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流血冲突因何再起
新华社记者 赵悦 杨媛媛
旷日持久的巴以矛盾再度升级。截至4月1日,连续3天的冲突导致至少1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1600人受伤。
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和以色列坚持强硬立场的情况下,巴以和谈前景渺茫,巴勒斯坦与美、以关系持续恶化,近期难有转圜迹象。这让巴勒斯坦人深感失望和不满,导致其举行抗议示威。而巴以冲突如果继续升级,或导致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
长期积怨 集中爆发
3月30日,两万多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边境举行大规模示威,纪念第42个“土地日”,同时开启持续数周的“回归大游行”。其间,一些巴勒斯坦青年向以方投掷石块、燃烧瓶,以色列士兵则开枪射击,造成大量巴方人员伤亡。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爆发流血冲突的首要原因与巴勒斯坦人对美国彻底失去信任,对和平、安全与未来感到极大失望有关。
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12月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将把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至耶路撒冷。尽管巴方强烈反对,但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坚持在今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70周年之际举行驻耶路撒冷新使馆的开馆仪式,给以色列送上“大礼”。
“巴勒斯坦被彻底抛弃,巴以和平协议失去意义。美国彻头彻尾偏袒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只能用投掷石块表达不满。”加沙政治分析人士阿德南·阿布·阿米尔说。
他指出,联合国安理会3月30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当天大量巴勒斯坦人伤亡事件。但由于美国反对,安理会未能通过谴责以色列的声明,这也是美国袒护以色列的最新例证。
其次,越来越多犹太人定居点越过1967年战争线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修建,蚕食着巴勒斯坦土地,对巴方建国构成实质影响。近期,以色列传出要在这些非法定居点实施以色列法律的声音,这意味着确认以色列对这些地方拥有“主权”,也由此引发巴方强烈抗议。
再有,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长期严密封锁,导致当地百姓生活极度困苦。最新统计显示,加沙地带失业率高达47%,当地近200万人口中有约130万人处于赤贫状态,只能依赖国际救助维持生活。在美国近期削减援助后,加沙地带爆发人道主义危机,当地民众因遭受封锁、生活无望而怒火爆燃。
冲突延续 前景难料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月31日称赞以军对巴方抗议者采取的行动,称正是由于他们的英勇果断,保证了以色列安然度过犹太教节日逾越节。同时,以方发表声明,谴责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利用妇女儿童当“人盾”,称以军射杀的目标都经过甄别,证实为哈马斯成员。
分析人士认为,对以色列而言,维护自身安全,铁腕压制巴勒斯坦人的愤怒,保证美国5月在耶路撒冷顺利“开馆”是当前要务。因为巴方明确表示抗议将至少持续到巴勒斯坦“灾难日”。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近百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此后,巴勒斯坦将5月15日命名为“灾难日”。
当前,加沙地带居民在距离巴以边界数百米的地方搭建帐篷,准备每天举行抗议示威活动。当地分析人士认为,这轮巴以冲突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每周五聚礼日或4月17日的巴勒斯坦“囚犯日”等重要日期,都有可能发生激烈冲突。
加沙地带分析人士塔拉勒·奥卡勒认为,抗议取得了一定效果,国际社会开始重视巴勒斯坦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已经要求对巴勒斯坦人伤亡事件开展“公正和透明”的调查。
渴望和平 寄望转机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巴勒斯坦人抗议示威是被迫做出的选择。在阿拉伯国家内乱不止、美国政策全面倒向以色列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巴以问题日益复杂难解。
鉴于美国政府的不公正立场,巴勒斯坦已经拒绝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单独调解人身份,宣布巴以签署的和平协议失效,巴政府也断绝了与以色列政府的联系。巴美、巴以关系跌入历史低谷。
尽管如此,巴方并未失去对和平的渴望,而是寄望于国际社会参与化解巴以矛盾。近来,巴总统阿巴斯多次呼吁召开巴勒斯坦问题国际会议,建立监督化解巴以纷争的国际机制,以此作为打破巴以僵局的突破口。 (新华社拉姆安拉4月1日电)
新闻推荐
晨报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格伦代尔市新开一家“自拍博物馆”,讲述自拍的历史、文化和技术。自拍是这几年的事儿吗?博物馆创建者之一汤米·洪通告诉法新社记者:“自拍有着惊人的悠久历史,最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