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时代 小制作

阜阳日报 2017-12-28 13:58 大字

[摘要]冯小刚电影《芳华》观后

张晓东

有些恍惚呢。身边世界对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好评如潮,在朋友的建议下也去了影院。结果呢,差点在放映厅沙发上酣然入睡。看来,我又和这世界杠上了。

《芳华》虽是小人物的故事,包裹故事的却是一个大时代。看得出导演的雄心,可若没有智慧,雄心就很难实现。艺术家与他的时代是个永恒的艺术话题。紧张、对峙应该是艺术家面对时代的常态;而且激情、思想、个性一个都不能少。以此察看,冯小刚多少有些尴尬。一直娱乐至死的冯小刚进入中年后渴望变得深沉严肃,至少是商业片和艺术片交叉进行;可是,到目前为止,只能说,他只是有了深沉严肃的姿态而已,中国艺术家所经历的时代并不薄情,足够伟大,但中国的艺术家们无法企及波兰基斯洛夫斯基、美国斯皮尔伯格的高度,冯小刚也如是。按说,从《集结号》开始,经过《唐山大地震》、《1942》至今天的《芳华》,也有许多年了,为何进步不大呢?道理其实也简单,早年“京油子”惯了的冯氏后来要改弦易辙,没有剥骨抽筋“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自我革命是不行的。说到底,还是冯氏的“内伤”难以痊愈。“京油子”身上的那份活泥鳅似的“油滑”以及骨子里所谓“逗你玩”的中国式“智慧”根深蒂固,即便现在要诚心诚意地认真,那份真中有假的诚恳,叫人看起来还是有滑稽之感。之前的《老炮儿》早已玩过了一回冯氏的“深沉”。先前,《不见不散》、《甲方乙方》等的“一点正经没有”换成《老炮儿》的“一本正经”,那一份“端”着的“装”,还是露出了不自然的底色。记得,大约是在拍了《集结号》和写作《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前后吧,冯小刚自评:成不了大师了!认命。但从后来冯氏的动静看,还是有些不甘心。冯氏的努力当然令人尊敬。但底气、元气可不是说补就补的啊。何况,还有身外的这个“大时代”,从娱乐至死来看,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可换个姿势,比如严肃而深沉的艺术追求来面对就未必,它就像座大山横在你眼前。就这点说,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包括冯导有令人悲悯之处。冯氏心里堵了太多的东西,却始终再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姿态来面对他的时代了。到了《芳华》,他恨不得把这个堵得他憋气的大时代一网打尽。可惜,力不从心。

而且,心也不静。面对大时代,《芳华》拍得小而杂。以小搏大不是不可以。可是,《芳华》太过驳杂而臃肿,塞在里面的东西太多,贪多嚼不烂,每一点只是蜻蜓点水,貌似什么都有,结果啥也没有。影片一开场,那左右来回摇的镜头摇得人眼晕,有时镜头衔接得都要让人喘不过气来了。就这样,片中还得时不时地出现“……年之后”的字样。大幅度的跳跃使得影片的叙事显得粗糙、空洞,没有质感。没有舒缓的节奏,当然也没有精雕细刻的空间。只好大量运用其实更多象征隐喻意味的镜头来抒发。《芳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实,因为缺乏饱满的细节。人物也是脸谱化的,高干富家子女的刁蛮、任性、自得,普通人家孩子的自卑、隐忍、屈辱。特别是男主“活雷锋”刘峰好的那叫完美,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张爱玲在小说《封锁》里借吴翠远的口说:“这世上好人比真人多,翠远不快乐!”鲁迅的狂人则说:“难见真的人!”果然。年纪增大心地变得柔软的冯导还改变了严歌苓小说里的结局。影片最后,冯小刚愿意让刘峰和小萍抱团取暖,相互慰藉。而在严歌苓的叙述中,刘峰一直爱着他记忆中的那个林丁丁,小萍也没有得到她的爱情,而是陪着刘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小说家严歌苓,似乎比导演冯小刚来得更冷酷。严歌苓的残酷,相较于冯小刚的柔软,哪一个更具有深度的真实呢?

《芳华》,芬芳的年华啊,在残酷的年代却只是百花凋零,生活对刘峰、何小萍很残酷,对那些幸运儿也并不更多善良。即便后来仍拥有花团锦簇人生的那些人儿,经历了那样的大时代后,内心未必比那些比他们更苦过的人更安宁。《芳华》中充满荒凉,干枯的荒凉、喧嚣的荒凉、残酷的荒凉乃至繁华的荒凉,令人惆怅、忧伤,就是没有温暖。人的心都凉了。为什么呢?冯小刚遗忘了他该回答的问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时代,他奉出的还是小小的制作。

新闻推荐

苏丹政府表示不会加入任何地区联盟

新华社喀土穆电(记者马意翀)苏丹政府26日表示,苏丹在外交上不会“选边站队”,不会成为任何地区联盟的一员。苏丹外交部长易卜拉欣·甘杜尔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苏丹从来都不是地区联盟的一员,苏丹向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