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之争|特写:犹太人的欢庆,阿拉伯世界压抑的愤怒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6日,加沙加沙城,民众收看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发表的电视讲话。 视觉中国 图
12月6日夜,耶路撒冷老城区一片欢庆,灯光在古城墙上照满了美国和以色列国旗;而在不到10公里外的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恒,披在圣诞树上的彩灯被关闭,抗议在沉默中蔓延。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着手美驻以色列使馆搬迁事宜之后形成鲜明对照的两个场景。
“这是对现实迟到的认可,是一份历史性的声明和现实政策的转变,我很高兴它终于成真了。”出生在西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梅龙·梅迪兹尼(Meron Medzini)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言语间难掩兴奋之情。
与之相对的,约旦学生康万佳则显得愤怒难当,她的祖父母都出生在巴勒斯坦,在她看来,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是恶劣的,但造成这一结果的源头更在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的不团结,“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永远的首都!希望我们能团结,恢复自己的权利!”
犹太学者兴奋不已:改变历史进程展现了领导力
据路透社7日援引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的话报道称,美国正要求以色列对于特朗普关于耶路撒冷的表态保持克制,别急于作出回应,原因是华盛顿方面预计到该决定将引发反弹,并正在评估这一决定对美国设施和民众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
不过,以色列总理内坦尼亚胡似乎并未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在特朗普宣布决定之后,他很快就对此作出非常高的评价。内塔尼亚胡将6日形容为耶路撒冷历史性的一天。“我们深深地感激特朗普总统作出勇敢而公正的决定。”内塔尼亚胡说,他同时还号召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将驻以使馆搬到耶路撒冷。
而来自《华盛顿邮报》6日的报道,在特朗普宣布这一重大消息之前,内坦尼亚胡出言谨慎,他只是称赞与美国“不可替代的”关系,很快就话锋一转,继续强调起伊朗的威胁,而避免谈及美国大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一事。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特朗普此举掀翻了美国近70年中东政策的一大禁忌,或将使巴以和平更加遥遥无期。
但出生在西耶路撒冷的犹太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领导人的领导力是通过正确阅读历史,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改变历史进程来体现的,无需受到70年前不同条件背景下制定的政策的约束。”梅迪兹尼向澎湃新闻评价道。
不过,梅迪兹尼兴奋之余也并非全然满意,“尽管特朗普声明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但他并没有使用以色列语境中的“整个耶路撒冷”一词,因而,这一声明并不会即刻改变现状。”梅迪兹尼指出,为了减轻阿拉伯人的恐慌,特朗普还特意提及他仍赞成“两国方案”。
1967年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其中包括被巴勒斯坦人视为未来首都的东耶路撒冷地区。以色列方面声称整个耶路撒冷都归属以色列,不接受任何谈判。在特朗普的声明中,这个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被模糊地带过。
去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下令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的承诺为他拉来不少美国犹太人和基督教福音派的选票。但就任一年来,复杂的地区局势令特朗普屡次推迟宣布这一决定,引发国内犹太利益集团的强烈不满。
“特朗普作出这一决定,首先是兑现其竞选承诺,其次,这也是美国一直以来的政策。”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多尔西(James M. Dorsey)向澎湃新闻表示。
多尔西所言“美国一直以来的政策”指1995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政府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并授权拨款将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但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并没有落实该项法案,声明此事必须由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通过和谈解决。
随后,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三任总统任内都每隔六个月按期签署了豁免令,避免将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今年5月,特朗普也曾签署过一次。本周,就在特朗普作出新的声明前,还有媒体援引各方消息称,特朗普将再度推迟做决定。但到了12月5日晚,白宫方面最终确认特朗普将于次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特朗普的声明增强了以色列国家的“合法性”。”多尔西补充道。
阿拉伯人:感觉“成了别人眼中的玩笑”
相比于犹太人兴奋中捎带不满的情绪,阿拉伯世界愤怒中满是无奈。
“除了为他们(巴勒斯坦人)祷告,我们普通人无能为力。”目前在约旦读书的康万佳说。她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转发信息更是透露了她的无力——“阿拉伯统治者们警告美国搬迁驻以使馆的后果,使我想起了他们写在烟盒上反对吸烟的警告。”
“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会让阿拉伯人和全世界的穆斯林更相信不能通过谈判恢复土地,更怀疑国际社会的作用性。”来自埃及的学生马坚愤愤地向澎湃新闻表示,一开始,阿拉伯民众和领导人都不承认所谓的以色列国家,但最近领导人妥协了,接受“两国方案“,开始走谈判的道路,可是以色列却不接受“两国方案”,“几十年的“谈判”成果只是以色列扩大了领地而已”。
12月6日,在特朗普发表声明前数小时,据以色列《国土报》消息,巴勒斯坦已有多个伊斯兰武装组织将当地时间周三至周五(6日-8日)定为“愤怒三日”,并准备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其中,周五正是穆斯林的礼拜日。以往,每周五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巴勒斯坦人前往由约旦托管、处于以色列安保下的阿克萨清真寺进行礼拜。以色列当局已就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做好防范。
“在社交媒体和街头政治紧密结合的时代,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将引发巴勒斯坦地区的大规模街头抗议活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向澎湃新闻分析道。
“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些暴力行为,甚至可能是第三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我可以理解他们,但这些起义终会消退。”梅迪兹尼认为,当前还有更多更紧迫的事件等着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关注——伊朗的坐大、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以及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国的紧张局势。
在梅迪兹尼看来,特朗普的声明并不会影响到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等一些海湾国家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这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现在必须提出必要的抗议,但我们还有共同的敌人——伊朗。”
阿拉伯各国政府的不同反应也招致了许多民众的不满。《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首先在巴勒斯坦爆发的抗议活动很可能被以色列军队武力反击,情况会变得更加棘手——阿拉伯国家民众的“反美”、“反以”抗议活动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反政府”的表现。
“被用武力抢走的东西,只能用武力才能夺回来。”在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中,已故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在1967年战时发表的这句名言被多名阿拉伯受访者引用,他们同时承认,阿拉伯世界的现状难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阿拉伯人)只要团结事情就不可能走到这一步!”康万佳说,“这结果一部分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损害了自己的尊严,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玩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12月7日报道,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张水利就“印度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表示,近日,一架印度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印方此举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我们对此表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