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利 不要缺席这场有关人类未来的辩论

新京报 2018-08-11 01:12 大字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曲。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8年8月

书中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年12月

书中提出,进入21世纪,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升级人类。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4年11月

书中分析,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只剩下了我们自己?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万万没想到,以色列青年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还能组成“三部曲”。在完成《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之后,近日又全球同步推出了《今日简史》。当然,这只是出版社定的中译名,原名直译应为“21世纪的21个议题”。

如果不考虑资本力量的推动,我更愿意相信赫拉利有些意犹未尽,有些非说不可的话要对读者说。知过去,晓未来。听着这位有预言家气质的历史学家,系统地对当代诸多热点问题侃侃而谈,确实也是别有趣味和启迪。

“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赫拉利在书的开篇就表态:“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此,他希望读者“在忙着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不要缺席“这场有关人类未来的辩论”。这个理念实在诱人,令人不由自主地追索作者所指示的方向而去。

《今日简史》的第一个部分,也是赫拉利在“三部曲”中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还是科技与未来的问题,这已经变成一种大众化的焦虑。这种焦虑,在赫拉利看来,源自于理想的幻灭。在现代科技尚未充分发展的阶段,也就是21世纪以前,人们编织过很多关于社会的“故事”,或者说各种“主义”。当这些故事起起落落、纷纷破裂之后,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点,现代社会正按照它自身固有的逻辑在演进。科技的力量在一点点排挤人工,不管对何种“故事”持有执念,都无法回避这种趋势。

赫拉利预感,人在身体能力和心智能力上的优势慢慢丢失,可能连“被剥削的价值”也稀少了。于是,在可见的今天,数字霸权使得人们多年来通过艰苦斗争和巨大教训所确立的现代理念基石“自由”和“平等”,正变得十分可疑和岌岌可危。所有这些就在眼前发生着清晰可感的变化,赫拉利提炼成一句话,就是“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人没有了工作,不是因为经济危机,或者你无能力去工作,而是不需要人来工作了。到21世纪中叶,至少70%以上现有的工作,在赫拉利看来,理论上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取代。到21世纪末,这个数值说不准就是90%。这个趋势是极其恐怖的。人类曾经苦心孤诣搭建出现代化的大厦,构建了精密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发明出近2000多种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给抹平。在书中,赫拉利做了很多带有科幻感的估量和想象,对现在很流行的焦虑发出了共鸣:在不久的未来,个人可能会变得如草芥般无足轻重。

“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

基于第一部分的立论,赫拉利开始在全书的第二三部分考虑人们可能要面对重大的政治挑战。首先是人们从原先的民族-国家框架里慢慢剥离出来,重新打散,依照兴趣和意愿,自然结为不同的社群。当人们以为这种形态是互联网科技带来的红利时,赫拉利却认为是大数据系统对人的拆解和孤立。在线上,人们似乎因虚拟而更加融洽,而在线下,其实更为疏远与隔阂。

因此,各种文明和文化都在出现保守或“返祖”现象,这点倒与社会学家鲍曼提出的现代人更为“部落化”相契合。民族主义在各国迅猛回潮,宗教越来越多和政治诉求搅和在一起。文化认同的开放与宽容,被越来越多的冲突和对抗声音替代。恐怖主义者到处生事端,他们用很小的破坏力,极大地干扰着人们的判断,绑架着世界的和平。

作者因此非常担心,2018年会像1914年,某种世界大战的阴霾,在满满的大国猜忌和互掐之中席卷而来。更多人相信全球战争是极小概率事件,因此,赫拉利提醒读者“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因为无数次战争的发动,都是人们理性计算、认真权衡的结果。可是到头来机关算尽,血海尸山,人们发现战争的目标和事实相差霄壤,真正的增长往往都是和平的红利。

赫拉利为此提醒人们应该持有谦虚的态度,不管是何种文明,都不要相信自己的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唯一关键,独一无二,不可或缺,比其他文明更优越。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以各种信仰或神的名义党同伐异。所有的现代人,在追寻信仰之前,必须要先学习好“世俗生活”这个真课题,真实面对自身的不完美。在这些篇章里,作为最有说服力的例证,赫拉利十分诚恳地提出,不要神化全球流传的犹太人智慧。在他看来,根本没有一个大家想象中“天生优秀的犹太民族”。虽然犹太人为人类文明进程贡献了很多优秀人才,但其实他们的成功都与自身的努力和机缘有关,并不因为“犹太民族”而特别加持。

赫拉利自然比任何人更有资格这样对自己的民族进行谦虚地反思。可是,在新的趋势之中,过去人类明白的道理、积累的经验是否对未来有效?赫拉利预感,或许正在今天,这一切都要归零。面对全新的技术浪潮,人类一样还会犯各种愚蠢的错误,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比互相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更大,比方说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疏忽和失误操作。

“重新认识自己!”

因此,在第四五部分,赫拉利提出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重新认识自己!”并借此重新探讨真相与生存道路问题。

作为知识分子,触及真相,必然要探讨现代的权力、正义以及谎言。赫拉利对权力造就的阴谋论深恶痛绝。他慷慨陈词、铺排良多,如果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那就是:“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得如此之精密,权力、洗脑还在讲数万年没变的老故事、玩数万年玩不够的老把戏、撒着数万年没变的谎言,丝毫不直面真正的危机。”在书中,赫拉利对未来将要发生变化的忧虑,远远大于对当下实际问题的焦灼。现代的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比历史任何时期更冲击着关于人的诸多“元问题”:我是谁,我如何思考,我的意识和意志是自由的吗?

人首先生活在具体的吃喝拉撒基本生存要素之中,其次是活在宗教、文化、民族等等各种“故事”里。我们似乎是自由作出的各种决定,其实深受环境的影响和种种“故事”的暗示。当环境变得宽松、生活变得优裕,那些影响我们的“故事”就变得越来越斑驳和美好,我们的大脑掉入赫胥黎式的“美丽新世界”之中,不由自主地、温和舒适地丧失了更多的自由。

针对这种困境,赫拉利继续展开阐述: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的互联网系统会被“黑入”,但越来越多的现状表明,我们自己的头脑系统已经被大数据包围和侵入。以前,我们总被强大而邪恶的东西所裹挟,野蛮暴力、殖民侵略、庞大帝国等等。无论是国家兴亡、无休止的战争、为理想的生生死死,都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促成了人的演进。现在,世界慢慢变平的趋势很明显,人们极力去避免“旧故事崩塌”所带来的痛苦,却被那种貌似美丽的东西所吞噬,慢慢丧失自我,诸如消费潮流、奶头乐式的精神安慰、娱乐至死等等。

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赫拉利集中在一起加以讨论,却显得非常有系统性和警示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代世界无论什么情况下,听到“牺牲、永恒、纯洁、恢复”四个词,一定要非常小心,要记得去把言说者的煽情转化为现实:士兵哭泣,妇女受虐,儿童恐惧地颤抖。每个人的确必须要有从痛苦开始的能力。观察痛苦,探索痛苦,不失为知道宇宙真相、人生意义和自我身份的最好出发点。在金句频出的《今日简史》一书中,赫拉利的此番提醒,不失为一种智者良言。

在全书的最后一个议题“重新认识自己”一章中,赫拉利提供了一些私人性的例证,他如何接受自己的同性恋偏好,如何认识自己的国家与文化(以色列),又如何去禅修与冥想,并借由冥想获取对过去与未来的沉思等等。综合看来,《今日简史》一书并不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学术作品,而是一位青年史学家对于当代问题的随笔集。不过,作者富有灵气的表达和深邃的反思,的确可以给乐于思考“世纪大问题”的读者,提供一次“参与讨论的契机”。□陶林

新闻推荐

菲海军成功试射近程导弹

新华社马尼拉8月9日电(记者袁梦晨杨柯)菲律宾海军9日宣布,菲海军一艘多用途攻击艇当天成功试射一枚“长钉-ER”型近程导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