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作家安徒生 推荐作品:《柳树下的梦》

淄博晚报 2018-05-19 11:20 大字

(上接12版)

8

再一个影响我至深的外国作家,也就是第三个外国作家,他生活写作的时间比上面前两位更早,丹麦的安徒生,大家都很熟悉了,安徒生的作品课本都收入了,安徒生的哪篇作品对我影响最深呢?《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野天鹅》《海的女儿》……都不是,深深感动我的是《柳树下的梦》。你读过吗?它不是一篇童话,是篇现实主义小说。在丹麦农村有一家比较富,有一家比较穷,富家有个女孩子,穷家有个男孩子,男孩女孩青梅竹马,在乡野里嬉戏,后来,富家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穷家留在那个农村,当两个小生命都成长成人,富家女孩被送到皇家音乐学校,成为一个歌唱家,穷家男孩,长大后成为一个修鞋匠,跟修鞋老师学手艺。长大以后,修鞋的小伙子想起当年他和小女孩一块在田野里嬉戏,就想找到这个女孩子,他背着工具箱徙步从家乡走到哥本哈根,一路修鞋,风餐露宿,终于到了哥本哈根。找到了女孩的住处,是个很漂亮的小楼,敲开门,女仆问他是谁呀?你找谁呀?他说出自己的名字,也说出那个女孩子的名字。女仆进去通报,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家乡来人,他们很热情地招待他,好吃好喝,并说有一间客房永远给他住。他痴痴望着女孩子,女孩跟他说,哥哥我学会唱歌了,你老远来了,我献上一曲吧,说着就唱起来,满屋子共鸣,桌上酒杯都在共鸣,像夜莺一样的美丽歌声。女孩子说你在这里听的不过瘾,给你一张票,我会在那唱,那就是剧院。小伙子拿着票到了剧场,哎呀多么漂亮的建筑呀!位置正对着舞台,音乐响起幕就拉开了,女孩子出现了。演出结尾,观众尖叫女演员的名字,送上一束束鲜花,小伙子随着人群来到后门,这儿聚集了很多的粉丝,过来一辆漂亮的马车停在后门,等啊等啊,忽然后门开了,人们欢呼起来,这时先出来一个年轻的绅士,然后就见一只玉手搭在绅士的手上,走出来就是那位女演员,从小跟他一起青梅竹马的那个女孩,绅士把女孩扶上马车,马夫挥鞭,车走远了,人们散去。这时修鞋的少年忽然意识到,这座美丽的剧院不属于他,这条街道不属于他,路灯不属于他,马车不属于他,马车所乘载的女孩子也不属于他,原来一切都不属于他,他一步一步走回了那个住宅,回去以后,那家人准备了很好的晚餐,女孩的父母跟他解释,她演出很劳累已经睡了,你也早休息吧,明天我们还有时间。男孩子说,我不住这了,我要回去,要回家,回故乡。他就背着修鞋箱,连夜赶回家乡,走啊走,走出不属于他的空间。这时,已经是秋天了,很多落叶在脚下,风吹着旋转着。走到一棵大柳树那儿,他觉得实在劳累了,就坐下来靠着大柳树睡过去了,做了许多美丽的梦。第二天天亮了,路人发现有一个修鞋匠倚在一棵柳树下,冻僵了,死掉了。我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过去读书,总是要问书里的角色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柳树下的梦》里有没有坏人呀!是没有的,一个坏人都没有,我才明白,不能用那种浅薄的方式看人生。原来我所面对的人生,没有坏人也会让我们悲苦,人生有时也是很无奈啊,我们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跋涉,都有一棵老柳树等着我们。上世纪90年代,《光明日报》出版社让我编一本新的文集,那本书的书名就叫《在柳树的臂弯里》,我也渴求有一棵老柳树,像母亲一样慈爱的拥抱我受伤的灵魂,慰籍我受伤的心灵。

9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推荐作品:《没意思的故事》

还是一个外国作家,就是第四个对我影响至深的俄罗斯作家安东·契诃夫,契诃夫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人要生活得高雅,他所有小说的主题都是反庸俗!人很容易变庸俗,生活在一个孤立境界、个人的小悲观里面,会失去大怜悯的情怀。契诃夫有一部小说叫《没意思的故事》,用第一人称写的,我是在50岁以后才仔细来读这篇小说,其实很有意思,他写一名俄罗斯院士,功成名就后什么都有了,可忽然觉得生活非常无聊,陷入了中产阶级的那种富足、平庸、灰色的生活,一天到晚就是一些事重复来重复去。还写一个姑娘叫卡嘉,卡嘉父母双亡。在她父亲去世以前就把全部财产交给小说里的我保管,卡嘉可以随时去取。他写的卡嘉是一个很失败的女子,她想当演员,想在话剧舞台获得成功,可是她追随一个巡回剧团,到处巡回演出,很失败,还生过一个孩子,夭折了,后来就一个人寂寞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宅子里,卡嘉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生活,小说最后卡嘉找到他问他: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回答不出来,但难得卡嘉这一问啊!我们生活在中产阶级一种不缺吃、不愁喝、不愁穿的生活状态中,往往就会变得平庸,变得没有追求了。所以每次读这个故事就刺激我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一种生活意义。

10

美国作家海明威推荐作品:《永别了,武器》

最后一个,也就是第五个影响我至深的外国作家,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海明威出生在1899年,海明威影响我最大的作品是哪一部呢?是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美国青年亨利和一个英国女孩凯瑟琳,在意大利军队里,一个打仗,一个当护士。后来他们看穿了战争的意义,就告别意大利,告别武器,来到瑞士。他们结婚怀孕,但在医院生孩子时,难产了,孩子生下来,脐带绕脖子,死掉了,凯瑟琳也死了。这篇小说对我冲击在哪里?在于叙述文本,那个时候我已经不仅仅是通过小说读社会、读人生了,我开始尝试写小说、写社会、写人生。但文学不但需要有生活积累、生活认知,还需要有文学技巧。文学是文字组成的,你要学会编排文字,海明威的文本非常简洁、非常简约,这是很难做到的。这篇小说的最后结尾,凯瑟琳知道自己不行了,要死了,海明威写的很简洁,凯瑟琳只重复了两次,意思是“我不怕死,但我厌恶死”,他写亨利最后和医生的对话,医生想和他解释为什么没救、手术怎么样。“你不要说了。”他走到了凯瑟琳死去的那间病房。“先生你现在不可以进来。”一名护士说。“不,我可以进去。”进去以后,连一个过渡句都没有。“你出去。”那护士只好出去,“你也出去。”他对另一个护士说,那个护士也出去了。屋子里没有开灯,暗极了,他用第一人称写,我觉得我在和一个石像告别,我走出了病房,我走出了医院,雨中我走回旅馆,小说结束。这么简洁的文字表达了那么复杂的人物内心和特定情况下的人物关系。他这种极简主义的叙述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在叙述文本上给我们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榜样。

(晚报记者郝永勃刘洪霞沙红翠赵瑞雪孟书祥孔晓文整理)

新闻推荐

特朗普:美方根本没有想在朝鲜实施“利比亚模式” 美朝领导人会晤并未生变

新华社发朝中社5月18日提供的照片显示,金正恩(中)出席朝鲜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美国总统特朗普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