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这么热,“气候变暖”咋还掉粉了 气候变暖理论在欧美从“政治正确”回归学术争论
当地时间8月4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一次演讲中,特朗普解开西装外套降温,并自嘲热得穿不住新西装。当天会场气温高达43摄氏度。虽然立秋已过,但罕见的高温依然炙烤着整个北半球,似乎也只有在这样的酷暑当中,探讨“气候变暖”问题才显得正当其时。近期,多家国际研究机构相继刊发报告,指称二氧化碳排放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正在加剧。不过,这些“应景”的报道在欧美尤其是美国并没有像过去一样收到一边倒的赞同声,反倒是质疑声不绝于耳。曾几何时,欧美将气候变暖理论当作“政治正确”来供奉,如今却成了争议话题。这种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本报记者王昱
人心散了
节奏不好带了
在尚未过去的这个夏天,只要你身处北半球,大约一定倾向于赞同“气候变暖”理论。因为这个夏天实在是太热了。今年进入夏季以来,北半球多国拉响了高温警报:在亚洲,日本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最高气温达41.1摄氏度,刷新日本高温纪录。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国发布罕见的红色高温预警,8月3日和4日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分别观测到了47摄氏度的高温,逼平了欧洲历史上最高温纪录,甚至连北极圈内的挪威班纳克7月30日也观测到32摄氏度的罕见高温。
如此酷热之下,原本有些沉寂的气候变暖理论又重现高调的趋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月6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出新的警告:若人类不立刻转向“绿色模式”,地球或在数十年内进入难以控制且危险的“温室”状态。该研究宣称,“气温升高2摄氏度可能会激发一些重要的临界元素,之后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地球系统推升到更高的温度。”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媒体。8月2日,《纽约时报》在其杂志和网站上刊发了这家报社有史以来最长的文章,主题就是关于气候变化,题目是《失去地球:我们几乎阻止气候变暖的那十年》。文章不无惋惜地回顾了公众对气候变暖问题曾经的高关注,指责特朗普政府和支持他上台的美国公众近年来忘掉了这场危机。
但在《纽约时报》推送该文的官方推特下,这则报道并没有收获预想中的一致好评,反倒是气候变暖理论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该推特留言区里展开“厮杀”,双方各摆论据展开论战,一时间好不热闹。
看来,《纽约时报》至少有一点说对了——近年以来,哪怕是在炎炎夏日里,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问题的看法也不再那么一边倒了。
据美国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近期的调查显示,虽然美国今年夏天同样酷热,但仍有接近40%的美国人赞同特朗普“不认为在地球气候改变进程中,人类起了很大作用”的说法,并支持其去年退出旨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巴黎协定》的举动,另有约17%的受调者对该问题不置可否。
那么,气候变暖理论为什么会在美国“掉粉”呢?这其中大有说头。
是学术问题
也是饭碗问题
提到气候变暖理论,不能不提英国东盎格鲁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气温升高2摄氏度,地球环境将发生灾变”这个论断,最早就是由该中心提出,并被《巴黎协定》所采信的。然而,近年以来,该研究中心却频繁爆出研究不规范的丑闻,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气候门”事件。
2009年末,一名俄罗斯黑客入侵了东盎格鲁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计算机服务器,盗载了中心主任菲尔·琼斯教授等气象学家上千封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并将之悉数公布在一个气象科学家网站上。这些文件显示,该研究中心联系范围内的大量气候学家涉嫌操纵、删改、美化实际数据,以便支持其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结论。该中心一位科学家甚至在邮件中大骂怀疑气候变暖的同行,指称后者要砸了该问题研究者的饭碗,并威胁要把他“打得满地找牙”。
更耐人寻味的是,此事发生后,英国的处置却显得很“磨洋工”,只有被抓了现行的琼斯教授被迫引咎辞职(但仍然以“气候专家”的身份活跃于欧洲学术圈),英国皇家科学院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公布对该事件的结论性报告,BBC等权威媒体则罕见地关闭了该新闻下的评论区。该事件最终不了了之。
但是,“气候门”的发生还是让公众开了眼。原来有关气候变暖的研究并不是象牙塔里的纯学术,而是关乎研究者切身利益的一门生意,而将该问题当生意做的,似乎并不只有大学里的学者。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是全球变暖理论的支持者,他制作的《难以忽视的真相》曾让他获得了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可是后来媒体发现,他自己家2006年的用电量竟然是19万度,而美国家庭的平均用电量是1万度每户每年,他是平均用电量的19倍。既然他这么鼓吹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那为何他自己却做不到省点儿电呢?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戈尔是全美最大碳交易公司的合伙人,碳交易牵涉到的经济利益大得惊人。换言之,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这个理论支撑起了一个千亿美元的市场。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是荒诞的,就会有无数人的饭碗被砸。如果是这样,有关气候变暖的讨论真能够做到“纯学术”吗?
是变暖还是回暖?
尽管遭受了诸多质疑,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理论依然占据主流。美国《自然》杂志曾做过统计,目前在讨论气候问题的学术论文中,赞成气候变暖的论文在数量和引用率上都超过反对论文的10倍以上。虽然近年来唱反调的论文数量确实有所增加,但从总体比例上说,依然可以认为气候变暖是当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可我们同样也得留个心眼,万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
事实上,很多反对气候变暖的理论至少听上去也很有说服力。比如一种“回暖论”就认为,目前平均温度的升高,并非人为因素所致,而是地球在经历15世纪至20世纪初的“小冰期”之后的一种自然回暖。
持该理论者研究发现,大约10世纪一直到14世纪,地球的气候曾经相当温暖,这段时间被称为“中世纪暖期”,欧洲的平均气温比如今还高,英格兰可以种植葡萄,挪威北极圈内的领土乃至格陵兰也能够进行殖民甚至耕种作物。在这段温暖的日子里,欧洲人口急速扩张,北欧、俄罗斯等原本人迹罕至的地区都住满了人。但随之而来的“小冰期”却导致了整个欧洲急速降温,粮食减产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导致欧洲人开启了地理大发现和全球殖民历程。为了度过“小冰期”时代的严冬,欧洲人需要大量木材作为燃料,而航海同样需要木材,两种需求的迎头相撞造成了木材紧缺,于是开采燃烧值更高的煤炭作为过冬的替代品变得划算起来。而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煤炭孕育了工业革命。
如此说来,居然是“小冰期”促成了人类在近代的飞跃,气候变化真的是坏事吗?
“回暖论”的倡导者们试图用以上事实说明两个论点:第一,地球气候变动其实一直在发生,人类甚至在不久前就曾亲历过一轮气候巨变。这种气候变化的发生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贸然的“贪天功为己有”,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第二,即便我们将面临气候变动,解决方案也未必只有裹足不前,就像“小冰期”的出现,反而刺激了当时进取的欧洲远航四海并引爆工业革命。看来,发展的问题只能由进一步发展来解决,裹足不前甚至走回头路是没有出路的。
总而言之,气候是否在变暖、原因何在、人类又该如何应对,对于这些问题,全世界的学术界、政界、舆论界依然在争论中,距离形成所谓“全人类共识”还早着呢。在此背景下,普通公众所能做的恐怕只有兼听则明,不要被一种理论和一时的气温所迷惑,那样,真的会显得我们很好被忽悠。
新闻推荐
首批中国公民免签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