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研究报告披露惊人事实:如果升温4或5摄氏度,地球环境承载能力将降至10亿人口 光减排放还不够 地球难免变温室

华商报 2018-08-08 02:18 大字

今年夏天热浪席卷世界多地。一份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警告:即便各国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恐怕仍难以阻止地球平均气温上升4至5摄氏度、变成一个真正的“温室”;各国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避免冲破地球环境承载能力“阈值”。

这份报告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恢复中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多名科学家联名撰写,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

报告作者认为,当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大约1摄氏度,平均每十年升温0.17摄氏度。报告说,一旦气候变化突破地球环境承载能力的“阈值”或称“临界值”,可能触发全球生态系统从“中性”或“有益”转向“有害”,最终产生比人类活动所能排放总量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入大气,使地球不可避免地变成“温室星球”。

这些科学家建议,要阻止这一变化,单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够,还要在护林育林、治理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技术以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封存地下等方面下功夫。

报告列出不下十个可能“引爆”气候急剧恶化的“临界点”现象。

其一,“永冻层”融化。俄罗斯、加拿大、欧洲北部等地区永久冻土层内封存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按当前排放速度大约相当于15年的排放量,一旦因冻土层解冻而大量释放,将加速全球变暖,而升温过程反过来会加快这些温室气体释放,科学家称之为“正反馈”效应。

其二,森林枯死。报告称,一旦全球升温3摄氏度,可能使40%的亚马孙雨林“顶梢枯死”;这一过程可能延续至下个世纪;山火灾害可能加快这一破坏过程。

其三,冰雪变少。极地冰川面积正在迅速萎缩,尤其是北冰洋。与冰雪表面将太阳辐射反射向太空不同,冰雪消融而成的海水将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致海水升温,继而导致更多冰川融化,形成恶性循环。

其四,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对西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盖和冰原受全球变暖影响融化的速度预测不一,但同意存在某个“临界点”、即可能在地球升温1至3摄氏度的情况下触发。这两大冰盖融化,将使海平面上升13米,届时人类社会可能面临“没顶之灾”,因为全球三分之二大城市及大部分可耕农田海拔不超过10米……

科学家警告,这些变化过程互相关联,一个“临界点”爆发可能引爆另一个。假如升温4或5摄氏度,地球环境承载能力将降至10亿人口。新华

>>相关新闻

今年确实特别热 报告不是“狼来了”

这份报告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近年全球普遍“变热”,极端天气频发,引科学界警惕。

今夏全球多地创高温纪录,欧洲多国最高温度超过40摄氏度,触发干旱、山火等灾害。希腊雅典附近海滨地区7月23日爆发山火,致91人死亡。

而日本政府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持续高温致使全国超过七万人到医院就诊,其中138人死亡,远超2013年创下的原纪录。4月30日至8月5日,日本许多地区经历创纪录高温,东京附近熊谷市7月23日最高气温41.1摄氏度,刷新日本气温观测史最高纪录。

日本全国总计71266人因疑似中暑、热衰竭等症状就医。先前最高纪录是58729人,发生于2013年6月1日至9月30日。仅7月30日至8月5日一周,日本就有13575人因高温就医,其中13人死亡。日本文部科学省7日建议各地方政府考虑延长今年的中小学暑假,以预防中暑。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遏制全球变暖比预想更难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6日电(记者周舟)一个国际科研团队6日说,把全球气温控制在《巴黎协定》目标内比预想更难实现,原因是气温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