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红场见证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悠长的鸣笛,高亢的“乌拉”

齐鲁晚报 2018-05-10 01:09 大字

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穿着迷你军装的小朋友向过往坦克打招呼。本报特派记者高寒摄本报特派记者李师胜(右)在莫斯科采访。本报特派记者高寒摄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本报特派记者陈玮(后排左一)、张阿凤(后排右一)与庆祝胜利日的学生合影。轰鸣的各式装甲、导弹部队车辆驶过莫斯科街头,车上的士兵向挤满街头的市民招手致意,驾驶员不时鸣笛,引来市民一浪高过一浪的“乌拉”声。处在这种环境中,似乎回到了1945年的5月9日,亲历着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时刻。这就是俄罗斯的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本报特派记者李师胜高寒

发自莫斯科

胜利日元素随处可见

莫斯科当地时间8日下午3点,本报特派记者经过8个小时的飞行,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航空公司及旅客有一个传统,就是当飞机平稳落地后,全体人员鼓掌高喊“乌拉”。有人说这是因为俄罗斯航班事故率较高,或是机长降落一般比较“猛烈”,但更多的人认为,这只是俄罗斯人的传统。

从谢列梅捷沃机场到达白俄罗斯站时,虽已是北京时间9日凌晨1点,但记者还是决定前往莫斯科最出名的阿尔巴特街,感受胜利日阅兵的前夜。

9日,是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73年纪念日,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同时,全国放假一天。所以,当天晚上,市民已经在享受假期。在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上,市民大多穿行而过,欣赏着街边的景色。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各种胜利日的元素。在大街的中央一处位置,正在进行着胜利日的摄影展览。上面有苏联名将朱可夫等接受德国投降时的照片,有战士们卧地警戒,有工兵在筑桥,有文艺兵……在另一处墙壁上,有巨型的朱可夫将军的照片。在另外一处巨型建筑上,整个楼体的灯光打出了“5月9日”的字样。

观众中有不少中国人

当地时间上午9点左右,在距离红场只有1.5公里的阿尔巴特街边已难觅立足点,节日的气氛愈发浓厚。人们大多戴着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军帽,孩子们更是身穿整套迷你军装。他们挥舞着国旗,向着克里姆林宫方向张望。对于普通俄罗斯民众来说,在距离红场最近的街道上欣赏刚刚离开红场的受阅部队,就是胜利日最好的庆祝方式。

上午9点30分,市民陆陆续续在街边集结。在10点之后,不知不觉中,街边已经被人群占据,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战车将要驶来的方向。在挤来挤去的人群中,在莫斯科读研的中国留学生刘欣(化名)和同学也来到了现场。这也是刘欣第一次经历莫斯科的胜利日阅兵。

刘欣说,在他乡感受别国的胜利日,别有一番感觉,处在情绪高亢的人群中,看着驶过的军车,她也被感染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俄罗斯的狂欢节。”刘欣说,胜利日这天,莫斯科七八成的市民都出来看阅兵。

阅兵现场还有一支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导游是一名中国姑娘,她还专门穿了一套苏联时期的女军装,引来很多莫斯科市民拉着她合影。

战车引来民众欢呼

当地时间10点,阅兵式在红场正式开始,而此时的阿尔巴特街主路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公交站牌上、附近假山上,能爬人的地方都已被占据。

“乌拉,乌拉!”10点40分左右,人们的视线中终于出现了等待已久的战车。从这一刻开始,人们的呼喊尖叫声,配上战车轰鸣声和回敬的鸣笛声,以及空中战机的轰鸣声,阿尔巴特街上就再无安静。刚刚在红场神情严肃的士兵,到了这里更像是打完胜仗接受人民欢呼的英雄。微笑、挥手甚至飞吻,每一次互动都会引来民众更大分贝的欢呼。

这其中,孩子们是最活跃的。他们要么已经挤到了人群最前面,要么骑在父亲肩上,居高临下观看。最为奔放的孩子,莫过于比着音高喊“乌拉”。即使被他们震得耳鸣,也没人会责怪他们,对孩子来说,任何表达爱国的方式,都是会被原谅的。

“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天!”一位30岁出头的莫斯科市民用浓重的“俄式英语”对记者说,他当然知道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阅兵“很花钱”,但“和中国一样,我们抗击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值得为此庆祝,每年都要庆祝!”

新闻推荐

不取模也能做烤瓷牙 3d打印强势进驻文登口腔医院

本报文登5月9日讯(通讯员丁欣欣宋剑波)近日,区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接诊了一位患者,这名患者在外院准备做烤瓷牙,备完牙(磨完牙)后取模(取牙印)遇到了麻烦,因其咽部反射特别敏感,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