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森任务 一个知名轰炸机中队的尴尬结局
机鼻被完全摧毁仍能顺利返航的B-17
第324轰炸机中队是二战期间美国陆航第8航空队中一个赫赫有名的单位,著名的“孟菲斯美女”号,那架第一个完成了25次任务而得以返回美国不再参战的B—17轰炸机,就来自这个中队。正是在成为第二架“孟菲斯美女”号的激励下,第 324中队的机组们频繁参与对第三帝国的空中打击,在战时岁月中屡立战功。然而时值二战结束前夕,就在全中队的最后一次出击中,第324中队却不得不面对尴尬的结局。
目标:捷克的克虏伯
到了1945年4月中旬,缠绕在纳粹德国脖子上的锁链已经越来越紧。苏联红军打到了柏林郊外,英美盟军在德国腹地快速推进,其中由巴顿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已逼进捷克斯洛伐克边界——胜利女神已经在向同盟国招手了。
与此同时,盟军的空中部队继续保持着高强度的作战姿态,以英国为基地的第8航空队仍每天出动,而这一时期最大的困难并非密集部署的德军高射炮,也不是先进的Me262喷气机,而是如何为轰炸机群确定有价值的目标。
经过之前几年的反复“犁扫”,在1945年春天尚未被盟军空袭破坏的重要工业目标已屈指可数,不过确实还有那么一处,那便是位于捷克西部重镇比尔森的斯柯达兵工厂。斯柯达堪称捷克的克虏伯,这里在战时一直是德军坦克、自行火炮和其它重型武器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然而主要是顾虑捷克人的民族感情,第8航空队始终没有对这里下手。
情况在4月23日改变了,这天深夜,第8航空队的多个轰炸机大队接受了空袭斯柯达工厂的任务。斯柯达工厂的雇员多达4万人,而且大部人是捷克本地人,为了尽量减少伤亡,盟军将在24日上午先派出P-51战斗机投下警告工人在次日远离厂区的传单,然后在晚上由英国广播电台BBC向捷克工人发布同样的警告。而在行动日也即25日的清晨,盟军最高统帅部将再次通过BBC发布公告,呼吁斯柯达的工人们立即离开厂区。
按照计划,第8航空队将派出8个B-17大队参与比尔森任务,分别是第40联队的第92、305大队,第41联队的第303、379、384大队,第1联队的第398、381、91大队。和同行的另外7个轰炸机大队不同,第91大队首先要攻击比尔森机场(侦察表明那里驻有100余架敌机),然后再飞向斯柯达厂区。大队部就把这个双重任务赋予了经验丰富的第324中队,以此来彰显这支飞行队的特殊性。
4月25日凌晨2时,8个大队的机组人员全部起床吃饭,于一小时后接受了任务简报。6架P-51将率先出发,在轰炸机群到达比尔森上空45分钟之前发回天气情报等讯息;第92大队将在轰炸机大编队中领头,其余大队依次跟进。对第324中队而言,他们的B-17可以选装20枚250磅(110千克)通用炸弹,或者6枚500磅(220千克)通用炸弹加上4枚M-17型燃烧弹。
第324中队的机组于4时30分开始登机,他们的首架B-17在5时30分升空,到6时05分,参战的12架B-17已全部完成升空。第324中队随后在6时42分顺利完成和第91大队其余中队的会合,仅仅比指定时间表推迟了1分钟。看起来,比尔森任务从一开始就有好兆头。
晴空无云?阴云笼罩!
9时30分,B-17机组们可以从机载电台里听到BBC再次对捷克工人发出的警告,这时距离目标大约还有1小时航程。而很快的,事情就开始变得不那么顺利了。
首先,P-51飞错了方向,结果把布拉格的天气情况误报了过来。晴空无云?直到第92大队的领航机飞近比尔森时才发现当地其实被厚实的阴云所笼罩,这根本就不是适合空袭的天气。在地面上,德军炮手也听到了BBC的广播并且做好了拦截准备,当领头的B-17大队开始飞近斯柯达厂区时,高射炮便开始发出猛烈而准确的射击。
由于天空中密布云层,第92大队实际上几乎找不到目标,机群只能掉头,再度穿越炮火地带,B-17在第二次飞越厂区上空时才勉强投下炸弹。其后跟进的第305大队也在寻找目标时发生了困难,只能大体按照第92大队的投弹区域实施了轰炸。
陆续到场的其余轰炸机部队都经历了类似的麻烦,有的中队完全不知道把炸弹扔向了哪里,有的中队180度掉头反复寻找目标区域(比如第384大队的几个中队在厂区上空来回飞了三遍),有的中队则干脆提早飞向返程会合点去了。
对于那些执着地在目标空域往返复飞以找到投弹位置的轰炸机来说,它们的每次通场都会吸引比上一次更为猛烈的炮火。就算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德国空军的防空部队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第92大队的369号,第305大队的300号,第303大队的447号,第384大队的501号,第398大队的266号和652号,第379大队的178号和272号等B-17纷纷中弹、起火、失控、爆炸、坠落。
调头的轰炸机中队和迎面而来的另外中队擦肩而过,完成了投弹的中队在更高一点的地方来回飞行,等着友邻中队上来会合,有的中队因为领航机迟迟找不到投弹点而继续盘旋着……当殿后的第91大队接近斯柯达厂区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乱糟糟的画面。
第91大队的2个中队很快陷入了同样的困境,他们的领航机完全在厚重的烟云中找不着北,结果2个中队都完全无法投弹。接着,第324中队赶来了,先前他们瞄着比尔森机场的跑道中线实施了一番打击,现在带着剩余的炸弹奔赴斯柯达厂区,准备向这个应该已经备受打击的目标发出自己的致命一击。
第324中队在接近目标后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他们在欧洲上空执行任务以来最猛烈的炮火,甚至在柏林上空都没见过这么密集的防空火网。在下意识的躲避动作中,中队的编队变得异常紧密,各架飞机的间距变得很小。
“我们已经扔完炸弹了!”
当第324中队飞越厂区时,身处884号B-17中的副中队长约瑟夫·温斯托克中尉确信自己从云层的空隙中看到了目标,他觉得厂房已经出现在他的投弹瞄准器里,可是他看到中队的领航机并没有投弹而且关上了弹舱门,也就没有投弹。
就在那一瞬间,一发高射炮弹在884号机首附近爆炸,冲击波击毁了机翼上的二号发动机,还把金属碎片打进了温斯托克的肩膀。这名中尉随即后仰,在这个过程中带动了投弹拉杆,于是884号的炸弹倾泄而下。
看到自己的副中队长已经投弹,中队另外的飞行员们也纷纷下令投弹,尽管领航机并未投弹,机长们也不确定下面是否就是斯柯达厂区。整个第324中队只剩2架轰炸机还没有投弹,一架是约翰·尼科尔中尉的623号,再就是中队的领航机,中队长伊曼纽尔·克莱特中校所在的588号B-17。
在中队长那架外号“野兔”的轰炸机上,投弹手罗伯特·芬奇中尉报告说他无法确定投弹点,于是克莱特中校告诉飞行员威廉·奥斯,“那么好吧,我们转圈,关上弹舱。”接着克莱特打破无线电静默,要求其他飞行员跟着他重新转回目标空域——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部下已经纷纷投弹。
一片混乱在电波中爆发了,有那么一瞬间,克菜特什么也听不清,因为他的飞行员们同时都在叫嚷着。之后克莱特听清了一句,“我们已经扔完炸弹了!”然后又有一个人说,“如果你要转回去,那么你就是孤单一架了。”
克莱特一定非常不快,他要求大家立即安静。然后他补充说:“我们往回转。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这是命令。”于是没有一个飞行员再发言,第324中队掉头180度重新扑向德军的火网,尽管那时实际上只有2架飞机还具备轰炸能力。
但大家一起往回飞的局面没能持续多久。已经被击伤的温斯托克的884号这时开始掉队,机组成员们扔掉了包括机枪和无线电在内的设备,这样一来他们的B-17尚能保持高度。在无线电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克莱特允许自己的副中队长提前飞返英国。
当由阿尔曼多·克罗萨少尉驾驶的飞机再度飞越斯柯达厂区时,它受到了重击,球形炮塔机枪手詹姆斯·伍延特中士说那是他“生平经历过最可怕的炮击”。无数弹片在机鼻、机翼和机身上穿孔,伍延特一度都想要跳伞了,“但不知何故,这架飞机仍在保持平飞,而且一直如此。”这架飞机很快也脱离了编队。
约翰·哈特费尔德少尉的061号B-17外号“艾克将军”,掉头后不久,就有1发炮弹在机腹弹舱门附近爆炸,幸亏弹舱内已经空空如也。机舱随后冒出火苗和浓烟,所幸机组成员奋力救险,及时化解了险情。
“艾克将军”在受创后自然脱离编队,此举又带动附近的另外几架B-17也照样行事。在较为靠后的位置上,伍拉德少尉的959号飞机迎来弹雨,它的一台发动机被打掉,另一台只能维持50%的出力,伍拉德当即掉头折返。“弹片直接打进了飞行员座位的椅背,你想我还能怎么做?”他后来说。
指挥着936号B-17的雷蒙德·达尔林中尉更加果决。正当他的机组为完成了投弹任务而松了一口气时,无线电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了中队长要求掉头复飞的命令。达尔林关掉无线电,要求全体机组投票决定。尾炮手韦恩·克尔说:“中尉,我已经结婚了,我有一个儿子。我不会再折回去了,如果你要去,我就跳伞。”于是达尔林告诉大伙:“我们不会再回去了。”在舱内一片欢呼声中,936号飞机直接向英国飞去。
就这样,当第324中队的飞机或是中弹,或是偏离航向,或是搞不清楚命令,或是直接抗命之际,带队长机上的尾炮手查尔斯·库恩在对讲机里提醒中队长克莱特,“588号飞机现在是单独行动。”他得到的回答是:“把炸弹扔对地方,然后我们就回家。”
“冷战”思维
虽然第324中队的12架飞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有10架平安无事地正常降落在巴辛伯恩的英国空军基地跑道上。
另外2架中,伍拉德的959号飞机在接近基地时已经只剩2具引擎,液压系统失灵,起落装置失灵,不过最后它有惊无险地以机腹划停在巴辛伯恩的草坪上。另一架飞机,尼科尔的623号已几乎耗尽了燃料,但仍迫降成功。当机组们爬出机舱时,尼科尔被命令立即到指挥塔报到,他满以为自己会因为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成功着陆而受到表扬,结果却被臭骂了一顿。
完成任务汇报后,第324中队的飞行员们没有回营地休息,而是集中起来,被脸色铁青的中队长痛批了很长时间。自己要求掉头的命令居然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克莱特把这视作第324中队的奇耻大辱。他喊道:“如果你们这些人在早几年参战,那么同盟国早就打输了。”当有人说他们之前已经投了弹时,克莱特说他不在乎他们是否扔下了炸弹,既然他命令大家和他一起回去,他们就得照做。
最后,克菜特声称将会选出5个最应该为这次抗命事件负责的飞行员,在他们的25次休假任务数上再加上额外的5次,也就是得出击满30次,才能回国去。这个决定让飞行员们的精神大为受挫,很多人觉得额外的5次任务就相当于是死刑判决,而他们中的有些人距离25次任务已经只差2到3次了。
不过在克莱特离开后,他的飞行员奥斯安慰众人道:“别担心。在战争结束前,不会再有5次任务了。”奥斯是对的。比尔森任务就是整个第8航空队在战时的最后任务,第324中队此后再也不需要出生入死了。
虽然对斯柯达工厂的空袭不如人意,比尔森任务的很多参与者更把此行看作是自己在二战中最混乱和最可怕的飞行,但是事后的航拍照片却显示有近七成的斯柯达厂区在空袭中被毁,由于预警措施到位,只有6名捷克工人丧生。不过由于大量炸弹误投它处,附近的居民区受创严重,至少造成67人死亡和335座房屋倒塌。
在不少人看来,第324中队似乎并没有对摧毁七成斯柯达厂区做出过什么贡献,相反倒很有可能是居民区的破坏者之一,或许正因为如此,中队长克菜特此后绝口不提这次空袭任务。虽然值得欣慰的是中队的全部12架飞机都载着机组人员返回了基地,但对于久经沙场的第324中队来说,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战争,确实是令人遗憾的。
所有关于比尔森任务的混乱记录成了第8航空队一个不太显眼的历史注脚,其实如果详察此次空袭的缘起,不难发现这般混乱状况其实本无必要出现。空袭斯柯达工厂的主意来自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本人,在他看来,苏联人将趁西进之际在东欧布置其势力范围,对斯柯达工厂的打击将使苏联军队无法使用那里的军工设备,而美国飞机深入捷克上空一事也可以对苏联红军起到某种威慑作用。也就是说,在二战还没有结束时,艾森豪威尔就已经在以“冷战”的思维行事了,比尔森任务又怎能不以尴尬收场呢? 来源:航空知识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闫子敏)外交部发言人耿爽9日表示,中方对美方退出伊核全面协议表示遗憾,呼吁所有各方坚持政治外交解决方向,妥善管控分歧,尽快回到继续执行全面协议的正确轨道上来。耿爽说,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