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齐鲁晚报 2018-07-14 02:50 大字

□陆恺

周末读王小波。在一篇《我为什么要写作》的文章里,读到一个词“减熵”。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是件既危险又没有实际好处的事,偏偏还有人要去登山。王小波把这叫做“减熵现象”。他说,通常人总是喜欢趋利避害,热力学上把自发现象叫做熵增现象,所以趋害避利肯定减熵。

在这篇文章中,他还拿自己当例子。他学的是理工科,完全可以去做赚大钱的事情,可是他却放弃了这些机会而选择写作,当时的年代,写小说不但挣不了钱,有时还要倒贴一些,他说自己这样立志写作就是个减熵过程。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傻瓜才会这么干。

可问题是,根本没有人拿着枪顶在傻瓜们的后脑勺逼着他们这么干,选择减熵过程几乎100%是自愿自发的行为。为什么会有人心甘情愿去趋害避利呢?我想,大概只有一个词可以拿来解释,那就是“自得其乐”。

想起我的前同事美亚,她是一家跨国公司中国区的营运总监,拿着过百万的年薪,是人见人羡的金领。年初,听闻她跳槽了。没多久,在朋友圈里看到她发来的链接,简直大跌眼镜,她居然创业去做培训师了,约了几个朋友,租了间办公室,开了家时尚职业培训中心。

这年头培训机构多如牛毛,一个新机构如何冲破竞争障壁吸引生源?以我的判断,美亚肯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入不敷出,未来到底会发展成怎样不敢说,但美亚似乎并不为此焦虑,看她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依旧神采奕奕、信心满满。也许,这就是“痛并快乐着”的减熵过程?

我的同学宁远也是。这个中学时代跑800米不及格的娇气女生,如今却成了跑步女将。每个周末清晨我们还躲在被窝里时,她已经奔跑在路上,风雨无阻。她年年参加马拉松比赛,我有时很想问问宁远天天跑累不累,但看到她在朋友圈里晒跑步图片,看到她脖子上又挂上新的马拉松奖牌,我就羡慕她怎么可以笑得那么明亮、那么爽朗、那么活力四射。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写过一首诗,我挺喜欢,题目叫——《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其中有句话特别值得深思:“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你仅仅度过了它/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没有喜悦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想想自己,一年365天,究竟有多少天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又有多少天仅仅是度过了它们?而那些心随梦走的“傻瓜们”,他们趋害避利但换来每一天都是自己喜欢的,这是不是才是真的富有?

新闻推荐

美国总统驾到!英国民众“花式”抗议

“英式幽默”世界闻名。在抗议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时,英国民众使出了浑身解数。“特朗普充气宝宝”气球,街头的儿童哭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