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随笔】大国中东角力或愈演愈烈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4-18 06:15 大字

   

自从美英法三国4月14日对叙利亚发起军事打击以来,叙利亚局势仍在发酵。从美方的一些表态来看,针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似乎到此为止,接下来将会是对俄制裁。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的中东政策仍以扶持沙特、以色列等盟友对抗伊朗为主,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反击”有不断加码之势,未来中东地区的美俄博弈和大国角力或许会更加激烈。

叙利亚当地时间4月14日凌晨,美英法三国以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化武设施为由,对叙利亚的三处目标发起打击,三方共发射了超过100枚导弹。根据美方的说法,打击“成功击中每一个目标”。叙利亚政府则表示,叙防空系统拦截了大多数导弹。美国防长马蒂斯说,美军对叙军事行动是“一次性”打击。

美国为何带头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并不乏以化学武器为由实施军事打击的先例。2003年,美国就曾以伊拉克拥有包括化学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去年4月,美国为回应所谓“化武袭击”,同样向叙利亚霍姆斯省的一座军用机场发射了59枚导弹。

从美国国内因素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叙动武似乎有点“形势所逼”。一方面,随着特朗普国安团队的变动,候任国务卿蓬佩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等“鹰派”人物上位,使美国对叙政策愈加强硬;另一方面,特朗普私人律师科恩的办公室近日被联邦调查局搜查,使其承受的“通俄门”压力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打击叙利亚或可成为转移压力的一次尝试。

那么,美英法此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又是什么?毕竟,谁在叙利亚使用了化学武器目前并无各方普遍认可的定论,单纯这一次打击又不足以改变叙利亚局势。有不少分析指出,特朗普在宣布军事打击时曾指责俄罗斯和伊朗也应该对“化武袭击”负责,打击结束后美方很快又表示将推出对俄新制裁,这意味着美国的真正目标可能是俄罗斯,打击的目的正是要遏制、打压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在分析人士看来,从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到2015年俄罗斯介入叙利亚争端,俄罗斯在与西方的博弈中一度占据主动,也导致其与西方的关系持续紧张。然而,不久前西方因为俄前特工在英中毒事件集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现在又在叙利亚组成针对俄罗斯的“联盟”。两次缺乏明确证据的“莫须有”事件引发西方“过度反应”,似乎预示着今年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会更加激烈。

不过,美英法在军事打击后马上摆出“和谈”姿态,美国白宫表示总统仍然希望美军撤出叙利亚,意味着西方并不会在叙利亚与俄罗斯摊牌。

新闻推荐

叙称导弹发射为“错误警报”触发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17日报道说,叙利亚当天并未遭到袭击,叙防空系统发射多枚导弹为“错误警报”触发。  该报道援引叙军方消息人士的话说,“错误警报”导致叙防空系统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