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伤大提琴曲《殇》

烟台晚报 2017-10-10 08:46 大字

星期六,微信朋友

圈中收到大学同学发的一条微信:让世界落泪的大提琴曲:《殇》。忍不住打开,大提琴低沉的声音开始响起,随着音乐的起伏心情不知不觉沉浸在其中,凄美哀怨的音乐瞬间占据了我的全身。仿佛一对相思的情人,在相互凝望诉说;又好像两个人已洞穿了对方的心灵,无需语言,仅仅通过眼神在互相交流,心灵在互相碰撞;又好像相恋的情人渐行渐远,两个人心中都有着无限不舍与哀怨。凄美的晚霞映在两个人身上,一个往南,一个往北渐渐地拉远,原来的海誓山盟,原来的心心相印,原来的情投意合……都抵不过时间的流逝,生活的无奈,自然的循环,世事的苍桑。大提琴深沉的低音,如泣如诉,诉说着深闺中女人的哀怨,大提琴的高音,壮丽开朗,彰显着男人的沉稳和刚毅,中音坚实丰满,没有半点的羸弱和娇柔。大提琴发出的每一音符,都是一段情话,搅动着我的灵魂深处眷恋着他们的缠绵与哀怨,依恋他们的细腻与柔婉。同时勾起我心底不愿想、不愿说、不能说、无法说、说不清、理不明的哀愁和凄凉,这大约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情感,平时压缩在大脑硬盘的角落,一旦有共鸣,就会磅礴而出,占领大脑的全部。这份人类共有的凄美情感,是病毒?还是良药?拟或什么都不是,只是人类原来就带有的基因。只有天才的音乐家,通过触动粗细不一的琴弦,发出有如天籁的音符,轻声唤出人类深处情感并与之共鸣。音乐是一种很自我的艺术,性情浮躁的人也许不喜欢听这样的音乐,而孤独忧伤的人听了会很安静。相同的音乐因演奏者不同,而聆听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我很喜欢中国人给这首大提琴曲起了一个《殇》,这一最妥切的名字。“殇”字多与死亡、悲伤有关,人们很忌讳此字,可人们有谁能避开此字。“殇”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殇”准确地表达了此大提琴曲的主题。

整整一下午,打开电脑找出《殇》的演奏曲,并开启循环功能,一遍遍地放,一遍遍地听,享受着心曲交溶的时刻。也许这就是音乐的美吧!眼睛紧紧盯着杰奎琳·杜普蕾的演奏,看她按动琴弦的每一个手指,看她每一个拉弦的动作,看她沉醉其中的形态,看她并不算漂亮但自信哀忧的脸庞,看她忧虑彻心眼角欲出的泪花,看她因专注沉浸额头渗出的细微汗珠。感到彻心的痛,彻心的哀。

杰奎琳·杜普蕾(1945年-1987年)英国女大提琴家,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要那样的乐器,从此结下了与大提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开始学琴,11岁时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16岁登台演出一举成名。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边人员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杰奎琳·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真是一语成谶啊!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为了琴艺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在她短而辉煌的音乐生涯中,她总共录制了十五张唱片。1973年被确诊患硬化症,遂告别舞台,1987年卒。享年42岁。

古老的中国向来不乏将自己的生命全部溶于音乐中的人物,像晋朝初期,“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嵇康,精通古琴演奏,为得古琴一把,变卖祖产面不改色。因放荡不羁,反抗权贵,遭人诬陷,被司马昭下令处死。临刑前,坦荡自然,抬头察看天色尚早,令人取来古琴,静心弹奏一曲《广陵散》,琴曲余音缈缈,绕梁不绝。嵇康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从容赴刑,将自己的生命和琴曲合而为一,归于沉寂。民国时期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擅长二胡演奏,抗战时期为激发人们抗日激情,把对家乡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美好生活渴望等复杂的情感溶于到音乐中,创作了《二泉映月》。阿炳琴艺高超,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声音。而且,为了让二胡更好反映自己的心声,自己特制了一把二胡,弓弦比常用的粗很多,音域更高亢、低沉,以利更好地反映自己的心声。建国初录制的《二泉映月》就是用自己特制的二胡拉的,在录制的过程中,阿炳又将自己的命运坎坷,生活的沧桑,对生命的理解贯通于自己的作品中。录制后不久,阿炳病逝,终年57岁。录制的《二泉映月》一经发布,立刻蜚声国际乐坛,是中国民族音乐主要代表作之一。《二泉映月》是阿炳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乐章。优秀音乐的作者,优秀音乐的演奏家,无不都是在用自己的心血在表述,在演绎;无不都是在用生命和天籁之声在沟通;无不都是把自己所有的复杂矛盾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演奏中。优秀的音乐作品,优秀的演奏家无一例外。徐言起

新闻推荐

美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摘得诺奖 “他使经济分析更符合人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理查德·塞勒新华据新华社电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

 
相关新闻