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IS覆灭”,又一场叙危机主导权之争

齐鲁晚报 2017-11-26 14:03 大字

历时三年多、针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的反恐战争,本周初被“异口同声”地宣告“结束”——21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伊斯兰国”已被剿灭,这是国际社会首次明确的官方声明;无独有偶,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当天也表示,已在军事上终结了“伊斯兰国”;而就在此前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会见了到访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会谈期间普京也曾提及针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将“告一段落”。

为什么是鲁哈尼率先向全世界宣布“伊斯兰国”被剿灭呢?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伊斯兰国”开始趁乱发迹,并从2014年起控制了叙利亚东北部至伊拉克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彼时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便打响了反恐战争。当时,除了美国牵头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不疼不痒的空袭,俄罗斯尚未直接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暗中支援叙利亚和伊拉克对抗“伊斯兰国”的重要地区力量就是伊朗。

伊朗与叙利亚的盟友关系不必多说,两伊虽然历史上有过不愉快,但自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什叶派取代逊尼派上台掌权,此后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迅速改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事顾问为叙伊两国尤其是叙利亚政府军对抗“伊斯兰国”提供了极大帮助,而且,在2015年9月底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反恐战后,俄叙两国还与两伊通过建立反恐情报中心进行深度合作。

因此,伊朗一来确实有资格给已近尾声的军事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下结论,二来鲁哈尼抢在各国之前率先宣布剿灭“伊斯兰国”,尤其强调什叶派联盟发挥的重要作用,大有借此叫板沙特,进一步坐实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的意图。

其实,在军事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相比谁先宣布战场结局,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多国在这个时间点上异口同声?

先有20日普京会见巴沙尔,接着有21日伊朗、伊拉克官宣反恐战基本结束,实际上都是在为22日举行的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三国领导人会晤做铺垫,三方会谈的重点必然是叙利亚战后和平进程。此前,这三国曾绕开美国及其主导的日内瓦叙利亚问题和谈,另起炉灶搞了个阿斯塔纳叙利亚问题和谈,而且成果远比日内瓦和谈要多。

如果再把目光向前看,本月28日由联合国主导的叙利亚问题和谈也将举行。在这个节骨眼上,俄叙土和两伊领导人一方面表明己方才是这场反恐战争的主力军和功臣,进一步强化俄罗斯主导的这一阵营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另一方面则是为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进行协调和布局,避免因利益争夺而发生不必要的内斗。

不过,正处在内政外交特殊节点的沙特似乎不愿安于现状。在俄土伊三国领导人在索契会晤的同时,沙特则牵头在利雅得举行了叙利亚各路反对派势力会谈,试图从反方向上对叙利亚战后秩序施加影响。

既然域内外各方都将关注点聚焦在后“伊斯兰国”时期的叙利亚布局,那么,“伊斯兰国”真的被剿灭了吗?

实则不然。两伊和俄罗斯所谓的“剿灭”指的是主要战斗趋于结束,但游击战和城市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伊斯兰国”势力虽然在战场上被打散,但其组织结构和人员并未被彻底消灭。一方面,“伊斯兰国”近年来已经部分转移到了利比亚等北非和西非等地,尤其是利比亚,很可能成为“伊斯兰国”下一个大本营。另一方面,化整为零后的极端分子很可能继续在叙伊边境的广阔沙漠地区活动,伺机对城市目标发动恐怖袭击,破坏叙利亚战后和平进程和伊拉克的安全形势。

现在,或许伊朗、土耳其和沙特等中东域内大国可以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叙利亚战后秩序的角力当中,但对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位大佬来说,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复杂、担子更重了,毕竟除了要在中东争夺主导权和影响力,还要适时地将注意力转向利比亚等地,一旦如此,欧洲恐怕也再难以置身事外了,另一场资源投入和利益争夺展开在即。

新闻推荐

13年零5个月!“刀锋战士”被重新判刑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美联社消息,南非田径名将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枪杀女友案当天有了最新判罚结果,南非最高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零5个月。最高法院法官赛迪在判决书中阐明,最高法院认为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