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解 人 性 教 子 有 道 读《理解人性》
道
■彭忠富
国人可谓是世界上最关爱孩子成长的族群,我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希望他们茁壮成长,但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懂得怎样教育孩子。譬如溺爱孩子的现象,在一些家长身上就不同程度地存在。溺爱孩子会产生什么后果?惯儿不孝惯狗上灶,古人的话可谓通俗直白。被宠溺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没有设定自己的边界,而是干涉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会导致儿童更加依赖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并且拒绝分离。这种过度的亲密关系会由于儿童的错误认知而得到强化:他们认为家中长辈因为自己的爱而需要履行更多的责任。
他们会对父母说:“因为我爱你们,所以你们必须这样做。”一旦被宠溺的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固定,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他们没有获得从父母身上学会应对未来生活的一技之长的任何机会,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一旦离开家庭步入社会,肯定会遭遇挫折。因此,我们为了当好家长,必须尽快学会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会如庖丁解牛般,科学有效地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伴随着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理解人性》是他的代表作。本书以自卑感、社会情感为核心概念,强调个体的多种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情绪情感、思维和性格,都是以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并服务于个体所追求的生活目标。本书认为个体的行为模式起源于童年早期,自卑感是其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为人们发展社会情感、识别并调整自己性格和行为中的缺陷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
本书包括《儿童与社会》等十三章,分为人类行为和性格的科学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内在驱力和发展规律。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性格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多种性格特征的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社会情感对个体性格特征的调节作用。本书旨在向大众介绍关于个体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同时详细阐述如何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用于指导个体与环境、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以及个体的人生规划。
笔者认为,社会规则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准则和心智的发展。社会是一个有序生活的群体组织。如果缺乏群体的适当保护,儿童的发展会趋于缓慢。童年早期表现出的不同行为趋势会促使儿童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类型。一部分儿童更愿意去寻找获得像成年人一样的力量或勇气的方法,他们的认知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格趋于成熟和健康。另一部分儿童则固执于展示并试图证明自己的弱小,会表现出依赖、敏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特点。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人格形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在儿童的行为方式中分析环境投射的信息,找到合理的教育方法。
自古以来,探索人性就是一项繁杂艰巨的科学任务,解决人性的问题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当今社会,人们处于相对孤立或隔离的生活状态之中,使得几乎所有人都对人性了解不多。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如果掌握了阿尔弗雷德的个体心理学,不仅可以了解我们自己,还能够成为一个教子有方的家长。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日内瓦11月28日电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28日下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在地万国宫与叙反对派代表团“叙利亚谈判委员会”进行会谈,标志着中断四个多月的叙利亚问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