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伊斯兰国”旗号还能打多久?

半岛都市报 2017-12-06 11:11 大字

库尔德武装12月3日宣布,已从伊斯兰国手中重新夺回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控制权。(资料图片)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中东败局已定,然而这个面临消亡的恐怖实体正试图“借尸还魂”,以其他方式显示其存在感。近日,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遭恐怖袭击,造成305人死亡。埃及总检察长说,袭击者持有“伊斯兰国”旗帜。

极端势力趋向碎片化

即便没有埃及总检察长的描述,这次恐袭发生的地点以及武装分子的作案手法,也容易让人联想到长期在西奈半岛兴风作浪的“伊斯兰国”西奈分支。这个自称为“伊斯兰国西奈省”的组织,也是“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外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分支。

这次恐袭事件表明,在“伊斯兰国”丧失其大本营之后,其分支机构的活跃度可能增加。与此同时,“伊斯兰国”作为实体虽然消亡,但是这杆大旗依然有其精神号召力,一些恐怖组织仍可能打着“伊斯兰国”的旗号从事各种恐怖活动。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伊斯兰国”都将阴魂不散,中东极端势力将趋向碎片化。

除了“西奈省”,“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还有“阿尔及利亚省”、“呼罗珊省”、“也门省”等分支。早在“伊斯兰国”出现之前,这些极端组织打着各自旗号在当地从事恐怖活动,“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崛起之后,他们又纷纷宣布追随“伊斯兰国”的名号并成为其分支力量。

有分析指出,“伊斯兰国”作为恐怖实体消亡后,大量恐怖分子将分流至其他分支组织或其他恐怖组织,其指挥组织架构可能转入地下,变成让人头疼的基地组织升级版本。

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此外,在埃及和中东其他国家,除了“伊斯兰国”及其分支外,还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诸多极端组织,仅在西奈半岛就有不下10个极端组织。

这些极端组织不大可能像鼎盛时期的“伊斯兰国”那样通过占据大片领土组建恐怖实体,但其频繁发动的各种恐怖袭击足以对中东地区安全秩序造成严重威胁。

欧亚集团中东和北非负责人艾哈姆·卡迈勒认为,失去作为其支柱的“统治区”,“伊斯兰国”组织对于伊拉克或者叙利亚的完整不再构成战略威胁,但是随着武装分子回归传统恐怖主义活动,伊拉克和叙利亚可能继续存在激进的叛乱活动,特别是在缺乏重建支援的情况下,恐怖主义仍将是一个关键性挑战。

目前,针对“伊斯兰国”的反恐战争取得决定性进展,该极端组织仅在少数一些地方继续抵抗,这让许多人相信它马上就要被击败。然而,埃及恐袭事件又在提醒世人,“伊斯兰国”组织不会轻易消失。更重要的是,“后‘伊斯兰国\’时代”,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将回归传统,其目标的弥散性也使得各国反恐的压力不断增加。

最近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一次反恐国际会议上,与会学者对于一场战争能否终结“伊斯兰国”对中东地区的安全威胁表态谨慎。一些专家甚至担心,尽管“伊斯兰国”组织在表面上不复存在,但只要导致其存在的复杂矛盾和根源没有消失,它完全可能潜伏起来,伺机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卷土重来。

全球恐怖威胁仍严峻

今年来,“伊斯兰国”逐步丧失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所控制“领土”之际,其外溢效应不断冲击欧美和亚非多国。近一年来,不仅针对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呈上升趋势,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突尼斯、肯尼亚、巴基斯坦、阿富汗、菲律宾等国,重大恐袭事件也时有发生。

面对在战场不断失利的局面,“伊斯兰国”的战略由“坚守领土”转向“保存有生力量、开辟新战场”,把一些指挥员和骨干分子转移到埃及西奈半岛、北非马格里布、阿富汗、东南亚、东亚等地区,进行组织、煽动、招募和破坏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已取得欧洲公民身份的人员重返欧洲,发动多起针对西方的“独狼式”袭击。

从自杀式爆炸袭击到攻占城市,从随意发动袭击到充分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新型社交媒体招募人员、鼓动袭击、筹集资金、协调行动,“后‘伊斯兰国\’时代”,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伊斯兰国”的地盘虽然已经丧失,但其领导机构和大部成员并未消亡,其代表的极端主义思想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渗透,未来仍可能催生新的恐怖主义形态,国际社会对此应有充分准备。“伊斯兰国”旗号的号召力仍在,其外窜骨干正试图与各地本土恐怖组织联手,伺机卷土重来,跨国性更趋明显。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美首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的宝宝诞生 目前孩子留院观察

新华社华盛顿12月4日电美国贝勒大学医学中心4日宣布,美国一名接受子宫移植手术的女性上月在该中心成功产子,这名新生儿是美国第一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出生的宝宝。贝勒大学医学中心当天在网络直播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