住招手致意。一个男孩,大约十三、四岁,总在我身边转来转去,想和我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拍拍我的肩,比划着要我和他合影。之后,他又把我拉到他的一群同学那里。他们说说笑笑,活泼雀跃,反倒是站在中间的我,显得有些拘谨。男孩还特意拉来他的几个女同学,要她们单独和我合影。土耳其是我去的第一个穆斯林国家,出发之前,心里多少有点发憷,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些词汇:严肃、庄重、距离感、清规戒律……没有想到,伊斯坦布尔在我面前,呈现出却是一种相当开放的世俗化生活状态。此刻,站在这些中学生中间,孩子们的无拘无束,化解了心中诸多困惑。我想,或许,在这个男孩眼里,我既是远方的客人,也是可亲近的朋友、兄弟。

文化交融之妙,时常就在生活细节中。

那两天,我把和高明的合影、和小男孩的合影,发在微信朋友圈,一连串点评自中国飞到伊斯坦布尔的手机上:“太像了”“确实像”“还真有点像”“见到亲人啦”“真像”……

高明看后,笑得好灿烂。

猫与狗

伊斯坦布尔之行,堪称梦幻之旅。

飞机凌晨降落,大雨刚过,天空湛蓝如梦幻色彩。住进老城区一家小旅店,推开窗户,我惊呆了:窗外正对着山坡上的一座清真寺。赶紧翻开旅游手册,原来它就是世界著名的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因殿内墙壁镶嵌蓝色瓷砖,闪烁蓝色光泽,故又被称作“蓝色清真寺”。曙光渐露,蓝得令人心生敬畏的天幕,映衬着蓝色清真寺的圆顶和六根宣礼塔。宣礼塔高高耸立,直插蓝色深处。建筑与天宇,如此贴近,呼应相融,面对这景象,真有梦幻感觉。清晨六点,蓝色清真寺的广播里,传出新的一天的第一遍诵经声,抑扬顿挫,长短相间,浑厚的男中音刹那间回荡伊斯坦布尔的蓝色天空,梦幻的感觉增加了另一种婉转起伏。

“梦幻第一天,未想到猫狗是主角。行走中,到处是它们。与海相伴,与清真寺相伴。”走进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天,我发出上面这条微信。随后几天,这一印象依然强烈。

一座城市,人与动物的关系和谐与否,恐怕最能体现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也标志着人与自然的相融所能达到的境界。我喜欢旅游,时常感叹在所到的一些国家,动物与人一样,也是主人,它们随处可见,与人相安无事,成为城市风景的构成部分。

伊斯坦布尔也不例外。

居住的旅店距海滨直线距离不到百米。初到第一天,稍事休息,天一亮,我便急不可耐地走出旅店,沿着长长的海堤跑步,如不珍惜这里的空气、蓝天、大海,岂不是暴殄天物?

面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隔开。海堤左侧,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古城墙,历经千年沧桑,虽有缺损,但依然高耸,当年壮观气势仍可想象;海堤右侧,海水波光粼粼,远望对岸,那里便是亚洲大陆——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城区,依稀可见。在这样一条海堤上跑步,历史穿越与地理衔接的巨大反差,从来没有如此强烈。

很快,吸引我的,不是穿行海峡的巨轮,也不是高耸的古城墙,却是海堤两旁随处可见的猫与狗。它们干干净净,彼此相安无事。大雨过后,礁石上多有积水,它们身上也湿漉漉的。太阳越升越高,冬日的阳光也越来越和煦温暖,猫与狗,各自找一处,懒散地伸开四肢,无比享受的样子。海堤上虽不时有人跑步而过,它们丝毫不惊讶,不起身,依旧怡然于阳光。

一会儿,但见一位土耳其男子,手提一包食物放在一处礁石上,然后离开。猫与狗,并不蜂拥而至,而是这个离开,那个再来,悠闲自在。

就在它们懒散地躺在海堤和礁石之际,忙碌的是海鸥。成群结队的一批又一批海鸥,不知疲倦地在我们头顶上盘旋、俯冲。它们并不是来与猫狗抢食物,似乎是天亮之后的拜访。鸟鸣与水声层次分明,富有乐感的共鸣,猫与狗的悠闲,也就多了另外一种情调。

大海,海鸥,猫,狗……与人一样,都是这座城市风景的主角。在蓝色清真寺的草坪上,几只猫嬉闹追逐。一只猫,站在栅栏旁,任由我拍它,其乖巧萌态,可爱之极。走进另一个清真寺大殿,不时可见猫在慢悠悠地漫步,或者静静地凝视某个地方,动也不动。一条老街路旁,一条老狗静卧良久,人们从它身边走过,它抬抬头,不叫不嚷,安静如初。它的身后,是拜占庭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地下水库(如今称作“水宫”)的入口处,还有比这更好的历史呼应吗?

感到好奇,伊斯坦布尔的猫之多,堪与意大利罗马相比。走在罗马街头,特别是郊区的罗马浴场遗址一带,总能见到成群结队的猫,优哉游哉,自在得很。罗马是罗马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一度是东罗马帝国首都,猫在这两个历史古都备受主人青睐与厚爱,两者之间有无关联?我无力考证。其实,对于旅游者来说,无须考证。在不同城市之间发现共同点,在共同点中寻找彼此差异,本身就是旅游的乐趣。不妨享受其中。

一座城市与动物的关系,是永恒的话题。

美,缘于爱。

爱护一切生命,人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处,早已成为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传统。历经千年,长河不断,一直流淌至今。

最后还得补上一句,伊斯坦布尔的猫都很干净,毛发光亮,相比之下,罗马的猫就逊色了。

(李辉,《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写作以传记、随笔为主,业余从事文学翻译。主要作品有《巴金论稿》(与陈思和合作)《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封面中国》《传奇黄永玉》《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新闻推荐

卢比对美元汇率创新低 印度动用230亿美元外储干预汇市

土耳其里拉危机在新兴市场中蔓延,8月14日,印度卢比对美元首次跌破70关口,触及历史新低。上周以来土耳其里拉重挫,引发新兴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