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开拓人生大哲学
小的是美好的作者:[英] 舒马赫/著 李华夏/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月
■阳锡洲
世间许多和小有关的事物,大抵也是美好的,如寻常百姓的生存,微小得不计其数,正是这不计其数的“小”创造形成了社会的“大”。
阅读英籍德国学者E.F.舒马赫的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启发。比如,它提醒我们要克服对大规模经济的迷信,科技进步必须回归人的真正需要等。诚然,这是一本讲经济的书,但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感悟。
“把商品看得重于人,把消费看得重于创造劳动,这是真理的颠倒。”舒马赫的这个观点,实质就是一则颠扑不破的真理。我曾经参加过一次乡下老家的婚礼,女方父母要这要那,并要求酒席至少摆50桌,但他们的孩子据说一点儿都不爱劳动。我的老父亲当时就不看好这家人,嘴里蹦出一句话,“若要好,大做小。”果然,两年时间不到,男女双方不欢而散。父亲的朴素世界观,其实很契合经济学家的思想,把物质看得比人本身还重要,显然很荒谬。在老父亲的朋友圈里,那些喜欢“大做小”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往往让邻里仰之敬之。相反,那些喜欢“小做大”的人,最后却变得越来越小。
“小”与“大”的辩证无处不在,这既是思想意识,也是工作方法。舒马赫就坚持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并非无所不能,小规模的组织更要善于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大概可以算作是一种回望吧,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好姿态,回望历史可以鉴古知今,回望来路可以找寻初心。几年前,我担任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每天都面对很多心有罹患的大学生,其中就有学生认为自己很渺小、未来没奔头。能够看到自己的渺小,自然是一份冷静的清醒,但一味沉浸其中,而不知如何转化,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尊严与意义。人生要读三本大书,其中一本就是“心灵之书”,说的是读懂自己、看清自己,培育从容淡定的人生。
人的一生,其实蕴藏无限的可能性。正如雷锋所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样,个人就能化小为大、化柔为刚、化弱为强,收获更大的可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就甘于做人民群众当中“最小的人”,他把自己看得很小,把群众看得很大,正因为善于做“小”,反倒塑造了大气的人生。
比较大和小,既要看比例,也要看质量,更要看内容。黎巴嫩诗人、小说家纪伯伦在散文诗集《沙与沫》里写道:他们在觉醒的时候对我说,“你和你所居住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海洋的无边沙岸上的一粒砂子。”在梦里我对他们说,“我就是那无边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可见,在“大和小”这个问题上,还要看自己如何去理解。《小的是美好的》这本书揭示的,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小的是美好的”这份意识的可贵。世间许多和小有关的事物,大抵也是美好的,如寻常百姓的生存,微小得不计其数,但正是这不计其数的“小”创造形成了社会的“大”,无数人用一生的“小”,谨小慎微地将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天的工作变得重要而深刻。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周遭的人与事,哪怕有时偶遇“行到水穷尽”,还会在意身边的鸟语花香,依然期待“坐看云起时”的美好世界,这何尝不是一种以“小”开拓人生、打开性灵的大哲学、大智慧呢?
新闻推荐
津巴布韦政局呈现不确定性,15日凌晨首都哈拉雷至少传出3次爆炸声。目前军方否认政变。以下按时间顺序梳理14日至15日津巴布韦局势的进展(津巴布韦当地时间):【15日】——4时55分,津巴布韦一名军事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